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 -> 新闻动态

TOP

从“水乡绿道”到“生态路+” 高邮公路“绿色银行”强了经济富了百姓
2018-12-18 15:08:26 来源: 作者: 【
导读:金色阳光下,宽阔的233国道犹如一条黑色缎带伸向天际,朵朵白云从蓝天下飘过,鸟儿在绿树枝头欢呼跳跃,几只麻鸭在路边池塘嬉戏……“行在水乡路,如在画中游”,车上,30多名“全域旅游·相约高邮”全国重点网络媒体高邮行大型采访活动的记者,被这绿道美景深深吸引..

金色阳光下,宽阔的233国道犹如一条黑色缎带伸向天际,朵朵白云从蓝天下飘过,鸟儿在绿树枝头欢呼跳跃,几只麻鸭在路边池塘嬉戏……“行在水乡路,如在画中游”,车上,30多名“全域旅游·相约高邮”全国重点网络媒体高邮行大型采访活动的记者,被这绿道美景深深吸引住了。从进入高邮的那一刻起,他们就领略到这“东方邮都,水乡明珠”的绿色风韵和发展全域旅游的优势和潜力。
千条绿道编织“水乡绿网”
“路网绿网一起编”,高邮以“绿色”自觉,扬起生态廊道建设绿色风帆。市公路交通部门将交通建设与绿色发展高度融合,一年接着一年干,从规划、建设到养护、管理,一个环节扣着一个环节抓,经过10多年努力,将上千条公路打造成绿色道路,初步形成以国省道为骨架、以农村公路为经纬、以公路沿线周边环境为底色的水乡绿网。
233国道高邮段(当时为237省道)全长42.9公里,于2010年开始建设,分4期实施,该线路规划时就预留了绿化空间,按照能成活、能成材、能成景、能成经济发展增长点、能成百姓好口碑的“五能”要求,设计施工。2014年233国道全线建成,投入亿元、分4期建设的两侧50-100米宽的绿化林带也依照施工方案完工,高邮水乡多了一条绿色风景线。
运用“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抓好绿道建设。在“生态兴市、绿色发展”的大格局中,找准绿色交通的位置,主动作为。呼应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打造水乡绿色廊道被市委市政府列为高邮生态建设的“六大工程”之一,绿道建设从部门行为转换为政府行为,有力推动“绿色廊道”建设任务落实。2016年完成干线公路增绿2000亩,今年又完成2000亩。
264省道高邮段途经临泽、三垛、汤庄3个镇,省道两侧有大大小小的荒地、水塘、零星隙地上百个,林权关系复杂。市交通部门与沿线乡镇密切合作,采用土地流转、置换、租赁等方法,硬是把沿线零散地块整合起来,打造成绵延40公里、“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绿色长廊。
以奖补为杠杆,撬动水乡绿道建设的“大盘”。市结合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安排专款,按乡村公路绿化每公里5万元的标准给予奖补;对公路沿线单块成片绿化造林达100亩、200亩、300亩的单位,分别给予3万元、5万元、10万元的奖补。公路绿化奖补激励有力调动各地开展道路造绿的积极性,近几年,全市乡村公路增绿面积均达3000亩以上。
市交通部门还抓住绿道建设与绿色发展的契合点,与233国道沿线乡镇密切合作,将道路两侧荒滩废沟、零星隙地整合起来,建成面积达3000亩的苗木生产基地,其收益除根据土地权属关系,支付租金外,全部用于养绿护绿、支持道路绿化建设,走出了一条“以绿增绿,以绿养绿”的新路。
“生态路+”催火“绿色经济”
太阳刚刚爬上树梢,611省道高邮段绿化工地就沸腾起来,隆隆机声打破清晨的沉寂,300多名工人来来往往,紧张施工。该道路刚在去年年底建成,春节一过,就紧锣密鼓地进行绿化施工。该绿化工程投资5400万元,全长8公里,利用沿湖地形地貌、水天秀丽自然风光,融合沿线蜿蜒曲折的慢行系统、驿站、景亭、木栈道,在公路沿线两侧100米范围内种植景观绿化,把高邮湖“千亩油菜花”“万亩芦苇荡”胜境串连成一体,形成融“水、田、林、路”于一体的湖沼湿地旅游休闲观光热线。
“水乡绿道不仅具有维护和修复生态的功能,还有促进旅游经济、花木产业发展的经济、社会功能。”市交通部门负责人说,“从‘水乡绿道’到‘生态路+’,就是站在交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的高度,放大生态绿道溢出效益,打造兴业富民的‘绿色银行’。”
有7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000多年建城史的高邮,“虽无山行之胜,却尽占水流之美”,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7处、市级83处。近几年对接方兴未艾的全域旅游,该市在原道路绿化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绿化升级,投资3亿多元,打造绿化景观路200多公里。至7月初,今年打造的611省道高邮段绿化工程、333省道高邮西段绿化升级工程已完工,高邮湖西堤44.1公里道路风光带已经施工,将于明年春节前完工。
水乡绿道品质提升,助推全域旅游,催火旅游观光产业。至2016年,该市先后创成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2家、2A级景区1家;创成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家、江苏省生态旅游示范区1家、四星级乡村旅游区1家、三星级3家,高邮市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2016年全市接待游客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50亿元。
“生态路+”的溢出效应还体现在花木产业上。“我们这里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很适合苗木花卉生产。可惜前些年,由于道路不配套,运输困难,加上需求有限,我们镇尽管也产生不少苗木生产专业户,但多半小打小敲,形不成规模。”周山镇李副镇长对此深有体会,“经过这几年的建设,交通条件越来越好,市场对花木的需求越来越大,以往不被看好的花木生产一下在我镇红火起来。”2015年,江苏中景生态园在该镇万福村投资2500万元,流转土地500亩,生产紫薇、樱花、银杏等24种精品苗木和高档花卉。
生态廊道的层层绿波牵动水乡大地滚滚绿潮,一个生机勃勃的花木产业正在公路沿线次第展开。至去年年底,该市100亩以上的造林大户已发展到300多家,以木材为原料的加工企业有70多家,全年实现林业总产值3.4亿元。
 
 
 
撰 稿 人:程广德   童跃华               联系电话:0514-8466622
单    位:高邮市公路管理站              手    机:13773445812    
联系地址:高邮市文游中路218号          邮    编:225600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邗江公路部门落实扬州交通新规,.. 下一篇高邮:清理省道路口杂草 提升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