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焦点

TOP

扬州迎来巨型“宝船”
2024-03-14 15:19:57 来源: 作者: 【
导读:流淌两千年,纵横六千里,大运河以水为笔,以史为墨,写下壮丽诗篇。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扬州时,提出“让古运河重生”的殷切期望。是年,扬州运河文化投资集团应运而生。2024年1月20日,扬州非遗珍宝馆将正式开馆,这是扬州运河文投打造的一个..

流淌两千年,纵横六千里,大运河以水为笔,以史为墨,写下壮丽诗篇。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扬州时,提出“让古运河重生”的殷切期望。是年,扬州运河文化投资集团应运而生。2024年1月20日,扬州非遗珍宝馆将正式开馆,这是扬州运河文投打造的一个重点文化项目,是扛起“让古运河重生”重大使命的有力举措。


 
 
五馆合一,运河文化珍宝
 
2500多年的文化基因在古城扬州流淌,这是文脉和精神血脉的延续。如今,扬州拥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国家级非遗20项。从本月起,扬州非遗珍宝馆将以各种全新的方式演绎、诠释以及融合时间留给这座城市的珍宝。
 
北护城河文化旅游集聚区是“让古运河重生”首发项目,扬州非遗珍宝馆就在北护城河畔,东临古运河,位处扬州486非遗集聚区。公元前486年建城的扬州,2500多年来一直是中国工艺美术珍宝的主要产区和集散地,扬州历代能工巧匠更留下了神乎其技的非遗技艺。扬州非遗珍宝馆汇聚了扬州工艺美术馆、扬州玉雕馆、扬州漆器馆和中国剪纸博物馆的精品馆藏,同时,也是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广陵分馆,可谓“五馆合一”。
 
扬州非遗珍宝馆南北方向很长、东西方向较窄,形似一艘宝船。这座巨型“宝船”共有地上五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一层是接待大厅,二到五层分别珍藏展示了扬州雕版印刷、扬州漆器、扬州玉雕、扬州剪纸以及通草花、金银器、扬州八刻等精品杂项共上万件藏品,地下一层是各类技艺的***工作室、研学基地和文创产品展销区。全馆围绕“非遗表演、非遗展示、非遗传授”,让扬州非遗“能听、能看、能动、能感”。
 
 
同时,馆内还设立了文物商店和拍卖大厅,这艘“宝船”不仅是展览空间,还是文化空间、旅游空间、休闲空间以及购物空间。在这里,让我们重新拾起时光里的沉静与专注,热爱与笃定。
 
 
文化之脉,城市记忆底片
 
杜甫写“商胡离别下扬州”,说的就是唐代的扬州,是胡商云集的繁华城市,这些胡商在扬州交易的一种重要商品就是奇珍异宝,至今扬州还流传着“波斯献宝”这句俗语。
 
扬州玉雕、漆器一向以制作大件闻名于世,清宫中重达千斤、万斤的大玉山,多半都由扬州工匠制作。玉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显著特色之一。2006年,扬州玉雕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遗。玉在扬州这座城市里,不仅有陌上人如玉的温润,更有精雕细琢后的恢弘。在珍宝馆里,有中国工艺美术***顾永骏领衔设计制作的黄玉山《黄山》,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尽览黄山的雄奇灵秀;由沈建元***领衔创作的碧玉屏风《山高水长》,山水磅礴、气韵贯通,五个画面又各是一幅独立山水画图,其体量之大、设计之巧、雕琢之精,在全国当代玉雕作品中都很少见;由江春源***设计、时庆梅***制作的《螳螂白菜》,展现了自然舒张的生命力,目前是全国最大、最重的玉雕白菜,作品曾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出,是当时江苏馆的镇馆之宝,现在也是非遗珍宝馆的镇馆之宝。
 
