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 -> 新闻动态

TOP

高邮市高邮镇660万元乔迁“马路菜场”“烦心路”成“舒心路”
2018-12-17 09:52:27 来源: 作者: 【
导读: 初夏早晨,家住高邮市高邮镇高谢村的陈大爷骑电动车送孙女儿到中心小学上学,晨风习习,一路畅行, 2公里的路程不到10分钟就到了。望着背着书包的孙女蹦蹦跳跳地走进了校园,陈大爷抿着嘴舒心地笑了。然而就在一年多前,送孩子上学还是一件令陈大爷头痛不已的事,因..

    初夏早晨,家住高邮市高邮镇高谢村的陈大爷骑电动车送孙女儿到中心小学上学,晨风习习,一路畅行, 2公里的路程不到10分钟就到了。望着背着书包的孙女蹦蹦跳跳地走进了校园,陈大爷抿着嘴舒心地笑了。然而就在一年多前,送孩子上学还是一件令陈大爷头痛不已的事,因为在他家前往学校的集镇段有一个天天堵的“马路菜场”。
    天天堵的“马路菜场”位于武安集镇富民路,这原是一条3米多宽的集镇小街,上世纪90年代末,镇政府把这条街改造成北连高邮城区、南通车逻镇,路宽9米多的沥青大道,取名为“富民路”。这里地处城郊结合部,交通方便,人气旺盛,方圆四五里的村民把田里长的瓜果蔬菜、家里养的鸡鹅鸭鸟肩挑车载,运到这里来卖,一些卖肉的、卖鱼的、卖豆制品的、卖熟食的也赶到这里来做“早市”,时间不长,这宽阔的道路便成了“马路菜场”,路两旁卖菜的摊子一个接着一个,有1里多路长,买菜的、卖菜的足足占了路面的三分之二,早上7点多到9点多,道路拥挤不堪,拥堵时间最长达1个多小时。此时正值上班上学高峰期,眼看上课时间快要到了,可陈大爷与孩子时常堵在这里,心里能不着急上火吗?
    镇政府想了不少办法来清理“马路市场”,可效果都不理想,镇乡村公路站与市容执法队联手执法取缔占道经营,最多三两天,“马路菜场”就故态复萌了。“有好路偏偏走不好”,成了镇领导和公路部门的心头之痛。
用“堵”的方法治堵,显然行不通了,几经调研论证,镇政府及公路部门另辟蹊径,决定以“疏”治堵,将原高邮农配四厂转让给开发商的闲置房屋回购,兴建一个农贸市场,把分散在路边叫卖的摊点归集到农贸市场内经营,给村民出售农产品一个出路,给当地居民买菜购物一个方便,彻底根治“马路菜场”这个痼疾。
    镇党委、镇政府想方设法,多头多路,筹措560万元,从开发商手里回购了房屋,接着又用100万元进行改造装修。只用2个多月的时间,一个坐落于集镇闹市的农贸市场就建成了。新建的农贸市场宽敞整洁,面积3000多平方米,除路边叫卖的村民全都进场出售自产蔬菜外,市场内还设有56个固定摊位,经营肉类、家禽、水产、干货、调味品乃至锅碗瓢盏等上千个品种,即便办几十桌酒席,只消在市场内转悠一圈,所有菜肴物品都可备办齐全。
    农贸市场的建立破解了拥堵十多年的“马路菜场”之痛,取得了交通、购物、经营的多赢结果,昔日出行的“烦心路”成了大伙的“舒心路”。市场内卖肉的管姓摊主说:“过去在路边摆摊,夏天太阳晒得汗直淌,冬天冷风吹得直哆嗦,雨天淋得生意没法做,现在环境好了,人气更旺了,生意做得更加红火了”。一路畅通让送孙女上学的陈大爷节省了不少时间,现在,每天早晨送孩子到校后,还顺道到农贸市场转一转,买些孙女喜欢吃的鲜鱼活虾。陈大爷说“现今,在‘富民路’上还得再加三个字——‘便民路’”。
 
 
撰 稿 人:程广德 张德慧 潘莹      联系电话:0514-84666526
单    位:高邮市公路管理站        手    机:15189895528  
联系地址:高邮市文游中路164号    邮    编:225600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邗江路政全面整治西瓜摊点 下一篇江都公路站助推职工读书活动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