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新闻调查]书香满城气自华
2015-04-03 09:51:06 来源: 作者: 【
导读: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民阅读”再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表示,全民阅读是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江苏省全民阅读指数调查显示,2014年,扬州市居民阅读总指数为71.45%,全省排名第三位。

 
   
    镜头一:
    书香之家:阅读是最好的财富
  
    3月的扬州,气温渐暖,春意袭人。
    吃过早饭,王章涛端坐在书桌前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看书、写作,他将此称为是自己的“工作”。“这个老头子哦,他就是个‘书痴’,‘工作’的时间比吃饭、睡觉加起来的时间还多!”妻子赵宝瑛嘴里嗔怪道。王章涛听罢,笑笑。这个71岁的老人鲜有白发,看起来文质彬彬,精神矍铄。
    理科出身的王章涛退休前是无线电总厂工程师,但他更被人熟知的身份却是阮元研究学者,多年来研究成果颇丰,出版了《阮元评传》、《阮元年谱》等多部扬州学派的研究著作。在他的家里,没有奢华的装潢,没有高档的家具,有的却是满房书香——沿着木质楼梯上楼,一只只嵌入式书柜映入眼帘,墙壁上满是琳琅满目的书籍,宛如一个小型图书馆。王章涛家藏书约2万多册,记者观察发现,其中不少书都是成套的。“要把这些书凑齐可不容易。”王章涛介绍,如《全元文》一套就有25本,是他花了15年的时间才配齐的。
    熟悉王章涛的人都知道,他嗜书如命。“年轻的时候,我们在无线电厂上班,每个月4号发工资,每每到了3号,他就问我,你还有什么要买的啊?我要回答:没了,该买的都买了,他就咧嘴一笑,我就知道,家里的钱又要被他‘一锅端’了——果不其然,全拿去买书了。”赵宝瑛形容丈夫,“买到书就开心得不得了,就跟个孩子一样。”
    然而,由于经济拮据,王章涛常做的一件事便是抄书。利用出差的时间,他跑遍扬州、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的图书馆,每次去看书,他都带着干粮,一看就是***个小时,只要是他认为有用的内容,他都会抄在本子上,并按主题进行分类。几十年过去了,这些抄写本依然整整齐齐。随手翻开,字迹工整,且每本抄写本上都用红、黑、蓝三个颜色的笔做满了记号,写满了心得体会。
    为了攒钱买书,王章涛经常利用周末做“***”——到周边社队办的小企业做工程师,经常需要连夜赶工,可他却干得十分起劲。“那时候,这份‘***’还真挣了不少钱,但每个月我们却仍是‘月光族’。”直到今天,王章涛依然保持着买书的习惯,每每到上海看女儿,他必到福州路,到福州路则必把每家书店都看一看。妻子赵宝瑛开玩笑道:“他啊,不把钱用掉,心里难过呢!”
    “读书有四个好处:学谈话,学做人,学做事,学治学。”王章涛认为,读书是一种习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家风。王章涛有两个女儿,姐妹俩年龄相差11岁,却有着共同的爱好——读书。大女儿王晔,定居瑞典,是一名翻译家,在国际上颇有名气;小女儿定居上海,是一名公务员。两个女儿家里都各有一万多册的藏书。“阅读是父亲给我们的最好的财富。”王晔表示,正是在父亲的潜移默化下,自己才养成了阅读和动笔的习惯,“一天不读书就很难受”。
   一个书香社会,需要许多书香城市。一个书香城市,需要许多书香家庭。“他的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就是对读书的热爱,对文化的执着。”提起王章涛,凤凰桥社区主任李锡林直竖大拇指,“他是我们社区‘书香家庭’的‘风向标’,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镜头二:
   
