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企】 -> 新闻动态

TOP

甘泉街道焦巷村党总支积极引导本村党员带头成立合作社—— 农业全托管,农户当起了“甩手掌柜”
2019-06-11 19:28:04 来源: 作者: 【
导读:三夏时节,甘泉街道焦巷村一片忙碌。几台插秧机在田间来回作业,不一会,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秧苗下了地。 ‘机械化’一条龙服务,让农民从‘累弯腰’中解放出来的同时,更确保了粮食生产高产高效。”焦巷村党总支书记周春海站在田埂上一边检..

三夏时节,甘泉街道焦巷村一片忙碌。几台插秧机在田间来回作业,不一会,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秧苗下了地。

   ‘机械化’一条龙服务,让农民从‘累弯腰’中解放出来的同时,更确保了粮食生产高产高效。”焦巷村党总支书记周春海站在田埂上一边检查农田秧苗栽插情况一边向记者介绍。
   焦巷村是甘泉街道耕地面积最大的村,900多户人家,拥有耕地约4600多亩。“早些年,村里年轻人纷纷外出或到周边工厂打工挣钱,不少良田出现抛荒现象。”周春海说,村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直到前年引导村里老党员张云宝成立了宝龙农机合作社,实现了“育苗、栽种、收割、管理”全过程机械化,全村实现粮食机械化生产全覆盖。“如今种田实现全托管,老百姓当起了‘甩手掌柜’,轻松得很哩。”
  “农户只要每亩地支付240元,合作社就包揽从育秧到播种的农活,此外还有植保和收获的增值服务,收费也不高。”周春海介绍,一开始,百姓们对这种托管模式还不太能接受。农民担心的是,人哄地皮,地哄肚皮。直到近2年来合作社收成喜人,才打消了农户的顾虑。目前,焦巷村所有农户都参与了全托管模式。

   “我们合作社种田可是门技术活儿,没有好收成,百姓可不会信任地把田交给你。”张云宝原是村里老支书,种田是一把好手,他告诉记者,每年每亩地产量超600公斤背后,是他多年种田积累经验。

   “就拿育秧来说,这小小秧苗可比小娃难照顾啊!”水稻种植要经历选种、育苗、栽种、植保、收获等环节。在张云宝宝龙农机合作社的育秧田里,一排排绿油油的秧苗长势挺拔。张云宝介绍,选稻种要找准近几年内无病无虫、稳产优质的种子;育苗田要确保水源、电源和道路齐全,方便及时出苗栽种;秧苗对气温十分敏感,早上要确保湿度,中午要控制温度,控制不好2个小时秧苗就会枯死;育苗土壤选择营养土的同时,还要测试保水能力......“黄秧落地三分收,七分管理在后头。管理也是一门大学问!”问到种田技巧,张云宝自豪地向记者滔滔不绝起来。
   去年,张云宝儿子张成龙还把无人机带进了合作社,“撒农药、化肥我们现在都无需人工,直接用上小飞机了!”种粮高产高效,收费还不贵,这吸引了甘泉周边乡镇也争相到宝龙合作社来“求托管”。“现在生意忙不过来,春节一过,就有农户上门预约种粮的事,明年打算再买几台栽秧机,扩大生产!”张云宝高兴地说。

   “实施‘全托管’,合作社提供‘一条龙’服务,我们可以安心在工厂上班了。”村民王兆琴在阿珂姆做技术工人,农忙时节也是工厂的旺季,以前舍不得请假只能放弃种地,如今终于可以两全其美了。
  “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大多在外打工,种田缺少劳动力,导致土地产出效益不高,促使农民向非农业产业转移。土地全托管模式,不仅释放了土地产能、提高了土地效能,同时还让土地托管方和土地承包方实现了双赢。”周春海告诉记者,眼下他们正通过党建引领,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准备引导村里老党员涂庭平再搞一个农机合作社,实现党建+合作社模式,把农业全托管模式做强做大。
   “未来邗江北山区种地这个任务就全交给咱们村的合作社吧!”周春海笑着说。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老山村:积极开展秸秆禁烧工作,.. 下一篇心系留守儿童   粽情端午佳..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