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 -> 新闻动态

TOP

弘扬革命先烈精神,百年辉煌红色接力——仙女镇三友村把党课搬进烈士后代家中
2021-04-19 15:21:18 来源: 作者: 【
导读: 为教育引导全体村组干部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近日江都区仙女镇三友村全体工作人员来到雨花台九烈士之一刘重明孙女刘月清家中,近距离聆听刘奶奶讲解血雨腥风年代刘重明烈士革命光辉事迹。全体人员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 刘重民生..

为教育引导全体村组干部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近日江都区仙女镇三友村全体工作人员来到雨花台九烈士之一刘重明孙女刘月清家中,近距离聆听刘奶奶讲解血雨腥风年代刘重明烈士革命光辉事迹。全体人员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

刘重民生于1902年,原名刘盛宝,是江都区仙女镇陈行村大刘庄人。在民国十年(1922)秋,考入南京金陵大学。在校期间,他接近进步青年,阅读《共产党宣言》、《帝国主义论》、《资本主义浅说》等书,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此后,刘重民奔赴松江、嘉定、苏州、无锡、镇江、南京、扬州、宜兴、丹阳等地,通过国民党的组织,召开座谈会、各界代表会议和群众大会进行演讲,广泛发动群众积极投入国民会议运动。1925年五卅惨案时是上海工商学联合会负责人之一,1926年1月出席国民党二大,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3月任国民党江苏省秘书长,与中共江苏省党团书记侯绍荣等领导群众同反动派作斗争。刘月清老人讲到刘重明被捕后在狱中坚贞不屈,痛揭蒋介石反革命罪行,惨遭割舌后杀害,遗体被抛入秦淮河中。最后由中央下发文件通知刘重民已牺牲。
 


刘月清,现年85岁,由于车祸的原因落下了一点腿疾,拄着一根拐杖,但是精神矍铄,谈起祖父更是如数家珍。她拿出珍藏的烈士证明书和烈属证,哪年哪月发生的重大事她都能娓娓道来,思路清晰,言语朴实,语气坚定。如今的刘月清,居住在一所老房子里。据了解,老伴去世后,她独自生活,房间里仍然是水泥地,除了一组40多年前的旧家具,没有什么现代化的物品,刘月清几十年如一日,守着清贫,简朴生活。当大家听到她讲述自己三十几年前选择不领取抚恤金的故事时,无一不被她的精神所感动。“1986年,我们拿到烈属证,因为我爷爷的级别比较高,所以当时有一笔巨额抚恤金,作为后人的我呢不想张扬,这是祖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不能随随便便领来自己用,再说国家当时也并不富裕,所以我决定不领取。要说现在的话,比我们更需要帮助的情况还很多。”老人说,“日子只要能过下去,就绝不给政府添任何麻烦。”对于那笔未领取的抚恤金,老人家还谈了几点想法,一是帮助贫困的学生继续读书,让他们能顺利毕业以后多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二是帮助确实有困难的人适当改善生活,让他们在深陷困难时有人帮。三是用于帮助一些残障人士,让他们感受到温暖。老人家一心为国家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德,对她的子子孙孙也同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三友村一行人正在聆听刘月清老人讲述她祖父的革命事迹

 

拜别前,刘月清老人主动和大家照了张集体照,还细心地留下了我们的联系方式,并再三叮嘱我们这些作为刘重民烈士的家乡人,一定维护好刘重民烈士的墓碑。当听到三友村党总支副书记田圣忠同志连声表示应允时,老人家也感动了,连拐杖都没来得及拿,一个疾步起身瘸着腿走着目送我们离开,一如她充满热情地迎我们进门的时候一样。
 


通过此次拜访,大家不仅仅看到了一位具有崇高精神的烈士的后人,更加看到了烈士的好风骨和好家风的代代相传。正如老人家屋中墙上悬挂的挂历上写的:“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褪色。”
 


▲ 刘月清老人家中墙壁上悬挂着社区敬赠的一份红色挂历

▲ 刘月清老人向大家展示一家人的相册,讲述刘重民烈士短暂而辉煌的革命事迹

▲ 刘月清老人简单整洁的卧室
 

来源 | 仙女镇三友村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市区域联动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下一篇桥下空间当“养殖场” 高邮公路坚..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