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企】 -> 新闻动态

TOP

庙头村座谈会发言材料
2019-01-07 16:54:41 来源: 作者: 【
导读:庙头村地处方巷镇北郊,由原先的庙头、龙湾、竹塘三村合并而成。全村总面积共4平方公里(包括水面、林地、菜地、庄台、道路等),种植用地面积占地约2986亩。庙头村现在户籍总人口2454人,总户数710户,村现下辖26个村民小组。总支建制,下辖南北中3个分支,党员人数..

庙头村地处方巷镇北郊,由原先的庙头、龙湾、竹塘三村合并而成。全村总面积共4平方公里(包括水面、林地、菜地、庄台、道路等),种植用地面积占地约2986亩。庙头村现在户籍总人口2454人,总户数710户,村现下辖26个村民小组。总支建制,下辖南北中3个分支,党员人数94人。

下面,我围绕村级经济社会发展简要做个汇报,我在庙头村工作了24年,一步一步走来,我见识到庙头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24年来,庙头村从以前的传统村落,逐渐成为村民富足人居安康的现代村落。从老百姓的生活角度来说,庙头村的老百姓主体上是富裕的,生活条件是好的。因为家家户户都是楼房洋房,不少户家也在城市都买了房,买了车,子女生活很幸福,家庭很安康。从历年上报到方巷镇统计站的村卡,得知截至2017年,庙头村村民经济总体产值达到6000万,可见老百姓的日子还是优渥的。然而,从集体的收入上来讲,庙头村目前村级集体是穷困的并且是呆滞的。现如今,庙头村村级主要收入来源是村级发包收入46.3万元。仅仅依靠发包收入支撑着整个行政村的行政办公,目前因为国家狠抓环保问题,很多企业都被迫转移,村级经济同时也陷入困难之中。所以仅仅依靠发包收入维持村级经济,已经越来越捉襟见肘。怎样做好庙头村村级经济收入的转型,成为今后面临的主要工作。

从庙头村的经济发展态势上来看,用一个模仿经济学术语的话来说,那就是“民进村退”。老百姓的日子都过得不错,家家户户都有存款,盖楼房,农民较为富裕。但是作为村集体,村委会每年依然为村工作者发工资问题而头疼,村级财政资金紧蹙,这使农村村级管理的工作越来越难。经济艰难,年龄断层8个字是目前农村所有难题的源头30年前,村委会具有很高的威信,老百姓对参与村级管理事务的热情度很高,大家一起出力,共建美好乡村。一个村干部可以至少动员百十来人。我们锹挖肩扛,建起堤坝,克服了邵伯湖的水患,使家家户户都有良田耕种,解决了老百姓吃饭的问题,那是老一辈的荣耀,村委会可以说是村民的主心骨,定海针。而现在的村委会,动员人十来人都很困难,而且都是老年人。除了个把老人还在积极参与村委会的各项会议,年轻人很少。大白天,村里看不到年轻人。到了晚上,出来活动的年轻人也屈指可数。几千人的村,年轻人参与村级管理的可以说是个位数。年轻人都去哪了?都在城市里。城市里工资高,能过好日子,怎么吸引他们回来?归根到底在经济,因为经济发展力度不够。没有年轻人,就是没有新鲜血液,连劳动力都紧蹙,又怎么发展村级经济呢?

村委会面临的瓶颈和受到的制约,我认为归根到底是制度问题,是对村委会的工作定位问题,村委会是万能胶、万金油,什么都要抓,什么都要问。管理到最后,已经淡忘了自己的定位。自古以来,将一件事情做专做细很容易,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堆积,行行出状元。而目前村委会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是要把工作人员锻炼成一个百事通,万能胶,什么都会的全能人才,这无疑是很难的。30多年的变迁,村委会工作内容越来越多,工作形式越来越繁琐、村民对接越来越艰难。村民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从一个工作内容轻松的自治型组织,转变为一个工作内容繁重的服务型组织。作为庙头村710户,2500多人与镇级30多个部门对接的枢纽,我们村内工作人员7人,殚精竭虑,兢兢业业,恨不得将一分钟当场两分钟来用,我们热心的为村民服务,不断提升村民人居幸福感,诸如农业、水利、财务、民政、社保、劳动、党建、环保、综治、司法、文化、宣传等各项工作,我们都要认真对接。我们忙碌于各种业务,常常忽略了自身经济上的发展。经济是痛点,人才是成败的关键。

庙头村的第一书记是市检察院孙猛同志,他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党政干部。从他担任庙头村第一书记的那一刻起,我们看到了庙头村崛起的希望。从第一次见到第一书记时候起,我们就在交流谋划庙头村发展的未来。

1.借助沿湖片区发展的东风,来发展属于湖区特色的旅游特色产业(太空莲)。

2.依托农业发展上面的优势,来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大棚蔬菜)。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仪征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通过两次.. 下一篇扬州军分区政委吴广晶一行到宝应..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