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焦点

TOP

“索具王子”的另一种读书法
2023-07-27 16:55:31 来源: 作者: 【
导读:靠卖索具逆袭成功的励志故事见报后,社会反响褒贬不一。大多数人认为陈小冲不甘命运摆布,在纷繁复杂的市场中瞅准机会,找到不起眼的窍门,专门做鸡零狗碎的小生意,积少成多,创业初成,其勇气可嘉,经验可鉴。但也有好心朋友与我商榷,认为我写的《“索具王子..

靠卖索具逆袭成功的励志故事见报后,社会反响褒贬不一。大多数人认为陈小冲不甘命运摆布,在纷繁复杂的市场中瞅准机会,找到不起眼的窍门,专门做鸡零狗碎的小生意,积少成多,创业初成,其勇气可嘉,经验可鉴。但也有好心朋友与我商榷,认为我写的《“索具王子”的逆袭》有误导年轻人之嫌,可能会助长“读书无用论”的风气。
 
朋友的提醒无疑是善意的,他的担心显然并不多余。一个高中生拒绝读书深造机会,过早走向社会,稚嫩的肩膀担负得起沉重的人生?脆弱的心理经得起强烈的市场冲击?现在读书读到研究生还在为找到好的工作发愁,一个高中生走向社会,又有几人能够像陈小冲那样成功?囿于作者本人的表达水平,也囿于文章篇幅的限制,确实没有将陈小冲走出校门后有没有读书这件事情说清楚,以致让励志故事变成了少数人的担心,这纯粹是我叙述不周延带来的,对陈小冲的另一种读书方法有必要再做个解释。
 
有人说,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讲规则;也有人说,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讲创新;更有人说,市场经济是知识经济,讲学习,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所有的这些,都建立在读书学习之上。不去读书学习,你又怎能了解法律条文,哪些能干,哪些不能干?你又怎能知道行业大势,哪里是红海,哪里是蓝海?你又怎能掌握成熟经验,善于借梯登高、借船出海?陈小冲的成功,绝非偶然,并不是靠一味地蛮干,更多的是靠苦干巧干拼命干。这苦干自然是指手脚勤快,巧干分明是指脑子灵光,拼命就更不用说了,机遇稍纵即逝,不多拉快跑,不急中生智,不果断下手,哪会有成功?一切的一切,都是勤奋学习、用心体悟、善于拿来、勇于创新得来的。
 
这也不全是用陈小冲逆袭成功,反过来倒推他继续读书学习的。在戴南与他短暂的交流中,我留意过他的办公室,书橱里还真有不少书,他究竟看了多少不得而知,但从他的企业规模、商业模式来看,应该说这些书不是装修门面的,一定是用来读的。否则,他也不可能把索具生意做得如此风生水起,令人刮目相看。
 
成功是需要理由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躬逢盛事,靠本事吃饭,只要能干敢干,就有平等竞争的机会。“不锈钢之城”的戴南产业链供应链日益完备,细分市场催生若干机会,只要你不痴不呆,不耍奸使滑,不好吃懒做,做点小生意,即或今天不成功,终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家人支持,亲朋理解,适时给力,恰当引导,让他能一门心思扑在感兴趣的索具生意上,等等,这些都是他走向成功的充分条件。
 
事非经过不知难。为了做生意办公司,他要学习《公司法》,注册资本、实收资本、法人代表等概念要弄清楚,权利、义务、责任要搞明白。公司要运营,他要学习财务、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等知识要领。要把生意做出去,他得学习品牌推广、资金调度、货款回笼、产销对接等基本业务。要搞电商,他得学习网络技术、直播带货、线上互动、信息反馈、用户黏性等新知识。这些对一个高中生而言,是何等的艰难。但千难万难,敢闯敢干就不难。这些本应在大学里按部就班学习的课程,陈小冲像吃压缩饼干似的,现学现用,活学活用。所有生意中遇到的困难矛盾,通过向书本学习,向市场讨教,干中学,学中干,日积月累,自学成才,成就了别样的人生。
 
陈小冲尽管没有上过正规大学,但不等于他没读过书。相反,他上的社会大学,读书比大学课堂更具有针对性。遇到什么不懂的,他就会直奔问题而去,在书中按图索骥,寻找良方妙策;再遇到还不懂的,“度娘”也能派上大用场;实在搞不懂的,他会不耻下问,向业界同行请教,直至把问题解决为止。凭着这种学习的钻劲,他从过去的一窍不通,到了解皮毛大概,再到掌握基本要领,最后得心应手,每一步都走得那么坚实,这些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学习效果也是出人意料的。
 
也许他的读书没有高等学府那么有系统,但这种强烈问题导向的学习,可以省却许多不必要的繁文缛节,使读书更有效率,知识转化更为直接。对此也许有人不以为然,认为这就是个“草鸡毛”,没什么章法可言。我从不否认大学系统教育的重要性,但我们应反思,社会在进步,技术在创新,环境在变化,是否还有必要,慢条斯理地去讲解?有些基础课为什么学生看手机不爱听,就是因为知识体系严重老化,课程与社会脱节,理论与问题无关。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莘莘学子不应是温室里的花朵,更应是直面社会的弄潮儿。坚持学以致用,营造社会应用场景,将生产生活问题变成课堂活泼的话题、讨论的课题,不坐而论道,让学习与社会同步,使知识与需求对接,为人生与发展找路,这样的读书学习才有价值。
 
学历与能力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光有学历没有能力,在今天真的很难。相反有能力没学历也不稀奇。这个社会现在越来越务实,看一个人行不行,不再过多地看他的学历来历,而是更多地看他的经历阅历,看他有没有胜任工作的能力,有没有解决问题的本领,有没有合作共事的胸襟。只要有这些,学历高低倒也无关紧要。因为大学教育再长也不过十年多一点,而走出校门的人生还有几十年呢,后天的持续学习,对每个人都是终身要求。那些指望高学历一举定乾坤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读书学习,提升能力,任何时候都不应放松,这是常识。当下持“读书无用论”的人,并不是说读书真的无用,而是想说读与社会脱节的书,读与个人无用的书,是没有用处的,而读学以致用的书还是非常有用的。要想奋斗改变人生,书是非读不可的,因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陈小冲用他的逆袭告诉我们,课堂上的书固然重要,但社会这本大书、市场这本活书,是读了会终身受益的书。其实,无论过去读书多与少,都是一个过去时,从今往后带着问题去读书,将是永远结束不了的进行时和将来时。读书没有晚时,只有不读的误时,只要读啥时都不算迟,早晚都会派上用场,这也许是“索具王子”另一种读书法给我们的启示。
 
作者为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长安三万里》中的唐诗“顶流”.. 下一篇用乡土情怀带动农村经济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