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江都建工学校学历风波(二)
2012-09-14 11:02:42 来源: 作者:张宏兵 【
导读: 前不久,江都农村的徐有才(化名)带着18岁的“逃学”儿子外出打工4个月后回家继续上学,这次徐有才对学校进行了精挑细选,可从原学校“转学”到新学校并不顺利。

  这位副校长说,尽管江都建工学校已经没有招生资格,工业技工学校还是有招生计划的,小徐这一批学生在学习期满后发的是工业技工学校的学历证书。“小徐和他的家长从来没有向校方提出过办学资格的疑问。”
    据介绍,江都建工学校2010年以后不再参加当地中职招生,意味着建工学校不再有招生资格,当年该校没有招生。小徐是该校恢复招生后的第一届学生,当时这所学校只招收了四五十名学生。
    “我们招生时是以工业技工学校的名称对外招生的。”上述副校长强调,在招生资格上我们没有问题,学生毕业后肯定能取得学历证书。
    在小徐看来,校方现在解释学历证书有保证似乎已经不重要了,他去意已定。至于当时学校是以何名义招生的,对他来说更是没有必要再去计较。事实上,某些细节已经在小徐转学一事中起了不可忽略的作用。
    “孩子毕业后我接到过自称建工学校赵老师的电话,说了解到我家孩子想学建筑,建议我们去他们建工学校上。”徐有才说,至今他和孩子都没太在意学校的另一个身份。
    据了解,在工业技工学校2012年的招生简章中,已没有招生资格的建工学校被多次提及。
    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得知,建工学校已于2010年开始停止招生。目前,该校以另一身份对外招生的招生名额是通过人社部门获得的。
   
职教困境

    日前,校方表示,小徐的注销学籍一事上报程序走完就可以办好。尽管真相已经很清楚,但透过这件事本身可以窥视到职教行业一些应该引起重视的现象。
    据了解,类似小徐此前就读的这所学校,在各地完成对职业教育进行资源整合、成立职业教育集团后,一些过去风光一时的行业办的“名校”因为政策、市场、办学条件等多方面原因逐渐走向衰败,其中一部分已经彻底停止办学,但有些学校由于其所属的主管部门实力雄厚,依然在职业教育的“夹缝”中艰难支撑着。
    “不少被停止招生的职业学校试图通过没落的行业‘名校’身份对外宣传,为用新身份办的学校招揽生源。”一位教育部门的官员说,而这些办学能否持续下去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我们的招生确实很难,目前共有在校生几十名,仅仅这一块的收入还远远不够发在职教师的工资。”扬州某行业办中职学校校长透露。
    据了解,这所学校每年收取的学费仅15万元左右,只够发20多名教师的一成工资。由于这所学校承担着所在行业职工培训的工作,而主管局也有部分拨款,学校的财务状况并不差,学校领导班子也没什么压力。
    而另一家行业办中职学校的情况似乎要糟糕点,至从被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剔出中职招生学校序列后,近几年学校处于“半营业”状态,最近2年通过所在行业主管局的关系,与外省一家学校“联合”办学,学生在学校上2年,后3年到省外某家学校继续上课。这种在规模型职业学校中常见的办学模式,也被多能的他们引用过

Tags:建工学校 学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2/3/3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江都实小“个性化教学”受质疑 下一篇为了一位年轻母亲的生命,扬州网..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