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焦点

TOP

不发牢骚的杂文也有魅力
2024-11-18 10:47:53 来源: 作者: 【
导读:杂文表达的技巧很重要,但要服从内容需要,决不能因辞害义,哗众取宠。好的杂文内容为王,不靠挑逗人的神经吸引眼球,以启发人的理性打动人心,引发共鸣,形成共情,凝聚共识。 文友之间并不见得常见面,但会相互牵挂,留意对方行踪。朋友圈里几乎每天都能看到陈庆..

杂文表达的技巧很重要,但要服从内容需要,决不能因辞害义,哗众取宠。好的杂文内容为王,不靠挑逗人的神经吸引眼球,以启发人的理性打动人心,引发共鸣,形成共情,凝聚共识。

文友之间并不见得常见面,但会相互牵挂,留意对方行踪。朋友圈里几乎每天都能看到陈庆贵晒的美图,大多是瘦西湖里的剪影,一只野鸭、一枝梅花、一株垂柳、一个飞檐、一帧画窗等等,无不透露出他的澄静别致。他的《广陵杂陈》杂文短小精悍,要言不烦,新见迭出,我欣赏其文采,更佩服其勇气。

杂文这个曾经很火的文体近来似乎不景气了,但庆贵却痴心不改,创作不辍,《扬州晚报》有他不定期的专栏,外地的媒体也常见他的杂文,日积月累,20多年竟出了4本杂文集,近来又把近年来写的杂文汇编成册出版了。前不久受到他惠赠的《世相杂陈》,很是高兴,抽空把它读了。其中的大多数杂文过去都看过,这次再读还是兴趣如初,好读耐看是他杂文的一大特征,直抒胸臆是他杂文可贵的品质,每篇杂文的标题都很有视觉冲击力。

杂文虽短但难写,我也曾尝试写过,可惜画虎类犬,充其量就像中学生的议论文,现在写的就更不像杂文了,更像一个碎嘴老头的唠叨,惭愧得很。而庆贵的杂文很有筋道,题目别具一格,内容丰富多彩,剖析入木三分,结论油然而生,写得热情奔放,读得酣畅淋漓,时有金句让人耳目一新。

有人说杂文是文人发的牢骚,其实也不尽然,庆贵的杂文就不发牢骚,只说人话。杂文表达的技巧很重要,但要服从内容需要,决不能因辞害义,哗众取宠。好的杂文内容为王,不靠挑逗人的神经吸引眼球,以启发人的理性打动人心,引发共鸣,形成共情,凝聚共识。庆贵的杂文正努力朝这个方向追赶,从而形成了独有的风格品位。

直面现实说常识。杂文要言人所未言,新见解不等于另砌炉灶,有时旧调重弹,在特定的场景中将被人淡忘的常识说出来也会有新意。地位与境界未必成正比,面对这样的常识,庆贵从历史上位高权重的和珅,说到当下锒铛入狱的贪官;从放浪形骸的毕加索,说到信口开河的所谓专家;从乐善好施的邵逸夫,说到为富不仁的土豪,列举事实,娓娓道来,告诉人们只有加强道德修养才能提升人生境界,《地位与境界一定成正比吗?》通篇没有板着面孔的说教,只有推心置腹的交流,让老生常谈的常识有了新意。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谁都知道人生知己很少,但在社交场合却扮得都像相谈甚欢的老友,特别是在觥筹交错的酒席上,酒逢知己千杯少更是酒友们的口头禅,庆贵从鲁迅赠瞿秋白的联语、《红楼梦》中紫娟劝黛玉的话语、社会上流行的网语,抽丝剥茧,条分缕析,例证酒桌上的豪言壮语就是胡言乱语,应正本清源,把酒逢知己千杯少改为酒逢千杯知己少。这样残酷地揭破生活面相,说出社会真相,其勇气可嘉。

追踪热点谈常识。杂文的生命在于揭示生活真相,引导人理性思考,它不应提供标准答案,只启发大家追问真相及其背后成因。世间万象,扑朔迷离,真假难辨。杂文有责任义务为纷繁复杂的社会提供分析工具,使大众在迷惘中得到清晰的指导,在焦急中得到心灵的抚慰,在错误中得到深刻反思。西湖的秦桧夫妇跪像因常被游人打而成为社会热点,从公序良俗上来讲,打这样的卖国贼理应宽容,但从文物保护的角度上讲,似乎又不应该,在这两难中该怎么办,庆贵用他的杂文引导社会不要因宣泄个人情感而置法律于不顾,联系社会实际,分析社会现象,由此及彼,引申出若干借正义之名行恶行之暴的违法失智的行为予以剖析,指出公民启蒙和知识教化乏力的弊端,呼吁全社会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对社会热点不人云亦云,而是站在更高层面上摆事实讲道理,用千古事的文章做启民智的大事,体现了文人的时代担当。老字号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老字号倚老卖老不思变革的问题由来已久,庆贵将人的实际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移植到老字号上予以分析,从世界各地老字号守正创新的普遍规律出发,指出如何契合市场、融入社会、与时俱进的变革之法,发人深省。实践证明,迷信于“祖宗之法不可变”,沉湎于“翻老皇历”,浸淫于“百年”“御赐”之类过往荣耀不能自拔,未能指认和给出让消费者接受青睐的理由,是不能救老字号的。《老字号的“四种年龄”》无疑是一副清醒剂,让困境中的老字号幡然醒悟。

激浊扬清见胆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杂文应有这样的肝胆义肠。面对社会不正之风,杂文应发挥文以载道的功能,针砭时弊,勇敢发声。网络社会的到来,人们在享受红利的同时也在遭受侵害,“大数据杀熟”即一例。网络平台消费司空见惯,精准的算法使得“杀熟”现象层出不穷,大多数人成了割了一茬又一茬的韭菜,我也多次被收割过,不过还没有伤到根,对此恨得咬牙切齿但又无可奈何。《“小概率欺生”好躲,“大数据杀熟”难防》是一篇分析透彻的好文章,尽管写于几年前,但至今读来仍很新鲜。他从职场小概率欺生分析入手,切换到网络社会平台利用数据垄断的优势地位专拣熟人欺,指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问题,要求监管部门切实履责,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让“大数据杀熟”的社会乱象得到根治。《人性只有“西门庆”,制度才出“柳下惠”》,尽管只发在《义乌商报》地方媒体,其立意却很高,从社会上贪官前赴后继的现象入手,分析人性,强调德治法治并重,尤其要强化法治建设,用制度规范社会运行。文章不长,说古论今,谈笑风生,用西门庆和柳下惠形容善恶,得出制度是对人性弱点最好约束的结论。

《世相杂陈》杂文集,是今年4月份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汇集了近几年陈庆贵杂文创作的主要成果。作为扬州杂文学会前会长的他,多年来持之以恒创作杂文,成果丰硕,可喜可贺。其实,杂文景气与否对庆贵并不重要,因为杂文已融入他的生命,他会乐在其中,用良知揭示真相,用见解与众分享,靠真诚赢得信任。这样的杂文怎会不景气?因为他不发牢骚只说人话,这样的话人们爱听呢。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仁丰里凭什么霸屏 下一篇大运河文化发展应转段了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