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治国理政进行时 -> 新实践

TOP

【约在江苏】 江苏品牌记忆:千秋粉黛·谢馥春
2017-05-18 15:43:56 来源: 作者: 【
导读: 扬州“中华老字号”企业谢馥春的新址名为“馥园”,古色古香,传承着“天下香粉,莫如扬州”的百年美誉。 中国古代女子将化妆称作“面饰”。早在汉唐时期,扬州已是中国香粉业的生产和市场重心。清道光年间(1830年),&..

    扬州“中华老字号”企业谢馥春的新址名为“馥园”,古色古香,传承着“天下香粉,莫如扬州”的百年美誉。
 
中国古代女子将化妆称作“面饰”。早在汉唐时期,扬州已是中国香粉业的生产和市场重心。清道光年间(1830年),“谢馥春”香粉铺在江苏扬州起家,主营香粉、头油等。创始人谢宏业因“谢”在汉语中有凋敝之意,便以“馥春”缀后,赋予欣欣向荣的寄望。当时,女性尤以敷香粉为美,以用谢馥春香粉为荣。
 
    这种风潮沿袭甚久。直到20世纪,鸭蛋粉还是张爱玲小说里娉婷袅娜的女性意象表征。到今天,坊间还流传着梅兰芳先生曾因没有谢馥春鸭蛋粉,而不肯上台表演的故事。
   谢馥春在1956年由扬州市人民委员会批准,与扬州同业公会全部15家香粉业企业整合而成为公私合营企业,一直发展到如今的“中华老字号”的国有控股企业,所以,人们现在看到的“谢馥春”品牌,其实是扬州传统香粉业的集成。
    跨越三个世纪的谢馥春,曾于1915年捧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银奖,在国妆界一时风头无两;也曾在中国的国际化进程中艰难改制,渡过了转型阵痛。
    2000年左右,外来企业攻势强劲,国内日化企业发展迅猛,市场竞争空前激烈,陈旧的生产模式和经营理念让谢馥春难以为继,老字号内忧外患,企业不得不谋求转型。阵痛中,谢馥春通过深度挖掘历史、文化信息,对“谢馥春”品牌进行解码重构,最终确立了“东方化、天然化、人本化”的品牌内涵。以创新为抓手的同时,注重文化经营,这是“谢馥春人”达成的共识。
 

    2005年,谢馥春二次创业。经历了两年生产准备期,于2007年重新投入生产。
功夫不负有心人。“鲜花熏染、冰麝定香”等制造鸭蛋粉的传统生产工艺得到复原,并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次,谢馥春走差异化的产品定位,从现有日化产品中另辟蹊径。一方面继承国妆衣钵,沿用天然原料,并在包装、器形上以古典制式,结合扬州漆器、玉器等江苏元素,融入中国青花瓷、传统刺绣等文化基因;另一方面,大力引进青年人才,在古法匠艺中植入现代化生产技术,让产品立足于民族文化的底色,又跟得上当代快速升级的消费需求。
 
     一瓶10毫升的胭脂水售价45元,漆器盒装鸭蛋粉售价198元,一枚口脂(口红)不过百元……老字号企业有它灵活变通的部分,也固守它一贯的原则。千秋粉黛谢馥春,愿承百年之余绪,传古来之神韵。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长江瓜.. 下一篇【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扬州城..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