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 -> 新闻动态

TOP

高邮:消除村路管养“盲点”“两不管桥”有了“好管家”
2018-12-17 09:54:23 来源: 作者: 【
导读: 9月1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马棚镇东湖村的20多名小学生迎着初升的太阳,坐着家长们开的摩托车、电动车,风驰电掣通过陆溜大桥,到对岸的开发区中心小学上学。而在以前,该 “两不管桥”,由于年久失修,通行危险,孩子们必须绕道3公里上学,十分不便。 陆溜大桥桥..

    9月1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马棚镇东湖村的20多名小学生迎着初升的太阳,坐着家长们开的摩托车、电动车,风驰电掣通过陆溜大桥,到对岸的开发区中心小学上学。而在以前,该 “两不管桥”,由于年久失修,通行危险,孩子们必须绕道3公里上学,十分不便。
    陆溜大桥桥长33米,是连接马棚与高邮经济开发区的重要桥梁,于上世纪末由市水利部门出资兴建,该桥由于管理主体不明而长期失养,成为危桥。在市公路部门协调下,马棚镇政府与高邮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多次协商,决定将该桥拆除重建,建设资金主要由马棚镇承担,开发区给以资助,市公路部门给予补助,建后由马棚镇负责管养。
    陆溜大桥原来存在的“两不管”状态在高邮具有一定代表性。该市处于苏北里下河水网地区,“三里一河,一里一桥”,在前一轮乡村公路建设中,因为资金缺乏,一些桥涵依托原农业、水利部门投资建设的农用桥、过水涵闸通行,导致部分乡际交界处桥梁及“零头”路段管养责任不清,成为管养“盲点”,严重制约了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乃至成为交通隐患。
    在新一轮乡村公路建设中,该市以“有路必养,养必到位”为原则,以提升村路安全性、通畅度为重点,对乡际桥梁及“零头”路段进行专项清理,理顺责任主体及管养关系,消除管养盲点,在对全市乡际交界处桥涵和道路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本着“相互协调、服务通行、明确责任、有利管养”的精神,市农管办规定,乡际交界处桥涵原则上由桥涵两端至市区距离较长一侧的乡镇为管养主体,经相关乡镇确认后,由市农管办上报市政府办公室发文明确管养责任主体。桥涵改造及日常管护资金由负责管养的乡镇筹集,市公路交通部门予以补助。乡际交界处“零头”路段由相邻乡镇共同界定管养界限,报市公路交通部门备案。负责管养乡镇在对路段进行一次全面保养维护的同时,完善好相关设施,并做到管养制度化、常态化。
    据了解,目前该市乡际交界处的桥涵及“零头”路段的管养责任主体都已明确,各项管养措施也较好到位,彻底告别了“两不管”现象。
 
 
 
撰 稿 人:程广德  张德慧 张文兰    联系电话:0514-84666526
单    位:高邮市公路管理站         手    机:15189895528  
联系地址:高邮市文游中路164号     邮    编:225600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高邮:实施安保工程 提升公路通.. 下一篇宁通公路仪征服务区维修安全隐患..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