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治国理政进行时 -> 新实践

TOP

扬帆网评
来源:
【治国理政新实践 江苏篇】让“文化自信”深入人心
作者: 庞丹阳
热度: 88
文化扬州,书香致远,第六届江苏书展刚刚在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圆满落幕,5天书展创造了造访者28.1万人次和总销售额2084.8万元的奇迹,成为扬州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最大盛事。 书展落幕,余温犹在,也带来更多的思考与追问。近年来,传统书店之殇的消息不绝于耳,..

    文化扬州,书香致远,第六届江苏书展刚刚在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圆满落幕,5天书展创造了造访者28.1万人次和总销售额2084.8万元的奇迹,成为扬州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最大盛事。
    书展落幕,余温犹在,也带来更多的思考与追问。近年来,传统书店之殇的消息不绝于耳,数字阅读的迅速崛起深刻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和习惯,也引发了读书深与浅、数量与质量、系统化与碎片化等的思考与碰撞。在社会深刻变革、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书香扬州”何以“独树一帜”?我们的文化自信在哪里?城市的“文化灯塔”在何方?或许,在书展上,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里,在扬州人自信的笑容中可以找到答案。
    书香有几分?远道而来的书商们给出了最高分。5天,总销售额2千多万元,这一本本书的背后支撑是扬州人的阅读习惯、文化内涵。扬州人爱读书,爱买书,爱藏书,书展的成功举办就是最好的证明。在这里,书商获利,作家闻名,五天里,包括曹文轩、范小青在内的多位知名作家作客扬州,品读古城文化魅力。书香让扬州与出版业牵手,与文豪大儒牵手,知识的融汇丰满城市灵魂,滋润城市灵性。
    书香有几瓣?24小时书房“点亮”城市软实力。近年来,扬州在大力推进各级各类图书馆、实体书店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城市书房体系建设,舍得把城市最繁华、最漂亮、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拿来建设城市书房,24小时免费开放,从东关街街南书屋、开发区维扬路、市文化馆,再到虹桥坊,五家24小时城市书房相继开放,温和的灯光浸润着油墨书香,24小时“不打烊”的图书馆成为扬城的“精神地标”。除了城市书房体系外,在扬州,每年4月23号的读书日都会成为一个全城人的节日,统计数据显示,扬州城在淘宝网“全国最爱买书的城市”中连续三年蝉联第二名。
    书香有几缕?扬州人一以贯之的文脉传承是最好的答案。第六届江苏书展的重头戏之一——《守望与担当——扬州文化名人访谈录》中,扬州广电传媒集团通过DVD合集收录了30位当代扬州文化名人的访谈文字、音频和视频,堪称一部当代扬州文化名人的口述史。专业的记者和编辑团队,剪辑出最精华的部分进行再创作,不少文化名人也倾力相助。当文化名家和大师们用守望的姿态、担当的精神传承下宝贵财富,我们发现,只有不断地回望与记录,才不会因为走的太快而忘记走过的路。
    “如果有天堂,那应是图书馆的模样”,相信博尔赫斯的这句名言,就是对扬州人“独树一帜”的文化自信最好的注解。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因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对扬州这座城市而言,这种文化自信源自于2500年丰厚的文化底蕴,也根植于既重历史传承又重当代弘扬的文化自觉。因为我们深知,“扬州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可以没有文化。阅读是扬州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原动力。”在全社会提倡全民阅读的背景下,愿人人因读书而精彩,名城因书香更美丽。
Tags: 责任编辑:苹果AA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治国理政新实践 江苏篇】痛点成.. 下一篇【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