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企】 -> 新闻动态

TOP

化解涉土信访 创新用地服务
2019-01-07 16:53:05 来源: 作者: 【
导读:“知其事而不度其时则败。”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转型期,中央政府不断加大对“三农”问题的建设投入,农村的公路、水利、文化休闲等基础设施建设在逐渐完善,农村土地也在合理的流转当中,城镇化的步伐在加快迈进,但是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困难..

“知其事而不度其时则败。”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转型期,中央政府不断加大对“三农”问题的建设投入,农村的公路、水利、文化休闲等基础设施建设在逐渐完善,农村土地也在合理的流转当中,城镇化的步伐在加快迈进,但是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困难隐患重重的挑战局面。由此而来的涉土信访问题也随之不断出现,而且总量还呈逐年上升趋势,如何及时的化解信访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同时也是我们乡镇政府由职能管理型向百姓服务型转变的一项抹不去的考验。对此,我镇党委、政府在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学习、探讨、反思中,创新性的采取一些积极措施,也取得了满意的成效。

一、分析原因,了解需求。

1.土地违法案件增多,群众维权意识增强。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不断重视“三农”问题,在发出重农强农的信号时,不断的城镇化建设也加大了对粮食供应的压力,因此国家通过电视、新闻、报纸等媒体平台大力宣传保护耕地的重要性。我国人口众多,在实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严守18亿耕地安全红线,确保耕地数量基本稳定,必须积极防范改革风险,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这就要求政府必须规范农村土地整理问题,保证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化解供地矛盾,严厉查处和打击未批先占、违法乱建等土地违法案件。在此过程中,土地管理问题成为了群众眼中的热门话题,同时随着普法教育的深入开展,群众的法制观念增强,善于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导致涉土信访量的增加。

2.土地征收补偿不一,工作人员讲解缺失。在城镇化建设当中,土地征收问题是一个“老大难”问题,针对征收的土地性质以及部门的不同,群众会有不同的补偿标准,例如农村的耕地、设施农用地、宅基地以及乡镇挂牌出让土地、政府征收使用还是企业投资用地等。但是,土地是百姓的生命,在牵扯到自身利益的时候,肯定会有很大的心理不平衡,如果国家政策宣传不到位、工作人员讲解不透彻、赔偿明细不公开,群众心理会产生很大的落差,进而就有可能通过不断上访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诉求,就会出现越级上访、重复上访、集体上访、进省进京上访事情,影响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

3.干部群众矛盾对立,专人组织操纵信访。基层工作人员对国家的一些土地政策和信访条例存在不重视、意识淡薄的现象,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对一些政务和财务不公开、不解释,只管接待好上级领导,不重视、兑现群众询问需求,严重脱离人民群众,甚至出现私卖土地、贪污腐化等现象,激化政府与群众之间的矛盾。同时,还存在一些专业上访户,为了达到自己的一些金钱和其他方面的目的,鼓动百姓集资上访,在上访过程中,胡搅蛮缠、影响公共秩序和抹黑当地政府形象,甚至要挟地方政府报销吃喝玩乐等费用。这些人在尝到上访甜头之后,还会在节日、干部选举、国家重大会议等重要时刻去省城、北京重复上访,制造群体性事件,对社会危害性非常大。

二、制定措施,化解矛盾。

1.做好土地相关法规政策宣传,继续抓好《信访条例》贯彻落实。坚持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严。工作人员一定要在领会中央土地政策精神和吃透《信访条例》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土地法律法规的宣传,比如可以联系国土部门撰写符合本乡镇土地问题的一些针对性案例,以小册子或宣传单的方式定期散发到每个村级区域,让百姓了解到土地保护、征收、办证等具体政策,同时,注明咨询、举报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增强群众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的能力,积极引导和保护正常的信访方式。

2.构建信访工作领导负责制度,提高基层接待人员业务素质。积极健全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对涉土信访问题的处理,全面推进信访工作的组织领导。由于涉土信访特点的客观性,小组成员中要有国土、村建、水利、公安等部门的领导,必要时候可以联合调查、执法。工作小组要定期和不定期召开信访会议,研究当前存在疑难的信访案件,对过往的案件要坚持“回头看”,总结经验和规律,制定相应的备案措施,特别是对情况紧急、可能造成较大影响的突发性群体上访或越级上访事件,一定要提前准备好紧急预案,进行超前、及时、到位的介入,把矛盾化解在可控范围。对于一线的接待人员,要时常开展业务培训,学习他人在信访接待工作中好的做法,注意窗口单位的接待礼仪,热情服务、耐心听取、细心指导、尽心调处,做好每个信访接待的台账记录和办结工作。

3.调查信访案件反应涉土问题,社会共治合力平息上访。乡镇各巡查部门要坚持定期巡查工作,对信访问题要第一时间深入调查,带着足够的诚意和耐心和信访当事人进行沟通交流,明白其合理诉求,同时,通过村委会、其他更多群众等多方了解土地违法案件的性质,掌握更多细节,寻找解决信访问题的突破口,力求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解决得好,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的原则,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做到及时发现苗头,及时采取措施化解矛盾,将越级上访、集体上访解决在萌芽状态。在解决信访的问题上,要建立和完善“畅通、有序、务实、高效”的信访工作新秩序,在解决新问题上有新对策,在实践中创新解决方式,对于疑难点可以采取群众听证制度,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公开土地违法案件行为,透明政府工作流程,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工作人员要学会站在信访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待群众诉求,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整合一些威信高的老党员、老干部、老调解员和热心群众,利用民间多元化的影响力来解决涉土纠纷,达到平息信访的目的。

“人视水见行,视民知治不。”是否让人民满意,能否做到让人民满意,是检验我们政府好与不好、是不是人民政府的重要标准。涉土信访问题关系着民生,是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对待涉土信访问题,我镇党委、政府一直秉承着“百姓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勇于担当责任主体,严格规范用地秩序,创新优良的用地环境,畅通正常信访渠道,大力倡导“马上就办”精神,做好人民群众的“点菜”服务。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家风正是福祉 下一篇读一本好书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