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治国理政进行时 -> 新实践

TOP

【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扬州医改:精准施策 稳步推进 控减费用 共享红利
2017-05-18 15:48:42 来源: 作者: 【
导读: 医疗体制改革事关民生大计。近年来,扬州以“健康扬州”建设为统领,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着力点,不断深化医改,加快构建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老百姓对医疗改革的获得感、幸福感也不断提升。 仪征大仪镇居民刘大爷这几天一直咳嗽,想到自己..

    医疗体制改革事关民生大计。近年来,扬州以“健康扬州”建设为统领,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着力点,不断深化医改,加快构建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老百姓对医疗改革的获得感、幸福感也不断提升。
    仪征大仪镇居民刘大爷这几天一直咳嗽,想到自己以前得过肺结核,刘大爷不敢大意,赶紧来到镇上的卫生院看病,让刘大爷感到意外的是,给他治疗的竟然是苏北医院的专家。
 
 
    大医院专家驻点乡镇卫生院得益于扬州实施的医疗联合体制度。2015年,财政投入约1亿元,组建了苏北医院医联体,通过对口帮扶,提高基层医疗能力。在此基础上,2016年,扬州市又新组建了市一院、市中医院医联体;在城区,由7家大医院帮扶市区2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个乡镇卫生院;在县域,全面组建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的县乡村一体化区域性医疗联合体。至此,形成了覆盖全市、上下联动的纵向医联体。
 
    “软件”帮扶改善了农村医疗资源匮乏的状况,在硬件上,扬州也创新突破,全面提升。在大仪卫生院不远的地方,一座建筑面积12000多平方米,总投资超过6000万元的新医院正在建设当中。新的大仪中心卫生院是扬州18家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之一,承担着大仪、陈集、刘集等邻近乡镇医疗服务职责,辐射周边15万人口。
    2015年下半年,扬州打破地域限制,根据人口和城镇化发展布局前景,规划建设18个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实现“服务、人员、资金、管理”等重心下沉。市级财政对每个建成的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实行以奖代补,其中新(迁)建的补助2000万元,改扩建的补助1000万元,市财政总投入3.2亿元,全市各级财政累计投入约10亿元。
    除了农村,城市公立医院改革也在稳步推进。2015年10月31日24时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以来,扬州建立并完善了补偿机制,2016年,全市各级财政对医疗卫生投入28.64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市财政投入4.64亿元,同比增长68.72%。同步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提高医疗服务价格、降低大型设备检查价格。同时,大力推进分级诊疗。截止2016年底,我市乡镇、卫生室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签约服务总人数超过160万人,分级诊疗模式初步形成。
 
    特别在医药费用控制方面,扬州相关指标在全省领先。
    药品采购金额在全省率先实现了负增长,负增长的幅度为全省最高,医疗整体费用也出现了下降,其中日均床位费用也出现了负增长。
 
    【短评】从跨江融合综合改革试点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民生“五可”工作法到医疗体制改革,随着一个个改革方案相继出台、一项项改革措施先后落地,改革效应逐步显现,老百姓真切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红利。改革创新是发展的最大动力,要谱写好建设“强富美高”新扬州的华美篇章,就必须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求新求进求突破。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 不打.. 下一篇【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长江瓜..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