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城扬州网 -> 名城扬州网 -> 扬州

TOP

扬州与运河:相依千年、活态重生
2021-07-01 17:32:29 来源: 作者: 【
导读:从高空俯瞰,由一撇一捺构成的一个巨大“人”形汉字,屹立中华大地。

从高空俯瞰,由一撇一捺构成的一个巨大“人”形汉字,屹立中华大地。

这是有着2500多年历史、绵延3200多千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大运河。


它头顶北京、脚抵杭州、西倚洛阳、东达宁波,怀拥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省(市)35座城市。
 

它是东方水工智慧的集大成者,千余年来,这条大河固化了中国版图、推动了南北交融、繁荣了城市经济、孕育了多姿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命脉和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河运带动国运,也关涉城运和***,而人的运筹更将决定河之命运。


过去如此,今天如此,明日依旧如此。

《春秋左氏传》是一部惜墨如金的史书。关于大运河的起源,即夫差开凿运河的事,《左传》只写了12个字:“哀公九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

哀公九年,就是公元前486年。运河挖成了,邗城筑好了,运河就取了与邗城排行的名字——邗沟。


邗城,就是今天的扬州。作为运河的“原点”城市,扬州与运河“同生共长、相依千年、感恩感念”。

在大运河的滋养与哺育下,扬州创造了历史上兴盛于汉、鼎盛于唐、繁盛于清的三度辉煌。

运河之阔波、丝路之驼铃、风物之绮丽、交融之繁胜,集开放、包容、创新的气度、气场、气质于一身的扬州,造就的远不只是一座物化的、虹吸世界经济的城市,更是精神寄托的栖所、文化自信的代名词。


千百年来,无论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万千气象,还是“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的萧瑟凄凉;无论是“朝鲜书圣”金正喜和“中国一代文宗”阮元的师生情谊,还是史可法孤军守城的悲壮、朱自清拒领救济粮的气节,扬州文化与文明始终被书写、追忆、向往和守护。


深厚的文化积淀,令扬州学派、扬州画派、扬州曲艺接踵涌现,名闻遐迩。如今,扬州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4处;拥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0项;至2019年底,市区建成各类文博场所149处,含内设挂牌展馆、文化广场等共计182个。

秋末冬初,层林尽染。160公里的大运河扬州段,由北向南蜿蜒入江。登高远眺,水天一色,鹭翔落霞,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秀美景象。


扬州是个好地方,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是国家重要历史文化名城。”去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考察调研时,赞许这座城市,并提出“让古运河重生”的期望。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对于大运河“原点”扬州而言,是责无旁贷的使命和荣光。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宏伟篇章,更为实现“把人们心目中的扬州建设好,满足世界人民对扬州的向往”增添了机遇和动力。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追求。

如何让“好地方”好上加好、越来越好,一步一个脚印把总书记为我们擘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模样?扬州开出创优之“方”——以文化繁荣兴盛助推、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聚焦产业科创名城、文化旅游名城、生态宜居名城建设,争做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美丽中国·水韵江苏建设的示范。

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又一个“人”形汉字出现在扬州大地——依傍运河两岸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世界运河城市论坛永久性会址“京杭之心”构成了一撇,城市西区的运河大剧院书写了一捺。


注重活态化传承,坚持生活化融入、当代化表达,让大运河文化展现新魅力、焕发新活力,是以大运河博物馆为核心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纲领”。

今年6月16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标志性文化工程——总占地约200亩、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以新唐风建筑融合传统与现代之美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在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建成开放。这是国内首座集文物保护、科研展陈、社会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运河主题博物馆,它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现了大运河历史文化,充分彰显大运河的千年底蕴、时代价值、当代形象。


在博物馆东侧版块,非遗文化博览园定位为“以运河为主题、非遗为特色、多元休闲体验”的文旅休闲区。未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将成为保存大运河历史记忆、建立运河人精神家园,传承大运河文化发展的新时代经典之作。

世界运河城市论坛,不仅成为推动全球运河城市交流合作的智慧平台,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生动写照。


设立于“京杭之心”的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是以运河为媒,扎根扬州、服务全国、面向国际的社会组织,153个会员遍及五大洲。多年来,WCCO“朋友圈”越来越广,会员从最初的13个发展到今天的153个,其中国外城市会员46个,遍及五大洲;坚持一年一主题,连续举办世界运河城市论坛,让海内外运河城市围绕共同关注的文化遗产保护、水利航运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文化旅游发展等问题开展对话、分享经验。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运河大剧院的目标定位。

今年7月18日,总面积14.47万平方米、总投资18.78亿元的运河大剧院正式对外开放。在试运营的3个月间,累计承接演出50余场,接待观众超5万人次,运河大剧院为艺术家提供了一流的表演和交流平台,满足了扬州市民高层次的文化艺术需求,成为展示文化活力和魅力的重要窗口。


运河之于城市,不是生母便是乳娘。”面对运河“母亲”的慷慨馈赠,扬州人民感恩于心,敬畏历史、尊重文化、发掘保护、自发传承,成为整座城市的自觉行动。

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进程中,“扬州担当”成为全市共识——像牵头大运河申遗一样,争做运河遗产保护、运河生态文明建设、运河文化产业发展、运河文化研究与交流的全国示范,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上继续走在全国最前列。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定了!开馆时间! 下一篇今天,多家媒体关注扬州!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