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频道 -> 工行之窗

TOP

CITYWALK,工行扬州分行组织员工打卡文化遗址共荐好地方
2023-09-27 19:08:31 来源:名城扬州网 作者:赵红伟 成宇 【
导读:9月23日,正值中秋来临之际,工行扬州分行组织摄影、文学爱好者开展了一场“镜观扬州慢 诗吟广陵散”city walk扬州漫步活动,特别邀请了老员工和刚入行的青年员工,借镜头寻访扬州历史人文,借诗文感怀扬州文化。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琼花观里花无比,明月楼头有月光。”......扬州工行的青年员工们正诵读着或风情万种或豪迈奔放或灵气婉约的扬州月,这轮“扬州月”,张若虚吟诵过,徐凝慨叹过,如今依旧在何园水心亭畔的玉兰树梢上静静地张望着。

9月23日,正值中秋来临之际,工行扬州分行组织摄影、文学爱好者开展了一场“镜观扬州慢 诗吟广陵散”city walk扬州漫步活动,特别邀请了老员工和刚入行的青年员工,借镜头寻访扬州历史人文,借诗文感怀扬州文化。

“这是我在工商银行工作的第一站!”已经退休五年的张荣老师激动地说道。city walk第一站来到了老广陵工行,这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大楼是扬州最早的金融旧址,先后作为人行和工行办公营业楼。沿着斑驳的木楼梯、木地板,张老师如数家珍,指着每个房间兴奋地向青年员工讲述着曾经的岁月!

走出旧址,穿过一条小巷来到了周扶九故居,作为近代中国金融家、扬州最大盐商,周扶九为那时的革命运动与扬州城的发展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故居旁不远是二分明月楼,“我是土生土长的扬州人,这些小巷子里原来藏着这么多历史啊”新员工蔡希妍走在巷子中感慨不已。走入其中,与“月”有关的月亮桥、月亮门、月亮窗映入眼帘,让人不经意间就看到一轮明“月”。

沿着广陵路漫步下去,便看到了今年3月24日正式对外开放的梅花书院。提到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白鹿书院这四大书院大家都不陌生,其实在古代,梅花书院几乎与“四大书院”齐名。明清时“扬州繁华以盐盛”,盐官、盐商借其财富资助教育,促进了扬州书院的迅速发展,曾出现“东南书院之盛,扬州得其三”的盛况,在中国书院史上有着光辉灿烂的一页。梅花书院便是“扬州得其三”中现今唯一尚存遗址的书院,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漫步其中,瑟瑟秋风好像诉说着几百年来学子们“孜孜不倦”的求学历程。


参加活动的黄庭晖,入行刚满一个月,是安徽六安人,他当初应聘扬州工行,既有对“烟花三月下扬州”那首诗的执念,更因为扬州有他喜欢的人……大学时代,黄庭辉就是一位热心公益的志愿者,入职工行后,他即加入了扬州工行志愿服务队,本次活动中,他用手机不时捕捉着扬州老街小巷的人文风光,在朋友圈抒发着自己的感受,向家乡、向同学介绍着扬州。他觉得City walk是一次迷你版的旅行,也是一次志愿活动,他要把所见所感分享给亲友。

被誉为“晚清第一名园”的何园是此次活动打卡的最后一站。大家围坐在茶室,一起共吟与扬州城有关的中秋咏月诗词,通过诗词的独特魅力,引领大家穿越时空,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与温度。

以镜头触摸扬州、用诗词吟诵扬州、向外界推荐扬州。此次活动不仅让老员工故地重游,也让新员工了解宣传了扬州历史文化和美丽风光。在《月亮代表我的心》的歌声中,青年员工倪雪瑶感慨地说道:“这首歌代表了我此刻的心情,这次活动也让我真切感受到了扬州的文化,感受到扬州是个‘好地方’,能留在扬州工作,成为扬州工行的一员是我的幸运!”
Tags:工行 扬州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工行扬州仪征支行积极推广“兴农.. 下一篇扬州发放首笔军人住房专属商业贷款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