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城扬州网 -> 扬州榜 -> 原创

TOP

在报社工作过14年的扬州老报人告诉你,认真之后……
2018-12-19 15:56:00 来源:壹周看 作者:鱼子 【
导读:这些年来,他一直关注着报社的旧日同事们。


那时候我在博客扬州网站,他在编辑部,我来报社第二年,他便离开了报社,几乎没有太多交往。
面对我这个陌生号码,他在我自报家门之后,离开广电报已经11年的钱爱民,在电话里居然能很准确地说出我最近写过哪些稿件,采访过哪些人。
这些年来,他一直关注着报社的旧日同事们。
 
三年前,钱爱民退休了。他现在文博办。见到他时,他拿出厚厚的一叠报纸和装订好的版面,“我那时候编辑校对过的版面,都装订成册了。”
钱爱民说,他当时主要负责副刊编辑,每个月会定期给副刊上的作者开稿费,装订成册之后,可以方便地在版面上记下哪些作者的稿费已经开过,有没有将稿费和报纸送过去。老一辈报人身上的认真与严谨在他身上一览无余。
他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1984年,钱爱民考入扬州广电总台。1986年10月,汪曾祺一行应江苏文艺出版社之邀在扬州召开座谈会,对扬州的青年作家影响至深,钱爱民便是其中一位。他至今还保留着与汪曾祺等人的合影。(第一排右起叶兆言、许少飞、丁家桐、叶至诚、黄裳、汪曾祺、林斤澜夫妇、章品镇。后排右起第七人为钱爱民)
1994年,钱爱民进入扬州广电报社,进行新闻采编的工作。进入报社的第二年,他成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2000年,在广电报当记者时外出参观学习
2003年广电报800期“特刊”的报纸上,登了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的所有稿件,当时钱爱民有21篇。
对待工作与采访,钱爱民很认真。
 
2003年,茉莉花被定为扬州市歌。而这个构想,最先就是由《扬州广播电视报》提出来的。
2002年4月1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省委统战部干部、评论家吴跃农撰写的《茉莉花香飘四海》,详细地介绍了扬州民歌《茉莉花》是怎样发掘、整理出来,又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文章引起了扬州同城媒体的关注。作为一份周报,广电报在深度上做文章。钱爱民负责这一工作。
他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在花卉书中翻找“茉莉花”条目,了解该花的形状、颜色、特性等;他上网查询民歌资料,知道了《茉莉花》枝叶繁茂,版本众多;他走访民俗专家和音乐工作者,弄清了《茉莉花》传唱300余年的大致经过;他还跟一些老人拉家常,收集了许多相关素材……
 
2002年6月6日,钱爱民所写的《“三福临身”说“茉莉”》,文章从烟花三月下扬州说起,追溯了扬州人偏爱《茉莉花》的缘由,以及《茉莉花》在很多国际场合奏响的事实,提出了扬州人应该如何打造《茉莉花》品牌的思考。
 
文章发表后,许多读者打来电话,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当时的市人大负责人也写来相关专稿。
 
根据读者的反馈,钱爱民又写了一篇评论《打造<茉莉花>品牌》,提出了将《茉莉花》作为市歌的想法。
这篇评论还获得2002年度全国城市广电报优秀稿件评选三等奖。
2003年3月21日,在扬州市第五届人大常委会一次会议上,《茉莉花》被定为市歌。这个由《扬州广播电视报》率先提出来的构想,终于变成了“飘香”的现实。
 
对待读者的稿件,他很认真。每次不但上门取稿件,还在取稿时,将读者对作者文章的感想一一转述。
 
扬州文化学者韦明铧老师近期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我的瘦西湖研究要感谢《扬州广播电视报》编辑钱爱民先生。因他约我在报上写稿,我就和女儿艾佳开了专栏《细读瘦西湖》。那时没有电脑,每周一篇稿子,都有劳钱先生按时来治淮新村取稿。稿子连载了很长时间,后来在文联杜主席的建议下,编成《瘦西湖》一书。”
韦明铧表示,他关于扬州园林的书,第一要数《瘦西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初版,当月重印。两年后又出过一本《瘦西湖》精华本,古吴轩出版社2004年出版。
 
因为钱爱民的认真与执着,从他负责的副刊版面开专栏而出书的人不止一个。
 
2002年,扬州文化名人马家鼎受邀,在钱爱民编辑的《扬州广播电视报》副刊“文昌阁”开设了“名人与扬州”的专栏。2006年,马家鼎出版了《名人与扬州》一书,他写信给钱爱民致谢:首先是让我能够在广电报发表了文章,听到了读者的反馈,也才促成我下定决心出这本书。
在别人创作的同时,钱爱民也不甘落后。2006年他出版了《钱爱民小说集》,2015年又出版了《钱爱民哲理诗集》。他的名字作为辞条,还被收入了《中国小说家大辞典》。在时间的长河里,唯有文字是最恒久的存在。
钱爱民插队耙过田,参军扛过枪,1976年入伍,当过副班长、文书,立过三等功。进厂做过工,出过书,做过编导,当过编辑和记者。
如今,钱爱民在扬州文博界颇有名气。
 
近年来,他创作的歌词《歌咏文博扬州》及其音乐视频在扬州主要文博场馆循环播放,广受游客好评。
 
这个月初,钱爱民参与编辑的《零距离接触扬州非遗》付印,计20余万字。从2013年的第一本《倾听历史的回响》到《零距离接触扬州非遗》,连续出了6本。
 
他创作的歌词《月照扬州》及其音乐视频获得2018年扬州市文艺创作扶持基金奖,在朋友圈里也传播颇广。
 
这位在报社工作过14年的老报人告诉你
所有的认真
必然有回响
 
一路同行
本期编辑:鱼子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扬州市残联通报2018年民生幸福工.. 下一篇我有个男同事叫大妈,你没猜错!..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