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 -> 新闻动态

TOP

高邮公路:打好创新牌 村路更出彩
2018-12-18 14:49:04 来源: 作者: 【
导读:“2016年度扬州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质量考核第一名高邮……”高邮市公路管理站站长孙晓震看了扬州市农管办公布的全市农村公路管养质量考核结果,既十分欣慰,又感到压力分外沉重。这是该市连续第九年夺得该项考核的金牌,而金牌的含金量却远超当初——九年前的2008年..

“2016年度扬州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质量考核第一名高邮……”高邮市公路管理站站长孙晓震看了扬州市农管办公布的全市农村公路管养质量考核结果,既十分欣慰,又感到压力分外沉重。这是该市连续第九年夺得该项考核的金牌,而金牌的含金量却远超当初——九年前的2008年,该市获得首枚金牌时,当年县道优良路率还不到90%,乡村道好路率刚接近80%,时下县道优良路率已提升到96.8%、MQI值达92.9,乡村道好路率也提升到92.5%。孙晓震深切感受到,这9年高邮农路管养质量的节节提升,是该市与时俱进的积极进取,更是爬坡过坎的艰辛创新。
创新理念:晒金路留银淌金
总面积13.8平方公里、拥有华东地区最大水上池衫林的高邮经济开发区清水潭旅游度假区,是江苏最早对外开放的乡村游湿地景区之一,央视七套曾进行报道。起初,该景区只有一条3米多宽的水泥路与外部相通,游客一多,屡屡发生拥堵,一次有辆旅游车在路上抛锚,几个小时,外面游客进不去,景区内的游客出不来。旅游度假区火红了一阵子,就渐渐地冷了下来。
痛定思痛,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投入1000多万元新建了一条由237省道直达度假区,道路两侧配有“四季常青、三季有花”,与度假区生态风光相媲美,宽50米的林带。开车从237省道下来,经晒金路,不到15分钟就能到达核心景区,享受“水清鱼读荷,林静鸟谈天”的静谧幽闲,观看水潭“野鸭放飞”的中华一绝。度假区又很快红火起来,2015年清水潭旅游度假区入选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引来投资10亿元的清水潭旅游度假区文化产园项目落地,晒金路流银淌金。
晒金路带来的清水潭乡村旅游冷热变化,引发了对农村公路建设管养的再思考。“当前,高邮农村已发展到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特色小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乡村旅游景区、农村电子商务等新经济、新业态要求我们不能停留在当年‘有路走’的诉求上。要按照‘四好农村路’的要求,把农村公路建好、养好、管好、运营好。”孙晓震强烈感受到新形势下农村公路事业发展的脉动。“必须创新理念,加快农村从‘有路走’向‘走畅通路’‘走安全路’‘走舒适路’转变”。
一个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的热潮在高邮百里水乡掀起。“乡村公路危桥改造三年行动计划”“乡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三年行动计划”“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一个接着一个,全市投入3亿多元,累计改造乡村道危桥672座,千条乡村公路达到安全保障工程的标准,192条乡道建设成“美丽乡路”。水乡阡陌建成通衢干线的模样。
创新机制:专群结合村路路政管理全覆盖
夏日的太阳像大火球,烤得大地发烫。借助升降梯,路政人员头顶烈日,将悬挂在灯杆上的灯箱广告牌一一拆除。这是汉留交管所辖区路政中队与汤庄镇公路站,根据农村公路路政管理职责分工,对汤庄集镇段路域环境集中清理整顿。这一天,他们共拆除各类非标60多块。
“高邮市农村公路里程共有1800公里,如果按每15公里配1名路政人员,全市需配备路政人员130多人,现实情况是全市承担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人员只有10多人。”孙晓震说,“村路路政管理需求与路政管理力量不足的巨大差距,逼着我们通过机制创新打开一条出路。”
该市的村路路政管理机制创新是整合各类管理资源,实行“专群结合”、实现路政管理全覆盖的道路,相继进行了两轮探索。
