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焦点

TOP

康震:运河是人类的奋斗精神
2022-07-04 15:30:56 来源: 作者: 【
导读: 记者:康教授您好,我们常说诗和远方,现在由于交通工具发达,人们到远方越来越方便,可是大家都有一个困惑,觉得诗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您是“诗歌男神”,能不能给我们讲讲这是为什么? 康震:我觉得远方不一定就有诗意,诗意可能就在身边,关键看你..




记者:康教授您好,我们常说诗和远方,现在由于交通工具发达,人们到远方越来越方便,可是大家都有一个困惑,觉得诗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您是“诗歌男神”,能不能给我们讲讲这是为什么?
 
康震:我觉得远方不一定就有诗意,诗意可能就在身边,关键看你怎么对待生活。今天很多人以为,享受生活,或者去看了名山大川,这就叫诗意,我觉得这也是一种诗意,但这是一种比较浅层的诗意,因为人生最大的难题是能不能超越自己,克服自己身上的问题,如果能够做到,这是最大的诗意,最大的幸福。古人很多诗其实是在他们很困难的情况下写的,这说明更伟大的诗意, 往往是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产生的。
 
记者:您在讲座里多次提到盛唐,唐代扬州非常发达,李白、刘禹锡等众多大诗人来到扬州留下名篇佳句,扬州也出现了张若虚这样“孤篇压全唐”的诗人,请您谈谈在您看来,为什么扬州与诗歌有这么深的缘分?
 
康震:首先当然是因为扬州的经济地位和地理位置。扬州是长江和运河的交汇处 ,也是大运河的起点,在国计民生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任何一个地方的地理环境,如果对于造福人群的幸福有巨大的关联,就会成为人们审美的对象。在唐宋时代,海运还不发达,扬州对于疏通南北东西的货运航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经济的中心,商人云集,文人也在这里聚集。文人聚集就出现很多的人文景观。因为经济、文化在全国举足轻重,必然使得她成为一个诗意的城市。在此后的发展中,扬州依然传承了这样的传统,使她成为中国文化中一个象征性的城市。
 
记者: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沟通江淮,隋炀帝又开凿隋唐大运河,奠定了扬州在唐代繁华的基础,现在运河申遗成功,扬州作为运河原点城市,您觉得在当下有怎样的意义?现在我们在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您觉得对于扬州来说,有怎样的机遇?
 
康震:运河现在依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从历史上来看,自然的河流当然能够给人们提供水源和交通,但如果没有运河,自然河流的潜力是发挥不出来的,运河是人类的智慧,是借用自然力量的伟大的象征。扬州作为京杭大运河的原点,未来也会发挥巨大的作用,运河在历史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想,运河在未来中国的经济生活中,依然会扮演重要的角色,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无论怎样评估扬州在运河史上的地位都不过分。我们现在的南水北调等工程,不就是在修运河吗?运河精神,就是人类的奋斗精神。
 
记者:听您一番话,我们更加爱自己的母亲河了。我们常说诗情画意,第一次在《中国诗词大会》上看到您为诗来作画时,感觉有点意外,没想到您的画也这么好,特别是和一般的绘画相对,为诗来配画是非常不容易的。写扬州的诗篇这么多,如果请您为扬州画一幅诗意图,您会选择哪一首?
 
康震:我觉得还是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首诗的画面感很强。其他诗,比如“二分无赖是扬州”,不容易成画,但是杜牧的这首诗,有二十四桥的意象,有月的意象,有玉人吹箫,比较容易表现。这首诗里有人、有音乐、有山水,画面感很强,而且也比较准确地把扬州文化的特点都展现出来了。
 
记者:刘晨薇 高笑天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少年剑客扬州宋夹城亮剑 下一篇丁万明:山水地貌都有灵性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