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 -> 新闻动态

TOP

建设“四好农村路”过年新事多 水乡高邮老村荡漾别样“年味”
2018-12-18 16:23:07 来源: 作者: 【
导读:过了腊八,老村的年味一天天浓烈了。这几年,苏北水乡高邮掀起建设“四好农村路”热潮,自从坑坑洼洼的“烦心路”改造成宽敞平坦的“称心路”,老村的新鲜事儿一件又一件接踵而来,连弥漫老村千百年的年味也有些不一样了,让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老村人有了过年的新..

过了腊八,老村的年味一天天浓烈了。这几年,苏北水乡高邮掀起建设“四好农村路”热潮,自从坑坑洼洼的“烦心路”改造成宽敞平坦的“称心路”,老村的新鲜事儿一件又一件接踵而来,连弥漫老村千百年的年味也有些不一样了,让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老村人有了过年的新体验。
打年货 不出门
“滴滴—滴滴—”,腊月二十三,60多岁的张大妈刚刚捧起饭碗,门前汽车喇叭响了,这是告诉她网购的年货送到了。张大妈三步并作两步走,赶忙开门取货。
大妈家买的年货有办年酒的,有拜年的,有孙女、外孙喜欢吃的,有送长辈的,还有过年穿的、用的……大包小包几乎堆了半个客厅。
大妈住在高邮市车逻镇张家庄,这是一个百年老村。自古以来,这儿进城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从村里出来,经过金家桥头,九曜寺,到十里尖,过了黄家渡,才到县城,一来一回有50大几里路,打一趟年货,起早带晚得一天。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里依托灌溉渠修了一条通往县城的砂土路,但不久道路就被压翻了,依然通行不便。
在“四好农村路”建设中,张家庄的砂土路改造成宽阔的水泥路,并且一直通到各家大门口。从此老村人打年货不再犯难了。
正如老村人所言:“一路通,百事顺。” 更省心的事儿还在后头。谁也想不到几年前才时兴的网上购物,居然也在老村风行起来。道路改造升级不久,阿里巴巴淘宝服务站在张家庄开张了,农村物流也延伸到村里。打年货坐在家里点点鼠标就搞定了。
多少年来,过了腊月二十三小年,人们三五一群上城办年货,大人小孩肩挑手提,成为老村年前一景。如今小年过后,网货车穿行老村,汽车马达声、喇叭鸣响声、开门应答声,在老村上空飞扬,成了老村“新年景”。
开轿车拜年
2月17日,农历正月初二,开农机配件厂的高师傅早上起来,吃了碗汤圆,在厂里转了一圈,不慌不忙领着爱人和孩子,开车给老岳父拜年。一路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平时很宽的道路竟变得狭窄起来。
这是汤庄镇汤庄村通往外地的必经之路。这些年来,汤庄的路在变,路上的车也在变,从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小轿车。近年又时兴开车拜年了。20几年前,高师傅还是被人称为“小高”的车工,当年他脚蹬自行车在土路上颠簸,载着新婚妻子赶往岳父家拜年;十几年前,汤庄的土路变身砂石路,“小高”当了车间主任被人们改称为“老高”,这年他买了一辆新摩托车,便开始骑摩托车,给岳父拜年了;后来,高师傅自己办起农机配件厂,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去年买了轿车,今年便沿着新修的汤庄大道,改开轿车拜年了。
汤庄村虽是个老村,但这里的人富有经营头脑,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办有农机配件厂、五金厂,后来厂越办越多,“万元户”也越来越多。“汤庄村20几年前自行车、十几年前摩托车,都是全镇最多的,其中有人也买得起轿车,主要那时道路窄,车子多了后时常堵,开轿车反而没有骑摩托车自在。”高师傅早前虽有买车的想法,但一直未买。
这几年,乡村公路提档升级后,汤庄的路宽了,路畅了,产业越来越兴旺。有买车的能力和意愿,又有畅通无阻的道路,汤庄的轿车出现爆发性增长,去年年底,已有轿车200多辆,平均八九个人就有一辆车,成为一个“轿车村”。
“开车不怕刮风下雨,又快又舒服。往常拜年,少则五六天,多则八九天,如今两三天就够了。”高师傅对开车拜年很得意。很快到了岳父家,这时岳父家门前,包括高师傅的车,岳父儿子、儿媳和外甥、外甥女的车,已停了5辆。为了方便春节期间停车,该村特意将农民体育广场作为临时停车场。
村居涌来城上客
“老头子,快些走吧,不要再呆看了,眼看快要吃中饭了!”吴大妈大声催促老伴杨大爷。
和暖的阳光洒落在路畔池塘上,泛出粼粼波光,几只鸭子在水里嬉戏,忽而钻入水里,忽而浮出水面,远处有人在拉网捕鱼,这是水产养殖户节后第一次捕捞…….杨大爷被这梦里萦回、城上看不到的乡间美景深深迷住了。
杨大爷是上海退休老工人,腊月二十八老俩口从上海回老家过年。老人的老家在高邮市菱塘回族乡清真村,这里三面环湖,土肥水美,风光秀丽,盛产鱼蟹,早在元代,就有回民聚居,被称为“回回湾”。
20多年前,杨大爷曾回过一趟老家过年,那天下着小雨。天没亮,杨大爷从上海做火车到镇江,改乘汽车到扬州,再转车到送桥,公路就到头了,只好在泥泞不堪的土路上跑四五个小时,一大晚才赶到老家。这一路紧紧张张,颠颠簸簸,十分辛苦,此后杨大爷没有再回过老家。
近几年,老家来人说,乡里修了宽阔的水泥路,上扬州、到高邮如同串门,十分便利,约杨大爷无论如何回老家走一走,杨大爷打定主意今年回老家过年。
杨大爷老两口加快脚步,一路走一路看,道路两旁香樟树青翠欲滴,间或夹有初开的春梅,路边伊斯兰风格的回族民居鳞次栉比,菱塘民族文化宫、古清真寺,游人如织,菱塘老街热闹非凡,舞龙的、荡湖船的、挑花担的……,一拨拨,接踵而来,一切那么熟悉又那么新鲜。
杨大爷午饭在镇上“杨记老鹅馆”——如今老村也时兴在饭馆招待客人。“老鹅馆”里早就座无虚席,杨大爷的餐席在年前就预定好了。菜品都是土菜,有炒豌豆——当地称炒安豆,有平平安安之意,炒水芹——寓意节节升高,烧豆腐——寓意陡富,红烧鲢鱼——寓意年年有余……,还有一大盆老鹅汤——这是菱塘一样特色菜,由当地养殖的整鹅熬成。在“老鹅馆”,杨大爷遇到不少熟人,有些是儿时小伙伴,有些和老杨一样是外出闯荡、已在外地成家立业、春节回家过年的。
“过去过年是乡下人往城里赶,如今反而是城里人朝乡下跑。”开“老鹅馆”的老杨是杨大爷的远方亲戚,他高兴地告诉杨大爷,他开的“老鹅馆”生意十分红火,逢年过节更是忙得不可开交,现时的两间门面已完全不适应了,年后打算扩大到三间。
 
 
撰 稿 人:程广德  童跃华              联系电话:0514-84666522
单    位:高邮市公路管理站               手    机:13773445812
联系地址:高邮市文游中路218号           邮    编:225600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邗江公路站:市交通运输局马长辉.. 下一篇扬州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丁泽民 来..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