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焦点

TOP

看“龙虬虾”如何蜕壳
2023-11-21 10:07:50 来源: 作者: 【
导读:龙虬名声在外,不仅有远古的文化遗址,“龙虬生态虾”同样引人注目。这个30年前引进罗氏沼虾养殖的乡镇,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成了全国罗氏沼虾养殖第一镇,不少农民因此捧上了安稳的饭碗,乡村振兴也有了产业的支撑。 养虾是个技术活,得懂虾的生长习..

龙虬名声在外,不仅有远古的文化遗址,“龙虬生态虾”同样引人注目。这个30年前引进罗氏沼虾养殖的乡镇,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成了全国罗氏沼虾养殖第一镇,不少农民因此捧上了安稳的饭碗,乡村振兴也有了产业的支撑。
 
养虾是个技术活,得懂虾的生长习性。从不起眼的小虾苗到爬上餐桌的大虾,据说要蜕壳近二十次。虾蜕壳时要使出浑身解数,用力挣扎,从老壳中脱身,再用虚弱的身体慢慢将老壳吃掉,从而补充成长的养料。虾每蜕壳一次,就长大一点。
 
听到这个介绍,不免大吃一惊。生在水乡吃惯了鱼虾的我,竟然孤陋寡闻,不知虾的生长还有蜕壳之说。站在塘口,望着水面,想到“龙虬虾”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头脑中突然蹦出蜕壳一词,“龙虬虾”何尝不是在一次次蜕壳中发展壮大的!
 
蜕壳再生谈何容易。它是一次告别原我的新生,必须倾尽全力从原有状态中挣脱出来,否则就是停滞,等待的是终结。想成长的虾是如此,虾产业的发展更是如此。龙虬的历任领导与专家学者、养殖大户、经纪人一起,勇于自我革命,走出舒适区,敢闯无人区,创造了一个万千百姓“慧养虾”的风景区。
 
摆脱小农经济束缚,探索工厂化规模养殖新路。坚持示范引领,首期集中流转326户原养殖塘口,建成2140亩的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先导区,计划3年内再建3个2000亩以上的示范区,5个中小规模的示范区,使全集镇的塘口向能人集中,服务向大户集聚,打造一个全新的水产养殖基地。这个过程无疑是艰辛的,其中有靠船下篙的思想工作,有兼顾各方利益的制度设计,有动态调整的配套扶持,有市场开拓的模式创新,等等。所有这些,都必须全面发力,协同动作,才能将思路变成出路。
 
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无疑是虾产业蜕壳的关键。传统水产养殖污染大,必须回到生态养殖绿色发展的正道上。污染水体养出来的虾,人们不敢吃,影响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生态养殖的虾才能让人吃得放心。保护生态与促进发展向来不是对立,在高明的人那里,总能一体两面,相得益彰。
 
龙虬人就是有本事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将加减乘除的铁算盘打得风生水起。加强科创慧养虾,数字化监测管理平台保障科学养殖。减少数量,提高质量,扩大体量,尽管亩均放养尾数减少,但品质在提升,效益在提高。去除污染源,加大投入,在园区建立循环自净系统,虾翔水底正慢慢变为现实。共同发力,发挥乘数效应,多年来龙虬的班子有调整,但绿色发展的追求始终不变,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是他们为民造福的使命担当。
 
“高邮大虾”大到何种程度,这也是虾产业蜕壳的瓶颈制约。到龙虬听了养殖户的介绍,不禁心潮澎湃,他们想通过科技手段,将一年生的罗氏沼虾再养个两三年,长成斤把重,像澳龙一样。设想不是空想,他们为大虾越冬的温房已建好,技术成长路径已成熟,市场信息已了解,“龙虬虾”的钳是蓝色的,这款“高邮青龙”面市,必将改变过去虾按斤卖的历史,一个个“高邮青龙”将成为“高邮大虾”的品牌形象。
 
“龙虬虾”的蜕壳过程意味深长,“龙虬虾”产业发展到今天,其不断蜕壳演绎了精彩故事。蜕壳是艰难而又痛苦的,但不经此变又哪来的成长!“龙虬虾”还将不断蜕壳,但每一次蜕壳都是一次发展。我们相信,“龙虬虾”在不断蜕壳过程中,一定会写出更多的高质量发展故事。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医疗领域反腐,势在必行! 下一篇除了文学,高邮还有更多精彩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