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城扬州网 -> 扬州榜 -> 原创

TOP

当你抱怨生活艰难时,他们正默默地在扬州街头努力生活
2019-01-03 15:14:40 来源:壹周看 作者:鱼子 【
导读: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当在抱怨生活艰难时,他们正默默地努力生活

电影《天气预报员》里有一句台词:你知不知道,难做的事和应该做的事,往往是同一件事? 凡是有意义的事都不会容易。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但我们在抱怨生活艰难时他们正默默地努力生活 
01 
  他叫董在康,今年48岁,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靠在扬州上门洗车讨生活。
 
 
  在扬州西区的各个小区门口,经常能看到一个黑瘦的男子,骑着黄色的电动车在徘徊。是扬州唯一经营上门洗车业务的人。每次洗车收20元。
  董在康家兄弟姐妹5个人,他排行第四。20年前,他的母亲因病去世了,父亲得了癌症。为了不给家人增添负担,他决定出去打工,自己挣钱给父亲治病。
  董在康每天都奔波在路上,大多数时间,他都在等待。有时候一天也接不到一单。
  董在康说,我一个人,一辆车,看到别人的车被我洗的干干净净,就特别开心。 
02 
  她叫梁克梅,50多岁,下岗后,靠两根绳子,在十几层甚至几十层的大楼外擦玻璃,照顾植物人丈夫,抚养正在上学的女儿。 
  50多岁的女人,靠一根保险绳和一根作业绳,把自己悬挂在大楼外,缓缓下滑,清洗楼层的玻璃和外墙。
  1998年,她与丈夫同时成为了下岗工人,靠打零工生活。一个偶然的机会,她通过培训,成为了“蜘蛛人”。
  遇到没有电梯的楼层,她需要扛着几十斤的安全绳从楼梯爬上去。
   2012年,梁克梅的丈夫突发脑溢血,住进了医院。医院连发3张病危通知单,有人劝梁克梅放弃,但她坚持,就算倾家荡产也要把丈夫抢救回来。虽然他的丈夫抢救过来了,但却成为了植物人。
  梁克梅说,第一次吊在十几层高的楼上,我不敢往下看,每次看下去,都会浑身发抖。但为了丈夫和孩子,一切还要继续。
 03
 他叫杨如兴,今年61岁,是一名独臂老人,也是一名环卫工人。
 
