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治国理政进行时 -> 观点聚焦

TOP

【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观点聚焦】职业打假不能替代常态维权
2017-03-23 16:56:49 来源: 作者: 【
导读:今年“3·15”期间,一度沉寂的“职业打假”又成了网络热词。主要观点有两个,一是有人认为,职业打假,就是在打法律的擦边球,知假买假,惟利是图,出发点是错的。另一种观点认为,职业打假人通过合法途径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值得鼓励。 ..

今年“3·15”期间,一度沉寂的“职业打假”又成了网络热词。主要观点有两个,一是有人认为,职业打假,就是在打法律的擦边球,知假买假,惟利是图,出发点是错的。另一种观点认为,职业打假人通过合法途径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值得鼓励。
两种观点各讲各的道理,但是,讨论的核心应该是要衡量职业打假存在的价值依据,即当下的职业打假对于消费者维权到底有多大帮助?
与一般消费维权相比,职业打假往往具有专业化的维权队伍,在打假目标、打假手段、打假程序上,都能够看到职业化和技术化,以及精心的功利考量。然而,普通消费者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自然会碰到维权的痛苦。这种痛苦,又形成了习惯性忍耐,导致他们在碰到权益受损时,往往选择忍气吞声。
  现在消费维权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法律保障,但消费维权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就目前来看,消费维权的各种掣肘依然大量存在,消费维权的春天还没有到来。因此,在看到职业打假风生水起的同时,还要看到普通消费维权的艰难。从这个意义上说,职业打假不能代替常态维权,职业打假的成功率还远非常态性的维权胜利。从这个意义上说,职业打假对常态维权具有推动作用,但作用尚不明显。也正因为作用不明显,所以,职业打假仍然需要继续存在,只有到常态维权不再艰难之时,才是职业打假不复存在之日。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观点聚.. 下一篇【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观点聚..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