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重返-记南京同仁医院院长于振坤
导读:本周《会客厅》的嘉宾是南京同仁医院的院长于振坤,他说:人生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前行。两度就任南京同仁医院的院长,是重返,更是对自我的挑战。且让我们走进于院长的内心世界

   
    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的人将它草草翻过,聪明的人却会将它细细品读。因为聪明的人知道,它只能读一次。生命本身只是一次单程的旅行,无论长短,无论沿途的风光是否美丽,我们拥有的只是唯一的一次机会。本周《会客厅》的嘉宾是南京同仁医院的院长于振坤,他说:人生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前行。两度就任南京同仁医院的院长,是重返,更是对自我的挑战。
    在医疗界提起于振坤是鼎鼎大名,作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权威人士,在世界顶尖的癌症研究和治疗机构里做博士后四年后,多家美国知名医疗机构向他伸出橄榄枝。面对唾手可得的别墅、车子和在美国已经享有的知名度,2006年他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回国。回国后于振坤就职于有着126年历史北京同仁医院,同时也被派驻正筹建的南京同仁医院做院长,四年的院长历练让他成为技术型和管理型兼备的专家,正是有这样的阅历,在全国排名第一的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进行大科主任竞聘时,他担此重任回到北京同仁医院。随后两年半的时间里,他在专业道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绩和行业内的话语权。令人惊讶的是:两个多月前,于振坤又选择回到南京同仁医院这家非公立医院担任院长。从纽约到南京,从北京再一次回到南京,对于这位业界知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来说,有着不一样的心路历程。
 


五点钟亮起的路灯
    初夏的下午五点,太阳还没有下山,山东阳谷一个村庄的路灯就亮了。一名男子从一辆私家车上走下来,步行走进村庄,对这片土地有着深情的他不忍心让车轮在这条路上碾压,要用自己的双脚轻轻踏过。“我对小时候泥泞的道路印象特别深刻,因为这是生我养我的土地。”说这句话的人就是于振坤。阳谷县下面的这个小村庄比较落后,从这里走出去成为村里大人物的于振坤,通过他的影响力给村里装上路灯、下水道,帮助村里铺上了柏油马路。提前全部亮起路灯,是这个村的最高礼遇,村长说,这是因为“振坤回来了”。
    于振坤是一个焦点,也是一个传奇,阳谷因为有了他,也就在“武松打虎”的故事之后让乡民们多了许多谈资。
    三十岁的年龄对于很多年轻人还仅仅是事业起步期,1996年,当时31岁的于振坤已经是北京市耳鼻咽喉研究所的所长助理,兼基础部主任、北京同仁医院头颈外科的副主任,他的工作也涉及到各部门的管理,这也给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2002年9月,于振坤赴美国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做博士后,在这个全世界顶尖的癌症研究和治疗机构里,一待就是4年。学成之后,虽然所在中心的世界顶级专家想出高薪聘请他,希望他能留在美国,但他还是选择回到国内,将所学之长带给更多需要他的病患。而今年,他从公立医院北京同仁医院走出来,同时放弃的还有博士生导师和首都医科大学的教授身份,回到了最初由他带领团队创建的、刚刚成立6年的股份制医院:南京同仁医院。他的这一举动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医疗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南京同仁医院的一千多号员工更是奔走相告:于院长回来了!我们医院的“镇院之宝”回来了!医院的前景一片光明!可是于振坤清晰地认识到,“医院最先为人知道的,是专家,奔着我名头来的人特别多”。在于振坤看来,“这也是医院不成熟的标志。”他认为,“医院起步期是专家带动医院,成熟医院的标志是医院带动专家。”
    如今的南京同仁医院与北京同仁医院一脉相承,把眼科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作为着力点,眼科,神经内科成为南京市的重点专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更是在于振坤的带动之下,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作为非公立医院,凭借优势学科和良好的服务,已经被社会和众多的患者所接受。
 