2006年,扬州漆器髹饰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遗。扬州漆器起源于战国,兴旺于汉唐,鼎盛于明清,距今已经有2400多年历史。张宇***设计的红雕漆地屏《岱宗览胜》,万山重叠,错落有致,气势恢弘,扬州漆器厂老中青三代都参与了设计制作,前后花了五年时间,仅漆坯髹漆就达500余层,是扬州漆器大件的代表作之一,彰显了非遗传承的力量;两件玉雕漆嵌大挂屏《和平颂》《喜鹊登梅》,是扬州漆器厂为1959年国庆十周年献礼的作品,曾陈列在人民大会堂江苏厅近20年。
 
穿过历史的河流,在珍宝馆,还有许多中国工艺美术***的经典之作。扬州刺绣劈丝精细、针法缜密,格调高雅、飘逸传神。据清廷记载,乾隆皇帝的缎绣龙袍龙褂等都出于扬州绣工之手。2014年,扬州刺绣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馆内展出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晓平领衔创作而成的刺绣地屏《雪景寒林图》,制作了6年,以北宋著名画家范宽的绢本水墨画为创作蓝本,采用扬州仿古绣的手法,还原了笔墨情趣。
 
在扬州雕版印刷技艺展区,一块由中国佛教协会创始人赵朴初先生题写的老牌匾“广陵古籍刻印社”,见证了扬州雕版印刷的岁月沧桑和深厚积淀。今天的扬州,是我国保存雕版印刷技艺最完整、最有代表性的城市。珍宝馆里展示的《寿字图》版片是国家级文物,清代雕刻,八套色,就是用八种颜色,每种颜色套印一次。
 
2006年,扬州剪纸和扬州雕版印刷技艺、扬州玉器、漆器共同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2009年,扬州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重要组成,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珍宝馆里的中国剪纸珍品《百花齐放》,由扬州剪纸一代宗师张永寿先生创作,为郭沫若《百花齐放》诗配图。剪纸作品一经刊出,获得了巨大的反响,郭沫若写诗盛赞:“扬州艺人张永寿,剪出百花齐放来。请看剪下出春秋,顿使东风遍九垓。”
 
时光不会冲刷走历史的荣光,非遗具备独有的美与生命力。珍宝馆里,有形态各异的扬州灯彩,四时不谢的通草花,喜庆富贵制绒花、精细雅贵扬派雀笼,还有最精致细微的非遗技艺,扬州牙刻和扬州木雕,在方寸之间见天地,细微之处有乾坤。从古至今,扬州这座城市美到骨子里的浪漫,无关风月,皆为岁月。
 
守正创新,文旅融合亮点
 
守正创新,焕彩新生。今天的扬州非遗技艺,在精进不息中焕发出时代华彩。非遗文化不止存在于封闭的橱窗里,更是融入时代的洪流,进入人们的生活,与每个人产生连接。
 
由扬州运河文投集团推出的雕刻饾版非遗数字藏品《群仙贺寿图》,通过原版真迹扫描,辅以动态GIF展现形式,让民众可以直观感受世界非遗、中国饾版技艺的独特魅力。在非遗珍宝馆,游客可以沉浸式体验饾版印刷《群仙贺寿图》的创意故事演绎,按“由浅到深,由淡到浓”逐色套印。在雕版印刷的互动展项,市民和游客可以挥手移动山河画卷,查看历史长河里的雕版印刷传播的详细信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扬州耀眼的城市名片,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影响力。扬州非遗珍宝馆以展演交融的形式,全景式呈现扬州非遗文化之美。在这里,既可以看到巧夺天工的藏品,也了解到这些藏品背后宝贵的制作技艺。扬州非遗珍宝馆,不仅是向大家展示扬州非遗是一件件珍宝,还可以理解为以“珍而重之、世代永宝”的态度来保护、传承和发展璀璨的非遗文化。
 
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为国家战略,“世界运河之都”扬州一直在为打造自己的城市样板而努力。扬州珍宝馆,是“让古运河重生”的扬州实践之一。远方印记,时代新颜。珍宝六记,传承千年。荣幸之至,在绵长的历史中,遇见属于扬州这座千年古城的一件又一件珍宝。本报记者/俞晖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求解景区发展稳与进、立与破 ——.. 下一篇寒冬里的绿杨春还好吗?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