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焦点

TOP

立新路面条之争,老扬州懂
2022-11-29 10:46:35 来源: 作者: 【
导读:提起立新路,面条的存在感相当之高。 原先,立新路只有路南有一家面馆,后来在斜对面又开了一家,第一次来的人常常一脸懵。 “这两边是同一家吗?做的一样吗?哪家好吃?” 已经落座的客人会帮抢答,“两边都好吃,随你了!” 天刚刚蒙蒙..

提起立新路,面条的存在感相当之高。


 
原先,立新路只有路南有一家面馆,后来在斜对面又开了一家,第一次来的人常常一脸懵。
 
“这两边是同一家吗?做的一样吗?哪家好吃?”
 
已经落座的客人会帮抢答,“两边都好吃,随你了!”
 
天刚刚蒙蒙亮,烟火人声便已经开始氤氲在立新路的空气中。


 
不是很宽阔的马路两边是民居和小店的混搭,老面馆的定位和这片老城区的感觉恰好很搭。若是你远远地看到有人站着在路边嗦面,不用怀疑,一定是在立新面馆吃面。
 
两家的生意都很火爆,各有各的老主顾。
 
这条路的生活节奏看起来慢,尤其是在和两边的立新小吃的下面速度对比之后,那是真的慢。
 
下面师傅行云流水般的将定制的碱水面条刷刷下锅。一揉二煮三划四捞,2到3分钟一锅面条成功出锅,凭借着多年的肌肉记忆,锅里的面条刚好平均分配到每个碗里。一碗接一碗,速度快到让人咋舌。就算里外等了好多人,师傅也是从容不迫。
 
多少年的经验了,这都是小场面。
 
来的基本都是附近的老客,还有不少赶早班的出租车师傅。
 
露天也有露天的好,靠着几十年的大树下,这微风一吹,太舒服了。趁热赶紧一顿温叉,先尝尝哪家干拌面最好吃。
 
老扬州都知道,“干拌的灵魂,当属酱油”。
 
独门秘制的酱油,是各家面馆的法宝。香料的比例混合、熬煮的时间长短等都是门深厚的学问。
 
两家面馆都配有小菜,三碗小菜,摆一桌子,吃面也像吃席。这是面馆里不常有的风景线,也是一些约定俗成的小小“仪式”。
 
 
 
丁氏立新小吃原先是路边摊,后来把自家的房子改造了以后,扩大了门面,环境也清爽多了。
 
“6岁就过来吃了,现在孙子都上六年级了。”带着孙子来吃面条的奶奶说。
 
对面的立新小吃倒是最早开的,早到已经记不清开了多少年了?
 
有了面条吃不完的经验,这次关照老板多养一养,面少一点。
 
推荐立新小吃的腰花汤,腰子是Q弹脆嫩的,让人惊艳的。只是汤里生姜有点多,不吃姜的要提前说一下。
 
两家的面条都软硬适中,如果你关照了多养一会。油润弹压的面条吸满蒜泥酱油汁,爽滑劲道、口感丰富、美妙绝伦。(对于不吃蒜的人来说,口感会逊色很多)
 
这套说辞不知道能不能说服你们。
 
比较来比较去没意义,这里是老主顾的集体记忆。各家粉丝心里都有一杆秤,自己尝着好吃足矣。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睡饱觉的有闲阶级都有资格一品立新面条,那是独属于早起的老主顾的碳水快乐。
 
 
 
立新路清晨的故事,就从这一碗面条开启,而后蔓延。
 
从早到晚守着旧报亭的大爷大妈,自顾自读完了手上的报纸,抬头看看立新路什么也没变。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公   示 下一篇文旅融合出新招,实景沉浸式剧场..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