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银饰藏猫腻,铜珠增重量,行业黑幕让人惊
2013-06-29 09:41:20 来源:扬州电视台 作者:关注 【
导读:按照两个商家12元每克和15元每克的银价计算,四粒铜珠价值48.80元,三粒铜珠价值67.45元。记者从金属交易市场了解到,每克纯铜的价钱只有四五分钱,也就是说,和银首饰搭配销售后,铜珠子的身价上涨了近300倍。

   
    宝应周女士的孩子去年2月份满月,根据当地风俗,妈妈给宝贝买了银锁、银镯,寓意长命百岁、驱凶辟邪。可前两天,周女士却发现,买的这些银首饰有问题。
    周女士说,银手镯是在当地宝元金店以每克18元的价格买的,当时营业员承诺绝对货真价实。前几天,孩子玩耍时不小心把银镯的铃铛弄坏了,周女士这才发现里面居然有四个铜珠子,重量达到了7.2克,而银镯子的重量是22.33克,也就是说,有三分之一的钱是花在了铜珠子上。 随后,记者陪周女士找到了这家宝元金店,老板承认:银镯子里确实有铜,周女士购买时是工作人员没有说清楚,他们愿意按假一赔十的规矩承担责任。 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店家赔偿了周女士1300元。事情虽然解决了,可是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却意外了解到,把铜当银卖竟然是一个行业潜规则。宝元金店负责人表示:“都是这样的(行规还是什么)行规,都是铜的,我们行业多少年以来,都是里面,都是这种珠子。”金店老板还说,为逃避责任,一些金店还把银饰从按克卖改成了按件销售。
   铜只有几分钱一克,而银要卖十几块钱一克,两者价值相差几百倍!如果这位金店老板说的话属实,这个行业潜规则未免太坑人了!那么,把铜当银卖是不是普遍现象呢?记者随即做了一番市场调查。
   市区文昌商圈聚集了许多金店,大多都在销售银饰。记者首先来到位于淘宝商城一楼的万福银楼。一进门,销售人员就迎了上来。记者注意到,这家店的银饰都按件销售,售货员表示,银饰的售价,是按原材料的含银量来计算的。记者随后挑选了一件价值172元的银锁,销售人员向记者保证,这是百分之百的纯银饰品。
   不过,在“一号潮流”的“银艺坊”。他们的银饰都按克销售。记者挑选了一对银手镯,经过称量,是17.47克,售价209元。老板表示,这是纯银。
   那么,这些银饰是否如商家宣称的那样是真材实料呢?随后,记者找到扬州大学国家级计量中心,请专家帮忙做了分析和称量。           
    扬州大学测试中心测试员周传强博士用精密仪器测量发现,商家在产品的重量标注上很准确,可重量并不能说明纯度。于是,记者和专家一起动手,用工具拆开了银制的小铃铛。果然,在银手镯和银锁里,分别发现了四颗铜珠和三颗铜珠。经过称量,银手镯总重量17.47克,铜珠重4.07克;银锁总重量11.51克,铜珠重4.49克。按照两个商家12元每克和15元每克的银价计算,四粒铜珠价值48.80元,三粒铜珠价值67.45元。记者从金属交易市场了解到,每克纯铜的价钱只有四五分钱,也就是说,和银首饰搭配销售后,铜珠子的身价上涨了近300倍。
    按银计价,却把铜卖给了顾客,这种行为在法律上该如何定性呢?记者咨询律师得知,销售银饰的商家无论是按克卖还是按件卖,都必须主动向消费者说明商品中不同金属的成分和含量,否则就涉嫌欺诈。
    擎天柱律师事务所律师:从商家销售的情况来看,商家只是一个计件进行销售,并没有明示,也没有告知消费者里边银的成分。计重,他是以银的重量进行销售和定价,如果重量与银的成分,不成正比,就是一种欺诈行为。
    银饰行业里竟然藏着这么多猫腻。这不仅让顾客的利益受损,也让商家的诚信蒙羞。希望相关部门赶紧介入,打破潜规则,还金银饰品行业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

Tags:银饰 猫腻 行业 潜规则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择校”之困 下一篇扬州东方医院走进田家炳实验中学..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