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焦点

TOP

扬州市第八次党代会:牢记总书记嘱托,把扬州建设得好上加好
2021-10-29 10:23:55 来源: 作者: 【
导读: 10月22日上午,备受关注的中国共产党扬州市第八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张宝娟代表中国共产党扬州市七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回顾了砥砺奋进的五年,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牢记殷切嘱托、扛起使命担当,奋力把“好地方”扬州建设得好上加..

10月22日上午,备受关注的中国共产党扬州市第八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张宝娟代表中国共产党扬州市七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回顾了砥砺奋进的五年,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牢记殷切嘱托、扛起使命担当,奋力把“好地方”扬州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
 

 
大会主题: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牢记殷切嘱托,扛起使命担当,奋力把”好地方”扬州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
 
一、“强富美高”新扬州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过去的五年,扬州抢抓重大机遇、经受重大考验、取得重大发展、实现重大跨越,交出了一份充分展现“强富美高”鲜明特质的扬州答卷。
 

数字为证: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两个千亿级台阶、突破6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3万元、跃升至全国城市第16位……
 
这是一份亮点纷呈、精彩跨越的成绩单,凝结了汗水,更写满了喜悦。
——这五年,扬州大力推动创新发展,聚焦“323+1”先进制造业集群,全面打响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企业技改组合拳,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新型电力装备等产业集群规模超千亿元,新增百亿级工业企业4家、上市公司11家。
——这五年,扬州持续办好民生实事,人民生活水平加快改善。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72万元、2.48万元,分别增长43.3%、49.3%。人均年收入7000元以下的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全部脱贫,集体经营性收入45万元以下的市级经济薄弱村全部“摘帽”。
——这五年,扬州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城乡功能品质不断提升,创成国家生态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
——这五年,扬州致力强化文化引领,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提高。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现“四连冠”,扬州博物馆、江都水利枢纽入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获批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
——这五年,扬州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动力活力更加强劲。每年制定实施服务企业“2号文件”,着力打造“好地方、事好办”政务服务品牌。
…… 
二、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把“好地方”扬州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就要坚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使命追求。
把“好地方”扬州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就要树牢“处处见好、人人说好”的目标导向。
把“好地方”扬州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就要增强“敢为人先、争先竞好”的胆识锐气。
把“好地方”扬州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就要保持“说干就干、干实干好”的奋进姿态。
 

 
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视察扬州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强富美高”总目标,强化“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聚焦产业科创名城、文化旅游名城、生态宜居名城建设,争做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美丽中国•水韵江苏建设的示范,在现代化新征程上奋力把”好地方”扬州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
 
三、扬州如何进一步锚定争先之“地”
 
一个“好”字印在了扬州过去五年的成绩单上,如何“好上加好、越来越好”?未来的五年,扬州更要凸显“优等生”的特质。那就是,不仅成绩优异,而且骨子里总有一股追求优秀、追求卓越的精气神。这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聚焦产业科创名城建设,争做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示范。纵深推进宁镇扬一体化,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坚持产业科创与科创产业双向发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努力打造长三角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基地,让扬州的发展在全省更有地位。——聚焦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争做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示范。坚决扛起“让古运河重生”的使命担当,一体建设高品位的文化长廊、高颜值的生态长廊、高水平的旅游长廊,全力推动运河遗产保护与传承、文化研究与传播、生态保护与提升、文旅融合与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走在全国前列。——聚焦生态宜居名城建设,争做美丽中国•水韵江苏建设的示范。以水为脉、以绿为底,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让扬州的生态颜值在世人眼中更有魅力。新的赶考之路,困难和挑战一点都不会比以往少;新的赶考之路,信心和勇气一定要比过去更明确而坚定。未来的扬州如何下好“先手棋”,在长三角城市群中靓丽出列,党代会报告对这一命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要坚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使命追求。自觉把扬州的发展放到新时代坐标中去考量,放到新发展格局中去审视,不沉湎于历史辉煌,不满足于现有成绩,在纵向比较中超越自我,在新的起点上接续奋斗。要树牢“处处见好、人人说好”的目标导向。坚持系统思维,加强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更大力度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城市乡村共同繁荣、生产生活生态全面改善。 要增强“敢为人先、争先竞好”的胆识锐气。始终把使命牢记心中、把责任扛在肩上,在应对挑战中挺起担当作为的“硬脊梁”,在攻坚克难中锤炼负重前行的“铁肩膀”,不惑于“没有先例”,不囿于“现有惯例”,始终保持敢闯敢试的锐气、比学赶超的斗志。要保持“说干就干、干实干好”的奋进姿态。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说了就干、埋头苦干,争分夺秒向前赶,扑下身子抓落实,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四、扬州这样开出未来五年创优之“方”
 
读完党代会报告,张宝娟书记用了90分钟。会场内外,大家流淌的时间中感悟着、思索着、共鸣着、振奋着。   奋斗成就梦想,实干创造未来。“报告不仅是写出来的,更是干出来的。”党代表们表示。   未来征途艰辛不容低估,但信心不可动摇,干劲更不能松懈。未来五年,扬州要好上加好、越来越好,报告开出了这样的创优之“方”:   ——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创新引领、产业兴旺的“好地方”。   创新引领是现代化的核心动力,产业兴旺是“好地方”的坚实根基。扬州将更加聚焦聚力实体经济,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促进产业、科创、人才、营商环境协同发力,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不断优化发展空间格局,全力打造协同发展、城乡融合的“好地方”。   协同发展是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城乡融合是“好地方”的应有之义。扬州将以对接融入国省重大战略为牵引,加快推动形成区域合作、板块联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   ——持续厚植城乡生态底色,全力打造绿色发展、美丽宜居的“好地方”。   绿色发展是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美丽宜居是“好地方”的显著特色。扬州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全面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全力打造共同富裕、人民幸福的“好地方”。   共同富裕是现代化的根本任务,人民幸福是“好地方”的最终追求。扬州将对照“八个更”的要求,努力创造更多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共同富裕成果。   ——擦亮“三都”城市文化名片,全力打造文化繁荣、文旅共兴的“好地方”。   文化繁荣是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文旅共兴是“好地方”的鲜明标识。扬州将进一步放大“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的品牌效应,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深度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完善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全力打造治理高效、活力彰显的“好地方”。   治理高效是现代化的根本保障,活力彰显是“好地方”的重要特征。扬州将以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抓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治理体系,打响社会治理“扬州工”品牌。   这是波澜壮阔的新征程,这是奋发有为的新时代。报告在最后提出,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增强各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不断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战斗力、执行力,更好担负起现代化建设的时代重任。   初心如炬,使命如磐。台上台下,掌声响起;会内会外,同心相印。   披荆斩棘、破浪前行。在现代化新征程上,奋力把“好地方”扬州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一份扬州老鹅“活地图”开启扬州.. 下一篇“千年运河千里行”走进扬州:在..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