 
架子上的礼物
    于振坤在美国待了四年,有一个很大的感触,中国和美国的医保体制差别很大。美国的医保体制的设立不仅仅是满足投保的人需求,也满足的医生的需求。
    在国内现有医疗体制下,只要你是医生不分职称,只要你有技术不分技术水平,收费标准是一样的。这时候,问题就出现了:患者总想找一个更加有经验的,技术水平更高的医生来做手术,因为他们觉得低年资的医生经验差一些。这种想法使得有经验的医生特别吃香,尤其是一些有较高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的医生,“这就导致了一种不公平,比如一些有经验的医生不想做的一个简单的手术,但患者指定要你去做这台手术,如果不答应,礼物和红包就会随之而来。这也导致年轻医生无法通过实践得到培养。”在美国就合理地规避了这个问题:每个人投保的数额不一样,对于医生的选择也会有限制。投保较低的患者只能选择低年资的医生就诊,同样,保险公司给予的报销额度也不一样,投保数额越多的人,可以报销的比例越高,“这样带来的一个结果,年轻医生和经验丰富的医生每天接诊的病人数就会差不多。”这也有效地避免了红包的问题,随着年资的增加,收入也会成倍增长,“美国医生的礼物基本都是放在架子上的,一盒包装精美的巧克力或者红酒,他们认为这是患者对他们认可的标志。
 
 

走进“春天里”
    目前中国的医保是“低水平,广覆盖”的来满足老百姓的需求,但是当下的社会每个人所拥有的个人财富是不一样的,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是有差异的。在这种前提之下,国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市场,实现和公立医院的错位发展,满足老百姓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国家政策的推动使民营医院感受到了春风。正是看到了非公医疗机构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于振坤再次选择回到曾经洒下汗水和泪水的南京同仁医院,在股东的信任和员工的期盼下接任南京同仁医院院长。非公医疗机构的发展是没有成型的模式和规律的,对于南京同仁医院这样的非公医疗机构更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专科特色鲜明,专病中心拉动的高品质医疗机构。把南京同仁医院真正带进发展的春天里!如今的于振坤更加忙碌了,每天的时间被门诊、手术、日常院务已及各种社会事务占得满满的,他说:已经记不清什么时候休息过了。当记者问他专家和院长两个角色他更钟情于哪一个时,他巧妙地回答: “A strong man can save himself,a great man can save another.”
    于振坤回忆说:他曾经被卫生部选派到新加坡参加院长高级研修班。期间参观一家新加坡的医院,走入医院大厅分成两个区域,一边是医保区,电风扇,八人的房间;一边是特需区,中央空调,独立单间,“当然,享受的服务和医生也是不一样的,收费标准也是不一样的,极大地体现了差异化的医疗服务,这正是中国非公医疗机构发展的方向。”目前中国的公立医院还是垄断了整个医疗市场,非公医疗机构的春天到来就必须有破冰之旅,与公立医疗机构行成错位发展的互补模式!
    2011年,于振坤作为第一个华人,被邀请去曼哈顿参加民营医院发展机遇的论坛,他看到目前中国政府对问题认识越来越清晰,他坚定地认为民营医院的春天即将到来,“春风已经吹起来了,还愁迎春花不开放吗?”

记者后记:
   村上春树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迷失的已经迷失,重逢的还会再重逢。”初识于振坤是在三年前,从当年的意气风发到如今的从容淡定,让我更想去了解、读懂他抉择背后的故事。“舍得”两个字,有“舍”才有“得”,得失之间,我们看到了一个有担当、有梦想的男人的人生追求。他说:其实人生就像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车票,没有彩排,每一场都是现场直播。把握好每次演出,便是对人生最好的珍惜。在南京同仁医院,他是最忙碌的人,辗转于门诊、手术台和会议室,周而复始,一天又一天…我们常常追问:成功是什么?从于振坤身上,我读懂:成功,就是平常的事情重复去做,并且要做到极致。博恩崔西说:成功就等于目标,其他都是对它的解释。(文/晨薇 图/大雨)
Tags:南京同仁医院 于振坤 名城扬州网 专访 会客厅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名城扬州网“七夕缘”晚会浪漫落幕 下一篇洪兰:孩子起跑早晚都能赢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