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治国理政进行时 -> 观点聚焦

TOP

医卫深改:医联体让扬州人“很有感”
2016-12-29 14:37:36 来源: 作者: 【
导读:上周,方巷镇85岁的娄老太因腹痛到镇卫生院检查,在这里驻点帮扶的苏北医院消化科专家检查后,通过“绿色通道”直接将娄老太转往苏北医院手术治疗,一个星期后,娄老太就恢复了健康,一家人都很开心。从2014年5月起,扬州成立了以苏北人民医院和第一人民医..

上周,方巷镇85岁的娄老太因腹痛到镇卫生院检查,在这里驻点帮扶的苏北医院消化科专家检查后,通过“绿色通道”直接将娄老太转往苏北医院手术治疗,一个星期后,娄老太就恢复了健康,一家人都很开心。    从2014年5月起,扬州成立了以苏北人民医院和第一人民医院为龙头,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为基础的医疗联合体。三甲医院的医疗专家被下派到基层医院,开展驻点帮扶。对于重病患者,可以通过“绿色通道”转诊治疗,省却了很多麻烦。    对此,苏北医院驻点医生高苏俊很有感触。他说,农村居民到大医院去首先要挂号、要排队,看一个专家门诊可能就是一个大消化科领域,并不是做微创胆管造影。比如娄老太是因为急性腹痛来看医生的,如果她直接到医院急诊科,绕的弯路就多了,到帮扶点看病,可以简化很多程序。      扬州市推行的医联体是医疗卫生行业深化改革、不断探索服务百姓健康的新办法和新机制,对此,扬州人“很有感”。
方巷镇位于北山地区,长期以来,当地人偏爱腌制食品,容易诱发消化道疾病。以往由于技术力量缺乏,镇卫生院一直没有建立胃镜室。加入医联体后,苏北医院驻点医生帮助卫生院建立了完整的胃镜检查操作流程,为常见病、多发病的控制发挥了有力的作用。    方巷卫生院院长卜广勤说,加入医联体以后,卫生院共检查了胃镜600多例,从中发现了千分之四左右的早期恶性病变,为当地老百姓真正解决了一些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问题。
到目前,扬州市已形成了市域、市区、县域三个层面的支援型医联体,基本实现了纵向医联体全覆盖,政府还对派驻到基层医疗单位的人员进行定额补助。    据扬州市卫计委副主任赵国祥介绍,扬州市对到农村乡镇卫生院,也就是18个农村区域医疗中心的人员,每人每年给予10万元的补助;对到市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人员,每人每年给予5万元的补助,以真正实现政府购买服务中的优质资源顺利下沉和重心下移。
2017年,扬州还将依托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医联体内医疗机构之间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形成协同机制,有效共享服务资源,逐步形成政府主导、权责明确、运转高效、分工协作的医联体运行体系。   从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3年间,深改组已召开了30次会议,审议了198份文件,出台了一系列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政策。这些政策无一不是“把改革落准落细落实,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更好地造福群众。”扬州的医联体正是其中最接地气、最受群众欢迎的典型代表之一。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 反腐勤巡查 清风拂扬州 下一篇让体育深刻改变扬州人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