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城扬州网 -> 名城扬州网 -> 综合

TOP

“街”续文脉 | 红“梅”花儿开
2023-12-07 11:55:37 来源: 作者: 【
导读: 【编者按】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传承作出“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但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的重要指示。11月29日,江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

【编者按】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传承作出“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但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的重要指示。11月29日,江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决定,这是该领域全国首部地方性法规。

<iframe allowfullscreen="allowfullscreen" data-dams-storyid="vd657043ece4b08a2b1df01378" data-mce-fragment="1" data-video-uuid="657043ecbeef56493fe5879b" frameborder="0" scrolling="no" src="https://jhd.xhby.net/ogcs-web/player/player.html?src=https://jhd.xhby.net/dams-res/editing/video/202312/06/GbvmgeNaliMjrry7GXUIpNbq.mp4&pr=1&a=0&p=https://jhd.xhby.net/dams-res/editing/image/202312/06/slq7r3esmbyoxnanmbjdu42j/pic_00001.jpg"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margin: 0px auto; width: 621.625px; height: 349.664px; display: block;">

江苏保有全国最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及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延续历史文脉、保持特色风貌等方面成效斐然。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联合江苏省住建厅开展“‘街’续文脉”融媒体行动,多路记者实地寻访,查规划文件、与居民对谈、探焕新模式,并采访了规划设计名家阮仪三、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建国、东南大学教授朱光亚、同济大学教授章明、张謇嫡孙张绪武等,从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聚焦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改造,提炼与展示名城保护的江苏探索。

小红梅梅好生活空间资深文化志愿者 王振东:

江苏省南京市梅园新村历史文化街区2015年的时候,成为了第一批国家级的历史文化街区,也是我们南京现在非常具有魅力的城市名片。你看,这里曾是周总理在国共谈判时办公和居住的地方,现在也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的一部分。

这几年,我都一直坚持为很多南京市民,做这边历史街区的公益文化讲解。

南京市梅园新村街道团工委书记 朱源:

在我们小红梅,活跃着很多像王老师这样的文化志愿者。“梅好客厅”就是我们相对集中的志愿者服务站。

在2019年,我们做一个整体的规划,这个空间就打造成一个比较纯粹的,面向本地居民以及外地游客的一个公共文化空间。然后我们在这里面主要打造的一个特色呢,就是充分运用了大量的红色文化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符号。

小红梅这块,是做了6个主题空间,分别是信仰生活空间、践行梅园、梅好客厅、红梅礼堂以及二楼的韶音馆,和我们最后的梅好车间。

我们这个空间,每周平均要开展3到5场文化活动。从我们“小红梅”为原点出发,辐射周边,以及周围的其他的一些红色景区,或者历史遗存的内容,都纳入到我们的活动策划当中。

江苏联合城市发展咨询有限公司 空间设计所所长 管亚锋:

从我们规划编制完成到现在,也已经过去十多年了。

4处文保单位,37处历史建筑,5条历史街巷构成了10.48公顷的街区整体风貌。

在这十多年间,政府也不断地对梅园新村这边的基础设施进行投入。目前来看,梅园新村整体的建筑的风貌,包括街巷的基底都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梅园新村街道梅园新村社区副书记 蒯梦倩:

整个街区改造的时候,没有大拆大建、居民移出的现象,整个街区设计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居民实际生活中需要的雨篷、落水管等一些硬件设施。

当秋天来的时候,我们走在梅园新村的路上,抬头看见的,是一缕缕阳光落在的梅园新村的梧桐树上;低头看到的,是有着梅园新村特定logo(标识)的窨井盖。

梅园新村社区居民 陈劲秋:

我在这个院子里住了50多年,这条路我真是走了千百遍。每天从这过,就看它一天天不一样,看到这儿的孩子一天天长大了。到现在你看,走进梅园新村就走进了林荫大道。城市的改变和我们自己生活的改变,都在眼前发生,所以有时候觉得,在这里(生活)真的很自豪。

南京市梅园新村街道团工委书记 朱源:

我和其他的这些热心的文化志愿者一样,对这个老街区充满了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我们热爱南京这座城市,就要保护好它,爱护好它。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学习100丨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构.. 下一篇江苏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占全国37%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