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龙虾和艺术的碰撞
2013-06-01 16:11:58 来源:扬州广电报美食版 作者:文/沈晓敏 图/张日雨 【
导读:贝多芬、巴赫、肖邦……历史上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个顶个的音乐天才。

  贝多芬、巴赫、肖邦……历史上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个顶个的音乐天才。如果你在一场音乐会上听到这些人的名字那不足为奇,如果你在一家龙虾馆里见到这些名字,我想你会和我一样深感意外。这家龙虾馆就在扬城,沃尔玛西南角,扬子江北路22号,名字叫海龙王龙虾馆。老板姓朱,盱眙人。一头飘逸的长发,优雅、帅气。如果不是自我介绍,很难将眼前这位艺术型男与龙虾馆的老板联系在一起。

招牌龙虾
  五六月份,是小龙虾的天下。小区那原本就狭窄的小路两边,全是“一开间”的排档。店门口是个大盆,盛着鲜红的小龙虾,再往里面看,食家们早已个个红光满面,正酣战不休。虽然店里拥挤,空气污浊,但生意是所谓要“起洋兴”的,看到别人的投入劲,我也不禁食指跳动了几下……然而,再仔细看那些生的小龙虾,体色泛黑,有的还有污泥,算了,还是不吃的为好。
  海龙王龙虾馆,听这名字就知道这家店主打的就是龙虾,都来自淮安盱胎龙虾养殖基地,成色自然和市面上的不一样,个顶个的肥美鲜嫩,肉质紧质、细腻。主推十三香龙虾,做法上类似于红烧。先过油,将原本“青马褂”的龙虾换上喜庆“大红袍”,再加入以十三香为主的调料。红烧,自然讲究的是“入味”,要把味道“煨”进去。因此这道龙虾滋味很浓,细细闻之,香味扑鼻,异常诱人。拿起一只,细细地、慢慢地吸着汤汁。那汤汁先从口中流入,然后铺散口中,麻中带辣的味道激活了味蕾。三下五除二剥去外壳,取出虾仁,蘸着汤汁,麻不伤舌、辣不过口、油而不腻、入口醇香,诸味齐全。

红烧江鲢头
  鲢鱼头有很多种做法,扬州人还是喜欢红烧。先过油,再加入多多的葱姜蒜去掉鱼肉的土腥味,并且要用文火将鱼头焖透,若用大火,鱼肉一散还有什么吃头。待汤汁的味道完全进入鱼头中,等整个厨房都充斥着红烧的香味,汁也变的浓稠,这就是地道的红烧江鲢头的味道。刚起锅的鲢鱼头一端上桌,立刻吸引满桌人的目光。份量足,摊开有两个大男生的手掌那么大。用筷子一夹,就能感受到鱼肉的鲜嫩。口味上十分投扬州人所好,糖、酱油都是比例恰到好处,鱼肉入味,讨人欢喜。
鱼汤可别浪费了,拌饭过粥,那是香的来。

爆炒螺蛳
  扬州,有的是小桥流水。有湖有河,就有螺蛳,螺蛳味美,在过去却不值钱,也上不了台面。现在,这小小的螺蛳不仅是大排档必备,就连大饭店也是做的有声有色。螺蛳不要挑太大的,大螺蛳肉老子多,吃口不好。中等的最好。起一个油锅,油不用太多,烧热了,倒入螺蛳翻炒,等到有青烟冒起,烹入料酒,然后放入盐、酱油、糖和水,加盖烧煮。喜欢吃辣的,可先用干辣椒炝锅。
  虽说是爆炒,却也不能快炒快起。那螺肉在高温的油里易缩,在水里却没问题。所以加了水之后,不妨加盖多烧一会,让汤水渗到螺蛳里,更加入味。汤水也可以多一点,干巴巴的螺蛳不好吃,只有那种一吸可以吸到一嘴鲜美汤水的才是享受。炒螺蛳对火候要求很高,炒得过熟,肉易变老,也不容易嘬出。故在家烹煮时,若吃不准火候,一般会拿出一只试验下,如能嘬出,立即起锅。
  海龙王的爆炒螺蛳吃口略老一些,估计是中午主厨不在的缘故。除却这点遗憾,味道是可圈可点,该有的鲜香味,一点都没落下。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谭维维:扬州让人亲近 下一篇扬州歌手乔军爱心唱响国家大剧院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