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影视

TOP

走进奔腾年代,看《大江大河2》中的朵朵“浪花”
2023-04-12 14:51:34 来源: 作者: 【
导读: 由王凯、杨烁、董子健、杨采钰领衔主演的电视剧《大江大河2》,正在扬州三套晚间生活剧场播出。延续《大江大河》的主线内容,《大江大河2》以宋运辉、雷东宝、杨巡、梁思申等人的奋斗历程,展现中国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改革历程和社会变化,摹画着筚路蓝缕..

由王凯、杨烁、董子健、杨采钰领衔主演的电视剧《大江大河2》,正在扬州三套晚间生活剧场播出。延续《大江大河》的主线内容,《大江大河2》以宋运辉、雷东宝、杨巡、梁思申等人的奋斗历程,展现中国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改革历程和社会变化,摹画着筚路蓝缕的改革实践者们的挣扎、觉醒、奋斗。

在这部剧里,有改革开放大潮的宏观之势,也有变革浪潮中朵朵浪花的微小之姿。剧情讲述的虽是上世纪的故事,但在年轻化的影像表达下,不同年代的观众,也能在剧中找到自身的荧屏投射和情感照拂。

 

高密度叙事让“信息点”更足

在《大江大河2》中,第一季“人性上不走极端”的主基调没有变,画幅也是打破电视剧常规的2.66∶1比例,依旧有宏大的时代背景和小人物的沉浮起落。

不过对比两季,也有一些明显的变化,较为突出的便是叙事上更为紧凑。

39集,5年跨度,主线支线纵横交错,《大江大河2》在叙事上少置闲笔,干净利落地叙述了宋运辉、雷东宝、杨巡、梁思申等人跌宕起伏的人生片段,国营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国外资本四线并行,起承转合也颇为妥帖。

开场一集,便通过宋运辉前往化工部东海项目筹备处报到晚到,和东海项目有被叫停风险这组矛盾,将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一一拉入场。

后续的剧情透过精炼的体量,讲述了宋运辉事业与婚姻的大起大落,雷东宝开铜厂又因行贿入狱,最后意识到自身局限,杨巡离开金州转战东海,梁思申推进中外合资的种种进程。

如果说第一季是呈现百流汇江的静态过程,第二季则是着重展现川入险湾,百舸争流的湍急状态,主人公的命运也随时代产生的开合起落变得干脆畅快。

这样“倍速”的叙事,也令剧中信息量更为凝练,干货更足。

剧中,宋运辉主张引进外资,用股权换设备壮大东海化工厂,路司长则从更高层面展望,希望把东海,滨城,长江等企业都合并到一起,推进四衢化工,建立一个能和海外巨头抗衡的巨无霸。一段关于“理想”的对话,将二人虽理念不合但惺惺相惜的关系进行了展示。

报纸2 大江大河2.JPG

而宋运辉在第一季中,常常用鼻子拱眼镜的动作,在第二季变成了用手扶眼镜。这样的动作设计,也侧面反映着人物的成长变化。

细看《大江大河2》,诸多细节都混溶于整体,其背后全是功夫。这样的特点,也引发着观众“显微镜”式追剧,提升着观剧热情。

 

展现人物弧光,以“拼搏”打通情感

一部优秀剧集,不仅要有过硬的文本,还需要将人物立住。人物的情感变化、动机是否符合常识常理,人物的成长有没有展现弧光,对整部剧集成色都有很大影响。如第一季中,水书记、宋运萍等人物的成功塑造,为剧集添彩不少。

《大江大河2》中,各色人物同样充满魅力。路司长、马厂长、韩厂长、大寻等人各有特色,并且所有人的反应均符合其处境和立场。

例如,路司长初次和宋运辉见面理念不合,双方结下梁子,随后便在职务分配上对宋运辉进行打压,其与宋运辉深入了解后,又因彼此欣赏而冰释前嫌;马厂长一面给予宋运辉施展拳脚的空间,一面又将各种权力尺度拿捏得恰到好处,这也符合其作为政工干部的立场。

将人物置于合理化的场景中,这不仅是对观众的尊重,也提升了对人物的解读空间。在追剧过程中,不少年轻观众也成为“角色粉”,为剧中人物打call。

将人物拍“实”同时,这部剧还延续了上一季在服化道上的用心。为了找回1988年至1993年的时代感,《大江大河2》剧组在宁波搭建了实景地,剧中绿色的座机、“二八杠”永久牌自行车、幸福摩托等,都令人快速进入故事中。同时,剧中诸多历史大事件与主要角色的命运进行着交互:1992年3月发表的长篇报道《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将杨巡挂靠在小雷家的扬子街市场救活,成为他逐鹿东海的资本,宋运辉股权换设备的方案,也因此得到部委领导大力支持。

这些历史事件和年代场景的还原,也激发着年轻观众对剧集所处年代的好奇心和代入感。

当然,要想这个“过去”的故事,在当下产生更多“回响”,还需要找到与年轻观众的情感共通点。

报纸5 大江大河2.JPG

《大江大河2》收官,但第一季结束时,宋运辉的一席话还在耳畔:

“我愿意做一个矢志前行的逐梦人,志之所趋,穷山距海,不可阻挡。不尽狂澜走沧海,一拳天与压潮头。”

这种贯穿两季的拼搏精神,正是剧集尝试连接年代故事和当下观众的精神纽带。宋运辉饰演者王凯在采访中也表示,“这部戏不分年龄段都能感受到共鸣,恰在于不畏艰险、敢闯敢拼的精神,给予大家力量。恰在于拼搏的精神,无论是在以前还是现在,都弥足珍贵。”

在剧中,观众看到了时代的车辙,也感受了在这场巨大的变革中,那些难免的阵痛。小人物的奋斗与牺牲,就像涓涓细流,汇入了时代的大江大河。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抗战大戏"殊死七日"今.. 下一篇曹云金领衔《杀狼》纵横敌寇扬州..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