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企】 -> 新闻动态

TOP

既要做好“减法”,也要做好“加法” ——甘泉中学“双减”之路的探索
2021-12-22 18:23:04 来源: 作者: 【
导读: 既要做好“减法”,也要做好“加法” ——甘泉中学“双减”之路的探索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表面上减的是..

既要做好“减法”,要做好“加法”

——甘泉中学“双减”之路的探索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表面上减的是学生的课业负担,实际也在推动人们的观念转变,要求学校和家长解放思想,学校教育和管理要守正创新,真正回归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不管是什么教育,都应该回归这个初心。然而,高度内卷化的课外培训,以提分为导向,扭曲了教育的初心。好在,“双减政策”及时出台,改变了“培训军备竞赛”的现状,减轻了学生负担,减缓了家长焦虑,也让教育回归育人的初心。

在落实“双减”中,甘泉中学提出了“三减三增”方针。所谓“三减三增”,是减作业、减无效讲授、减考试,增责任、增教研、增活动。双减”减的是孩子学习负担、家长升学焦虑,加的是老师肩上责任、学校教学质量,如此,在做好“减法”的同时,也要做好“加法”,坚持两手抓,有“减”有“加”,才能达到政策目的,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也让孩子更快更好地成长。让孩子学习有劲、学业有成。

在认真领会双减精神的前提下,甘泉中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既做减法,也做加法减法、加法双管齐下,以达到“减负提质”的最终目标。

做好减法,主要在三个方面

一、规范作业,切实减负

学校要求教师,将作业研究作为备课的重要环节,树立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一体化的理念。制定了《作业管理细则》《作业管理实施方案》《作业公示制度》《作业质量定期评价制度》一系列规范,提出作业具体要求。


 一是统筹作业布置,书面作业完成时间
累计不超过90分钟,七八年级在校完成作业,九年级带少量作业回家。

二是科学设计,开启“基础+弹性”作业模式。基础性作业,重在基础学习和习惯的养成与落实,“弹性作业”为分层作业,重视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以综合性、实践性、拓展性作业为主,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灵活要求,供学生自主选择。

三是全面加强作业监管力度。为切实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由中层主任和学科组长把关,结合备课和课时教学计划,研讨制定作业布置内容、形式、作业量等,及时在班级和年级组公示,并对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进行调研、检查、抽查,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二、优化考试,减轻负担

全面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

    一是压减考试次数。学校从不同学科的实际出发,根据区局安排组织一次期中考试。学校和班级不组织周考、月考、单元考试等其他各类考试。年级为适应学生毕业和升学需要,可在下学期正常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后,在总复习阶段组织1—2次模拟考试,坚决禁止抢赶教学进度、提前结课备考的情况发生


二是
提高命题质量。学校教科研利用暑期集中培训,教育平台的线上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命题水平。命题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注重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型、探究性试题比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不出偏题怪题,减少机械记忆性试题。防止试题难度过大,以减轻学生压力和负担。

三是合理运用考试结果

   学校要求期中期末考试实行等级评价。考试结果不得排名、不得公布,可以适当方式告知学生和家长。教师要运用考试结果精准分析学情教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帮扶辅导,科学研判教学工作的重点难点,切实改进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校要加强对考试结果的整体分析,对教学质量作出科学判断,针对性地加强教师教学指导和培训。

三、重构课堂以减促升

课堂提质,是“双减”落地的最优解。实行“3015”课堂教学模式,减少课堂的无效讲解,删减不必要、重复内容,避免苍白说教,改变教师“独角戏”课堂样态,将节省的时间还给学生,提升课堂的质量。同时调整课堂教学结构和评价视角,促使教师不断思考,激发教师教学智慧。

做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责任意识,优化师德师风


  作为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的“主心骨”,“双减”难免会增加教师的工作任务、在校时长。这就需要老师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让学生留在学校“学足学好”。这既是化解教育焦虑的硬招实招,也是“双减”落地的关键之举。

“双减”政策之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尤为重要。甘泉中学通过“我是党课主讲人”党史宣讲、“百年党史”知识竞赛等举措,进一步加强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科技创新文化作为师德涵养的切入点,结合校训“道德仁艺”,开展汉文化养德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守好课堂主阵地,提升优质高效课堂。

二、教研力度,提升教研质量

学校把“提升课堂45分钟质量”作为落实“双减”主阵地,通过集体备课、推门课、分层教研、专家指导等工作形式提升教师理解教材、调控课堂教学、作业设计的能力为更好地落实“双减”,特别是学生减轻作业负担这一硬骨头,学校将课堂和课后作业设计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的重点工作。作了以下尝试。

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市区级名师利用集体备课时间,以案例的方式进行单元教学设计下的有效课堂的引领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下的教材解读活动。

形成团队教研合力。语数英学科各选一个年级为代表进行“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最终形成实践成果面向全校进行汇报展示。

通过分层教研,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的方式力争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强化课程的实施力度,切实提升常规教学质量。

三、加学生活动,全面提升素质

为了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体育类: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艺术类:书法、国画、剪纸、合唱等;其他类:经典诵读、电影欣赏等十多种学生喜欢的特色课程,助力学生特长发展,全面发展。 


利用国旗下讲话,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利用大课间,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利用体育课,组织学生足球比赛;利用元旦汇演,展示学生艺术才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静待花开”的艺术,需要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随着“双减”靴子落地,今后趋势一定是给孩子书包“减重”,给家庭支出“减压”,教育将回归“立德树人”的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诗人叶芝说:“教育是点燃一把火,而不是注满一桶水。”

“双减”之路,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如果,“加法”,“减法”同步做,一起做,科学的做,长久的做,相信“减负提质”的目标离教育不会太远。可以预计,随着“双减”的大力推行,被点燃的素质教育火把,将越来越多,最终造炬成阳,发出璀璨光芒。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甘泉中学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做“四.. 下一篇仪征市人民医院组织党员赴红色教..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