    以书会友:分享阅读的快乐
   
     金天城写字楼,一场小型的读书会正在进行。“人们总爱肢解真相,一味着眼于整体的某一部分。这是避重就轻的伎俩,故意不从整体着眼,只去看自以为熟悉的那一部分。”80后杨君手捧一本叫《奇迹课程》的书,轻声朗读。5、6个人围坐在一起,随着朗读的进行,有人不时低头做着笔记,等大家轮流读完一个篇章之后,便开始分享各自的感悟。
    两年前,杨君机缘巧合加入了这个读书会,成了这里最年轻的一员,此后,每周三晚上在这里读书聚会,成了杨君雷打不动的习惯。到这里来分享读书的有老师、财务工作者、公司白领等等,只要对读书有兴趣都可以加入,这个读书会已经坚持了7、8年。    
    坐落在皮市街的“浮生记”很小,亦无显眼的店招,颇为惹眼的是门口立着的一杆旗——上面书着“四时读书好”。推开木门,一个大男孩递过一个腼腆的笑容,他叫杭树志,28岁,这家独立书店的老板。
    树志对书店的经营有着与众不同的理念——做书店的另一种可能。在这里,大多数书都是树志自己的藏书,除了各个版本的《浮生记》外,很多书都不出售,只供店里的顾客翻阅。“世界都没有看过,哪来的世界观呢?”浮生记主张“开眼看世界”,在这里有着另外一种活色生香的阅读——分享会。这些分享活动有关于书籍本身的,有关于扬州文化的,还有关于旅游、人生的。而分享会的主讲者,除了树志和他的朋友,更多的是偶然间推开小店的陌生人:驴友、咖啡师、作家、文化名流……
    开业一年的时间,31场分享会,52次线下活动。几乎每个周末,“浮生记”都会聚集一群陌生人,来听另一个陌生人的“故事”,故事的内容五花八门,有的是他有你无的知识,有的是他领悟你迷惑的话题,有的是他去过你未到的地方。“这是种特殊的‘阅读’,不仅仅是面对面,而且更加真诚、可触。”多次参加分享会的书友小周感慨:“在‘浮生记’,每个人都是一间图书馆。”
    其实,不仅是“浮生记”,“先锋书店”、“边城书店”……一些在扬州颇有名气的独立书店近年来都在尝试对虚拟世界的突围。
    从2013年9月份开始,先锋书店几乎每个月举办1到2场讲座,邀请一些有思想的作者、学者,与读者面对面的交流,碰撞思想。“数场读书会搞下来,发现当下不乏热爱知识、独立思考之年轻学子,他们走四方路、读天下书、谈世界事,是更加进步、包容、飞速成长的一代人。”先锋书店的张武认为。
    王军的“边城书店”主营古籍,每周三开展“原典精读”活动,参加者多为“扬州青年书友会”的书友。“沉浸在书里面的感觉真的很美妙,我们透过书和人交流,书的背后永远都是人。”在王军看来,书籍是一条纽带,无论是哪种形式的书店,最后都殊途同归——在这里,人和书交会,人和人交会。“希望更多的人来看书、爱书,推动读书思考,形成独立的人格和思想。”
   
  
    让阅读成为一种全民自觉   
  
    “近年来,虽然实体书店遭受网络冲击,但图书的销量每年仍在缓慢增长,其中,少儿、教育、社科类的书籍销售较好。”新华书店扬州店市场营销经理胡庆琪认为,“这跟扬州重视阅读不无关系”。“连续三年的‘世界读书日’,市委书记谢正义都以实际行动倡导全民读书,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爱买书、爱藏书的良好风尚。”“自2009年图书馆全面免费开放后,已经有9万多市民办理了借书证,借阅范围也比较广泛,主要包括文学、艺术、传记、历史和生活保健类书籍。”扬州市图书馆副馆长袁晖介绍。
    江苏省全民阅读指数调查显示,2014年,扬州市居民阅读总指数为71.45%,高于江苏省平均指数68.48%,排名第三位。
    “推广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城市,扬州早就走在了前面。”扬州市全民阅读办公室负责人、市文广新局新闻出版处处长钟芸介绍,为了方便市民阅读,我市不断改善软硬件设施,如扬州市图书馆目前建有“一卡通”分馆10个,4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以及40多个图书流通点,还推出了手机“掌上图书馆”;2009年开始,扬州市总工会每年举办职工读书节,纳凉书市、送书进企业、群众讲坛等十大系列活动;2011年开始,我市开展“书香社区”、“书香之家”等评比活动;此外,扬州讲坛、扬图讲堂、文联讲堂、文昌大讲堂等,邀请的主讲人既有星云***、于丹、阎崇年、易中天等著名学者,也有国内各行业专家以及扬州本地文化学者。
    “虽然我市居民阅读总指数排名第三,但我市成人居民综合阅读力却排名第八,低于江苏省平均指数。”这样的结果让钟芸“既喜又悲”。“全民阅读能进一步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她坦言,全民阅读扬州仍处在探索阶段。
    4月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图书与版权日,也称世界阅读日。据了解,扬州市首届“朱自清读书节”将于4月20日拉开序幕,主题为“阅读成就梦想 书香美丽扬州”。“此次活动旨在扬州建城2500周年城庆之际,在全市范围内掀起全民阅读热潮,培育良好的阅读习惯,满足人们阅读需求,营造良好读书氛围。”
   “全民阅读,就是要让读书形成像跳广场舞一样的潮流。”王章涛认为,读书要交流、要互动,要提高公共图书的利用率,同时也倡导打造家庭图书馆。“现在有很多低头一族,被手机和网络控制住了,其实阅读更能带来思考、想象和发展,有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扬州大学社会与发展学院吴林斌教授认为,全民阅读除了靠政府的推动,社会组织的响应,民间的倡导宣传也是重要力量,如老师、家长更应该带头阅读,营造阅读氛围,让阅读变成一种习惯,成为一种全民自觉的行动。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星云大师简介 下一篇[新闻调查]旅游服务市场乱象扫描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