第一轮,在推进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改革中,在全省率先将扬州市公路管理处下辖的高邮市公路路政大队与原由高邮市交通局领导的高邮市乡村公路路政大队整合,统一组建成高邮市公路路政大队,统筹两种资源,推进干支公路路政管理的高度融合。
第二轮是结合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汇聚农村管理资源,建立 “群管网络”,形成“专群结合”的管理格局:除市公路路政大队下辖两个农村公路路政中队外,辖区6个交管所各成立1个辖区路政中队,协助路政大队对县道进行管理,支持乡镇公路站对乡道进行管理;市路政大队聘请各乡镇公路站负责人为乡村公路路政协管员,负责辖区乡村道路政管理,各行政村明确2名村干部及3-5名村民代表为护路员(路政信息员),协助管理辖区乡村公路。构成市有路政员、乡镇有路政协管员、村有护路员(路政信息员),市乡村三级全覆盖无缝隙的路政管理体制。
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2016年市财政预算380万元用于市路政大队机构建设和辖区路政中队路政管理工作;乡镇财政共安排430万元用于乡村道路政及养护管理工作。
市农管办制定《农村公路管理及路域环境整治考核标准》,从机构管理、资金管理、路政内业资料、省县道源头管理、路政巡查、路政全覆盖、路产路权管理、交安设施管理8个方面,对路政管理工作进行百分制考核,每季考核一次,年度总评,促进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到位。
“有路必养,养必养优;有路必管,管必管好。”高邮通过机制创新一步步把这目标变为现实。
创新管理:水乡路  心服务
“修剪绿化不但要剪去疯长的枝叶,还要修出绿化造型。”这是在“阡陌服务周周行”活动中,市公路管理站养护专业人员手把手地向城南经济新区养护工讲授春季绿化修剪技术。这几年,该市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提升农村公路绿化水平,并建设了一批景观路,绿化养护已不是当年简单的修修剪剪,而要按照景观绿化的要求进行养护。该站对景观绿化的养护辅导是该市进行管理创新、寓管理于服务的一项内容。
“高邮千条农村公路仅靠公路站管理是不够的,管理也不是单一的检查、监督、考评,而要把服务贯串于管理之中,通过管理和服务带出一批懂业务、会管理基层管养队伍,这样才能把村路管实管好管到位。”从事近20年公路管养工作的孙晓震对此深有体验。“要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将管理融入服务,热心为管养一线服务,精心组织服务,诚心搞好服务。”
水乡路,心服务。高邮市公路交通部门把管理视角转换为服务视角,以服务引领管理,促进管理。市公路管理站在全省率先推出直接为基层一线提供管养服务的“邮乡阡陌服务组”服务品牌,为农村公路提供畅安服务、牵手服务、智慧服务、温馨服务“四大特色”服务。随着服务内涵的不断提升和外延的不断扩大,该品牌七年连跨“江苏公路服务品牌”“江苏交通运输优质服务品牌”和“江苏优质服务品牌”三大台阶。
以“四必到”和“四事四办”为重点的“农路管养30分钟服务圈”建立起来。“四必到”是指: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必到、危桥改造必到、发生公路特情必到、遇到技术难题必到;“四事四办”是:急事快办、要事力办、难事会办、细事精办。2015年,该市东部地区突遭龙卷风袭击,近50人受伤,3500多棵树木被刮断倒伏,在站负责人的带领下,站公路管理、工程技术人员和80多名抢险突击队员,冒着瓢泼大雨,30分钟赶到灾区,20分钟打开生命通道,3个小时恢复道路畅通。
市公路部门在管理与服务中,带教出一大批土生土长的草根工程师。这几年,该市公路站共举办乡村公路小修保养、危桥改造、安保工程等既适用又管用的业务培训班20多期,培养基层公路管养人员600多人次,如今在高邮乡镇,水泥砼路面灌缝、路肩维修加固、边坡塌陷处治、绿化病虫防治等小修保养工作,基层一线的的管理人员都能按规范要求做得得心应手。
水乡路,心服务,高邮公路人闯出农村公路管养的新天地。
 
 
 
撰 稿 人:程广德 童跃华                联系电话:0514-8466622
单    位:高邮市公路管理站              手    机:13773445812    
联系地址:高邮市文游中路218号          邮    编:225600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高邮三垛:投资4800万元升级改造8.. 下一篇高邮公路站青年志愿者踊跃参加文..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