  每天凌晨3点多,他都会出现在蜀冈西峰附近,无论大风大雨还是冰天雪地。他推着车走走停停,用半截右臂夹着大扫帚,费劲地扫路上的垃圾,已坚持了4年。每天几个小时扫下来,残缺胳膊都会磨得通红。
 他说,做环卫工很辛苦,但他觉得这样比什么事都不做要好。
 04
  他叫严家生,今年48岁,住在文昌花园,从小听力残疾。但却能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自学英语。
  他到现在也没有弄清楚,自己听力为什么会这样。是妈妈怀他时吃药所致,还是自己小时候治拉肚子的药吃多了。
  这个缺陷带给他的,是耳朵嗡嗡作响,只有别人很大声,才能听得清。他无法让所有人对自己大声说话,只有靠自己努力去适应环境。20岁,他进入一家化肥厂做一线工人。40岁那年,儿子出生后不久,因企业改制而内退回家。
  他当时也不甘心,边工作边复习参加成人高考,考取了当时扬州商学院夜校财会专业。学校的英语课,他跟不上节奏,就换个了学法:读各种英文童话故事、小说,想办法看懂书上的人和事。他沉浸在英文童话故事、小说构建的另一个世界里。
  严家生悟出了一个道理:生活像大海,涓涓细流汇集而成。自己的心态好,好比涓涓细流通畅了,生活自然也就好了。 
05
   他叫孟霁鑫,今年34岁,是一名外卖小哥。他15岁丧母,妻子因妊娠性高血压成为植物人,父亲因糖尿病导致的并发症,需要一大笔钱手术,他靠送外卖支付父亲的医疗费,以及维持生活。
  小孟的父亲住院期间,为了节省费用,主动提出将病床挪到走廊上来,也是因为他的父亲闻到自己未能及时手术的脚发出的异味,他不愿影响同病房的人。好在这座城市里有大爱,小孟的父亲得以成功手术。
  如今,在这寒冷的冬天,小孟依旧奔波在送外卖的路上。
  他说,相信会通过自己的努力,生活会一点点好起来。 
06
  文峰路的老郁与申阿姨,夫妻俩都是残疾人。过去很多年,他们相互依靠,经营一个宰杀活禽摊。她是他的耳朵,他是她的双手。 
  他们的老家在离扬州100多公里的姜堰乡下。老郁凌晨两点多起床去批发活禽,忙到街上的人都吃过晚饭才收摊回家,多年来的劳作还让他患上了痛风;申阿姨每天往返11公里接送女儿上下学,其余时间和老郁一起摆摊。
  他们说,“再坚持五六年,到女儿大学毕业就不用再辛苦了。”
07
  他叫仇庆芳,今年79岁,还在扬州国庆路上的紫罗兰工作。 
  一年中365天,有362天,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手上拎着一个装着搪瓷缸的袋子,步履蹒跚地从国庆路走到广陵路,等最后一班2路车回家。
  十多年前,他老伴中风去世,唯一的儿子出车祸,落下终生残疾,无法工作。从此,他再没有卸下肩上的担子。
  在店里工作,按照提成算收入,帮人理一次头发,会有几元钱的提成。一点一点积累着。他是国内为数极少获得中国美容美发协会颁发的终生贡献奖的人。
  有人多年的老顾客到店里来看看,他还是不是还在这里工作。
  他说,“留在这里,一半是因为在这里工作了快60年,不舍;一半是因为生活。”
08
 他叫徐安祖,今年76岁,在东区食为天门口摆摊卖一种传统小吃:嗒嗒糍。
  这位七旬老人的孙子出生18天时,26岁的儿媳妇因为生育时落下的病根,不幸去世;
  孙子14岁时,老人的儿子因为对妻子思念成疾,也离开了这个世界;
  那以后不久,老人的老伴受不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撒手人寰。
  老人忍着丧子丧妻之痛,靠卖扬州的一种特色小吃“嗒嗒糍”,抚养孙子长大成人。懂事的孙子很努力,考上了大学。
  他说,反正现在还摆得动摊子,每天无论挣几块钱,都是收入。我想趁还做得动,再摆摆摊子。
09
  他叫王安春,今年74岁。他在珍园的桥头卖自己雕的核雕。
 
 67岁那一年,是他在这里摆摊的第9年,他通过卖核雕,在扬州买了一套房。
 王安春是高邮临泽人。
 一个吃完就被扔掉的果核,一把每家都有的剪刀,加上锉刀、小锯子以及一个砂盘,他用双手,赋予它们生命力。
 早些年才到扬州,他一家人租住在桑园北村,他卖过蔬菜,骑三轮车大街小巷地收过垃圾。
 他年轻的时候,吃完一个大水蜜桃,用里面的核雕刻出核舟,就是上学时学过的《核舟记》里一样的,亭台楼阁样样齐全,里面的人还有表情。在家放了二三十年,前些年,有个新加坡人买去了,8000元。
  王安春双眼炯炯有神,他说,“天下不会自己掉钱下来,有些人总想一夜暴富,怎么可能?”
 10
  大家都叫他“光光”。在东关街捏泥人。因为是一名无汗症患者,光光从出生开始就经历了很多磨难,求医问药又给他新增了哮喘病。 
  光光年少时喜欢捏橡皮泥,后来学做泥塑。他尝试过给人家“看大门”,但身体吃不消夜班,坚持了两三年最终还是放弃了。
  后来,他将自己的爱好作为谋生的方式。
  捏泥人以后,他的视力逐渐下降,手中的竹签时常戳到手指,但他仍很在意细节的刻画。
  疾病都没能阻挡他成为省市残运会上的短跑冠军。有姑娘被他感动,嫁给了他。如今,他们的孩子都上学了。
  他说,泥塑适合他,加上低保能勉强养家,一定要好好做。
  光光不知道疾病还会给未来的自己带来什么,但他珍惜当下。他说,“重要的是像现在一样安稳地过好每一天。”
   生活很难但我们愿意走下去
Tags:扬州 生活 街头 原创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权健的套路有多深?扬州多名经销.. 下一篇文化 | 因借无由 触情俱是——王..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