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企】 -> 新闻动态

TOP

敬耕课堂 一秋共享 ——2018邗江区新教育实验“构筑理想课堂”暨“敬一之秋”院校合 ...
2019-01-07 17:01:48 来源: 作者: 【
导读:11月27日,邗江区新教育实验“构筑理想课堂”暨“敬一之秋”院校合作展示活动,在扬大教科院附属杨庙小学隆重举行。扬州大学教科院院长陈秋苹、邗江教育局局长何云峰、扬大教科院附属杨庙小学校长李吉银分别为本次活动开幕式致辞。本次活动围绕“敬耕课堂,一秋共享..

1127日,邗江区新教育实验“构筑理想课堂”暨“敬一之秋”院校合作展示活动,在扬大教科院附属杨庙小学隆重举行。扬州大学教科院院长陈秋苹、邗江教育局局长何云峰、扬大教科院附属杨庙小学校长李吉银分别为本次活动开幕式致辞。

本次活动围绕“敬耕课堂,一秋共享”主题,借助院校合作平台,立足学校内涵发展,聚焦理想课堂,通过名师引领、沙龙研讨、专家讲座、成长学院等板块,从理论到实践,多方面、多层次地探寻“理想课堂的模样”。

上午举行的“敬一·名师课堂”,展现了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的课堂教学。国家级骨干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潘文彬校长带来的五年级语文课《清平乐  村居》,以文本为例让学生感知词的特点,并通过明其意、想其画、知其人、悟其情四个环节,带领学生走近诗词,感受词义、体悟词情,并初步了解词的学习方法。江苏省特级教师、海门市能仁小学杨惠娟校长执教的一节数学课《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从生活入手,为学生创建研究性学习平台,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边动手、边思考,关注学生知识习得的过程及数学思维的发展。两位特级教师的课堂内容充实,将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产生深度共鸣,令听课教师们受益匪浅。

“敬一教学论坛”围绕“构筑理想课堂”主题,由邗江教育局教研室张建军老师主持,扬州大学潘洪建教授、蔡澄教授,特级教师潘文彬校长、杨惠娟校长,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从不同角度共话“理想课堂的模样”。

 “走近名家”活动在老师们声情并茂的朗诵中拉开序幕。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研究院副院长刘大伟教授给大家带来了题为《立德树人:学陶行知,做“四有”教师---学习陶行知的当代价值》的专题讲座。他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乐于奉献的伟大情操、炽烈真诚的教育激情、不屈不饶的刚毅品质、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开拓求新的创造精神等方面,全景式再现了陶行知先生的一生,这种融陶行知先生高尚品质和伟大的人格魅力于一体的精神大餐,使与会者的心灵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了震撼。

下午的“敬一·成长学院”活动分为两个板块。根据老师们事先的报名,学校分五个项目把扬大教科院的专家与附小的老师进行了结对,随后还进行了沙龙研讨。学历提升项目,王聪颖博士为年轻老师们梳理了研究生报考的程序和需要得到的帮助;心理健康教育与校本课程研发项目,吕行和栾慧敏教授就学校心理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拟出了对策;留守儿童的精准帮扶项目,蔡澄、葛春教授结合学校留守儿童的情况,指导老师们确定了研究课题《流动儿童学习习惯养成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并初步商定了实施方案;语文读写与学习心理项目,王映学教授与张华博士从课题的遴选和论文的撰写两个方面,对老师们进行了专业化指导;数学智慧与学习心理项目,为数学老师们推荐了数学教学专著,并为下一阶段课堂打磨确立了目标。“敬一”成长学院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明确了课堂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合作的内容和目标,进一步深化了院校合作办学机制,助力附属杨庙小学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当前,邗江教育围绕“幸福教育”的理念,积极推进“新教育实验”和“新家庭教育实验”,着力提升教育内涵品质。“构建理想课堂”是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之一,是推进课程改革、培育核心素养、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扬大教科院附属杨庙小学通过“敬耕课堂、一秋共享”主题活动,追寻理想课堂的模样,挖掘理想课堂的内涵,探索新时代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方法与路径,展现了院校合作以来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教育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对区域理想课堂的构建起到了示范和带动的作用。

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研究院副院长刘大伟、扬大教科院部分教授和研究生、邗江区近三年工作的新教师、邗江区第二共同体的教师代表、扬大教科院附小家委会成员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杨庙小学  杨雪)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宝应:331省道路基防护工程圆满完.. 下一篇特级名师进课堂 描绘理想课堂的模..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