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焦点

TOP

南河下的人来人往
2025-10-21 17:40:46 来源: 作者: 【
导读:沙永祥先生《敢为人先的南河下》刊发后,热议不断,我也在朋友圈留言:“昔日的南河下是多么的辉煌,对此津津乐道者不乏其人。其兴衰沉浮及其解读,大多是兴之所至的脱口而出,而警营作家则从南河下豪宅的主人及后代如何走出困惑、走向竞争、走进创新,讲了几个..

沙永祥先生《敢为人先的南河下》刊发后,热议不断,我也在朋友圈留言:“昔日的南河下是多么的辉煌,对此津津乐道者不乏其人。其兴衰沉浮及其解读,大多是兴之所至的脱口而出,而警营作家则从南河下豪宅的主人及后代如何走出困惑、走向竞争、走进创新,讲了几个小故事,饶有趣味。这种‘教训式’的解读比那些信口开河的鸡汤更有意义。”
 
生发此感,纯为沙文感动所致。就南河下而言,我们听到的,要么是达官贵人告老还乡的颐养天年,要么是暴富盐商锦衣玉食的极奢豪华,要么是成功人士诲人不倦的谆谆教导。看到的,要么是高墙大院修葺一新的生机初现,要么是古街深巷加快改造的紧张忙碌,要么是施工围挡贴满的煽情广告。而对沙文所讲的几个小故事,无论是外地游客,还是本地居民,估计大多数人闻所未闻。我虽从事过文化工作,却对这些掌故一无所知,实在惭愧。而在警营的永祥,却能在众多史料中爬梳剔抉,抽丝剥茧,将这些尘封已久的往事打捞出来,难能可贵。其实,他掌握的史料、熟知的典故远不止于此,令我佩服。抛出南河下的几个小故事,他以“敢为人先”为题,尽管蛮励志的,但我认为意犹未尽,还有其他角度可以解读。文章能引起思想碰撞,无疑是再好不过的了。
 
见人见事见情感的小故事画面感很强。我似乎看到了清末民初的南河下在社会急剧转型期的人来人往,私家园林依旧风姿绰约,遗老遗少面对漕运废弃、盐业衰落,虽心有不甘,但又无能为力。看到了头面人物权衡利弊,乾纲独断,不与潮流对抗,主动抛家舍业,到能发展自己的地方去找机会,成为不约而同的选择。看到了这些走出去发展很好的乡贤省亲的五味杂陈,苦心经营的祖产见证了历史的辉煌,但在时代的风浪中已黯然失色,为子孙后代计,不得不放弃曾经拥有的繁华,当初的决断是多么的无奈而又高明。
 
这些豪宅的主人当初来扬州,大多是奔着淘金来的。盐运大码头风云际会,只要头脑灵活,勤奋上进,抓住机会,哪怕是个小学徒,也能逆袭成富翁。富有无限可能的发展机会,可能是南河下最大的魅力,也是人杰地灵的最好注脚。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南河下的历史传奇,不正是盐运大码头造就的吗?而主角就是会抓机会、擅长经营的盐商。抽离了周扶九这样的盐商,看不到四岸公所的运作,只看到一个个至今仍很气派的私家园林,那就不可能理解南河下繁华的基因密码。由此可见,经济发展决定区域兴衰沉浮。
 
古城更新紧锣密鼓,焕新出圈,固然可喜可贺,但一味陶醉于网红打卡,沉迷于廉价夸赞,而不在经济的强筋健骨上下功夫,显然与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的基本原则不符。古城就像一个人,文化是魂,环境是貌,而筋骨则是经济。城,盛民也;市,贸易也。城市就是大家集聚在一起,各展所长,互通有无,在成就别人的同时也成功自我,催生经济发展,过上好日子。这是许多人愿意到城市放手一搏的根本原因。没有经济支撑的城市,景致再靓,环境再好,也只是徒有其表,难以可持续健康发展。花钱容易苦钱难。古城的强筋健骨,不可能是坐在办公室拍脑袋想出来的,也不可能是找咨询机构编出来的,更不可能是靠几个网红造出来的。那得先捋清头绪,好好想想这届年轻人的审美喜好和消费偏好,拨开文旅浮云看出未来走势;想想人工智能改变社会的无限可能,放下自以为是的执念;想想创新文化培育的任重道远,主动汇入创新的时代洪流。既不走单打独斗的老路,也不走古怪搞笑的邪路,勇闯集民智、用民力、为民好的新路,在民营经济发展上大有作为。
 
经济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它不像翻新老宅那么立竿见影,也不像造个小品那么引人注目,需要的是切合实际的理念、甘为人梯的胸襟、善于发现的眼光、耐心培育的定力、善于扬弃的果敢、持续招商的执着、有条不紊的推进,从而让产业之根深扎古城,企业之本挺立街巷,消费之花四季绽放。有人会说,既然你想得这么好,就由你来搞吧。这个盘太大,我接不住。因为我这个年龄,也许只能说说闲话,甚至最好连闲话都不要讲,但看到一些情况,产生一些想法,还是想知无不言的,这些大而无当的话,权当参考吧。古城更新成败,不仅仅取决于古城风貌的完整性是否得以保护,更要看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能否增强。
 
古城如何创造商机,让社会资本愿意来南河下,得集思广益。资本对商机无比敏感。有生意做的地方,哪怕天上下锥子,也挡不住投资的热情;如果没了商机,无论说得怎样天花乱坠,资本也会无情地与你说拜拜。南河下过去的大亨纷纷出走,就是商机全无所致。哪怕有再多的豪宅、再美的园林、再精的美食,也留不住他们。因为没了生意,意味着坐吃山空,这些豪宅园林终究会守不住,变成别人家的。与其那时贱卖,不如趁行情好卖个好价钱,把最后变现的机会抓住。吸引社会资本,靠的是商业机会。一个宽松的投资环境,一个不与民争利的发展态度,一个能为发展解难的服务机制,在什么地方都重要。投资者搞什么,我们决定不了,但我们能决定的是,张开双臂欢迎社会资本重回南河下,竭尽全力为项目落地排忧解难,千方百计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让古城的文化通过现代经济地理的重塑透出时代光彩。
 
一百年前的南河下人来人往,走出去的大多是有本事的能人。时至今日,南河下的人来人往,网红打卡的表面热闹固然需要,但最迫切希望的是,带着项目资金创意来投资的能人重回南河下,再现商贾云集生意兴隆。这样人来人往的南河下才应是历史文化街区复兴的样子。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诗渡瓜洲的远见 下一篇为小东门,与外地朋友打了场口水仗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