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焦点

TOP

《流浪地球2》:极具中式浪漫的硬科幻
2023-03-30 15:26:50 来源: 作者: 【
导读: 2019年上映的《流浪地球》是一部由中国电影导演郭帆执导,改编自刘慈欣同名小说的科幻电影。该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也被视为中国科幻电影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时隔四年,《流浪地球2》作为它的前传,在今年春节期间上映。作为一部由中国电影..

    2019年上映的《流浪地球》是一部由中国电影导演郭帆执导,改编自刘慈欣同名小说的科幻电影。该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也被视为中国科幻电影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时隔四年,《流浪地球2》作为它的前传,在今年春节期间上映。作为一部由中国电影人掌镜创作的科幻电影,电影延续了上一部的硬科幻底色,叙事方式也依旧保持着东方特色,通过展示人类如何应对灾难、突破困境,展现了民族精神的力量。这部电影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在应对灾难时的不屈坚韧,诠释了民族精神的多个方面,更从全人类的宏观视角阐释了人类文明延续的真谛。
 
    首先,电影中的任务需要集中全球的力量才能完成,这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强调了团结合作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电影中的任务不仅仅是科技的壮举,更是一个体现团结合作精神的巨大工程。其次,电影中的任务需要人们的付出,这体现出奉献牺牲精神。不仅有科学家在科研中奉献自己的时间和智慧,还有年长的飞行员们不惧牺牲生命执行引爆任务。这些牺牲不是强制的,不是绝对的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而是一种为了年轻生命、为了人类文明的不舍与期盼,是人们在不顾一切地为地球和人类的未来而奋斗。最后,电影中的任务需要人们克服重重困难,这体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在影片中的人们需要克服重重挑战和困难,包括人类自身矛盾、地球环境变化、技术限制、人工智能干预等等。然而所有人都在努力坚持,没有被强大的人工智能所打败,依旧牢牢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最核心的是,影片探讨了人类文明的延续。正如“克隆”存在的争议一样,数字生命同样被认为不符合人类基本伦理道德。任何情况下,人类都不可能完全无条件地支持数字生命。因为所谓的数字生命技术,实际上是将自然人主体意识的备份上传到系统中去,而非自然人本身。正如影片中所说,“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能够传下去的火种,才会生生不息。
 
    中国科幻电影技术水平和制作水平的突破离不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依托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国科幻电影的主题也开始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高水平迈进,比如探索人类未来的命运和价值,探索科技发展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等。《流浪地球》系列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它不仅在技术上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个全新的视角,反映出不同于好莱坞电影中个人英雄主义的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核,是一次极其成功的文化输出。
 
作者:陆颖(瘦西湖街道)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民有所盼 政有所为 下一篇大熊猫丫丫终于要回国了!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