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治国理政进行时 -> 新实践

TOP

【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软”“硬”一起抓,扬州全力“打造健康中国扬州样本”
2017-08-23 15:38:27 来源: 作者: 【
导读: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近年来,扬州加大投入,大力推进覆盖城乡、均衡分布的农村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通过集中建设18家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和组建纵向“医联体”,让城乡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邗江区方巷镇的张阿姨今年67岁,..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近年来,扬州加大投入,大力推进覆盖城乡、均衡分布的农村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通过集中建设18家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和组建纵向“医联体”,让城乡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http://upload.96189.com/2017/0813/1502586831383.jpg
   邗江区方巷镇的张阿姨今年67岁,以前胃不舒服,她都要从方巷乘车到苏北医院看病,但今后再也不需要这样了。
http://upload.96189.com/2017/0813/1502586843537.jpg
   最近,方巷镇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该中心总投资5500万元,按照二级医院的标准建设,开设床位110张,辐射周边乡镇15万人。方巷中心卫生院负责人告诉记者,区域医疗卫生中心的定位是位于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医院之间,致力于解决当地老百姓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在就医条件极大改善的同时,方巷镇区域医疗卫生中心还和苏北医院、扬州市妇幼保健院结成医疗联合体。苏北人民医院、扬州市妇幼保健院在医院管理、医疗技术、人才培养及专科建设方面给予支持,并派出专家定期或不定期到基层坐诊,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得益于医疗软硬条件的改善,张阿姨不仅看病方便,病情也得到了彻底根治。
   从2015年下半年起,扬州市打破地域限制,根据未来人口和城镇化发展布局,在全市规划建设18个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实现“服务、人员、资金、管理”等重心下沉。扬州市级财政对每个建成的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实行以奖代补,其中新(迁)建的补助2000万元,改扩建的补助1000万元,市财政总投入3.2亿元,全市各级财政累计投入约10亿元。
 
http://upload.96189.com/2017/0813/1502586855889.jpg
 
  与此同时,扬州还按市域、市区、县域三个层面,逐级、分片组建以技术、人才、管理、协作为纽带的支援型纵向“医联体”。在市域,分别组建以苏北人民医院、扬州大学附属医院为龙头,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为成员的纵向医联体,以及以扬州市中医院为龙头、有关县(市、区)中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为成员的纵向医联体;在市区,以城市公立医院为龙头,分别与2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乡镇卫生院组建医联体;在县域,以县级综合公立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为龙头,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以县带乡、以乡带村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
 
  目前,扬州已有10家区域医疗卫生中心陆续建成投入使用,并且实现了纵向“医联体”全覆盖。预计今年9月底,该市18个医疗卫生中心将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市将增加基层医疗机构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住院床位近1400张,满足不低于50%农村居民住院服务需求。
 
  “打造健康中国扬州样本”,扬州通过建设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医联体等举措,解决百姓看病就医问题,不仅获得了老百姓的口碑,而且也获得了多方点赞。作为江苏省综合医改成功案例之一,“健康中国”的扬州实践目前已经向上推荐给国务院医改办。
 
http://upload.96189.com/2017/0813/1502586870830.jpg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三大.. 下一篇【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农贸..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