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会客厅]戴忠仁:我要做老板
2014-10-17 09:52:16 来源: 作者: 【
导读:戴忠仁,台湾著名媒体人,1990年代后期台视当家新闻主播。现从事文教事业。艺术收藏与设计杂志主笔,人间卫视电视节目《国宝档案》主持人。10月11日,戴忠仁作客扬州讲坛,主讲《成功者的特质》,受到听众欢迎。

【人物名片】

    戴忠仁,台湾著名媒体人,1990年代后期台视当家新闻主播。现从事文教事业。艺术收藏与设计杂志主笔,人间卫视电视节目《国宝档案》主持人。10月11日,戴忠仁作客扬州讲坛,主讲《成功者的特质》,受到听众欢迎。


初进职场:去了美国,开了眼界


    扬州讲坛上的戴忠仁,不改主播本色,甫一登台,便反客为主,即兴采访起主持人,迅速hold住全场。在讲台上,戴忠仁言词便给,谈自己的经历,谈媒体生涯采访过的李光耀、王永庆等名人,谈各种社会现象,无不胜义纷呈,让在场的听众感受到这位资深主播的风度。
 

    对这份口才,戴忠仁很谦虚,“如果我今天能够比较流畅地表达我的想法,那是因为过往的经历使我接受了相关的训练。”其实,在读书时,戴忠仁念的并不是新闻系,而是从哲学转到公共行政。求职时本想进大学做助理研究员,但却进了企业。因为从事新闻成名,却在担任部门主管,事业蒸蒸日上之际华丽转身,投身文教事业。他还是拍卖师,是杂志主笔,是节目主持人……戴忠仁的人生,究竟有多少面向?
 

    戴忠仁自谦,他的人生还称不上成功。之所以愿意分享“成功者的特质”,不仅仅因为他采访过李光耀、王永庆等诸多显赫人物,见识了他们的共同点,更在于他对成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我认为,把善发挥到极致,就是成功。”
 

    之所以持此看法,与他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戴忠仁出身台南,家境普通。中学毕业时,父亲过世,靠助学贷款,才完成了大学学业。在求职时,本想进高雄中山大学当助理研究员,却因一通神奇的电话,进入一家企业,从事营销,卖西装布料。在这家企业,戴忠仁工作非常努力,试用期满,上司对他说,把美国的市场(实为美洲,包括北美、中美、南美)交给你了。正当他犹豫能否胜任时,上司一句话触动了他:“我们对你有信心,你难道没有吗?”
 

    当时的台湾,尚在***时期,出国不易。因为工作的关系,戴忠仁有机会出国,眼界大开。对美国、对世界、对自己都有了不一样的认识。也正是在美国的电视节目中,戴忠仁看到了思维导图的发明人Tony Buzan,被这种方法所吸引,接受了专门的训练。正如戴忠仁喜欢引用的他的老师——星云***——的一句话,“每个现在都是因缘”,没过多久,这次学习就影响了他的人生。
 

    1987年,台视公开招聘,朋友建议戴忠仁前去报考。当年台湾电视界,台视、中视、华视,三足鼎立,尤以台视的影响力最大,影响及于欧美。其职位之抢手,不言自明。因为接受了思维导图训练,戴忠仁在时间相当紧迫的情况下,仅用两周的时间准备,便一举考中,从此进入新闻界。更多彩的舞台,从此出现在他的面前。回顾这些经历,戴忠仁很感激,“我之所以有一点小小的成就,是因为别人给我舞台。”因此,他特别愿意与当下年轻人分享如何在寻求做事的能力之外,寻求做人的方法。这正是他作客扬州讲坛的机缘所在。
 

战地记者:追着导弹跑的日子


    提到戴忠仁的新闻生涯,白晓燕事件无法绕过。白晓燕为台湾知名艺人白冰冰之女,1997年,刚读高二的白晓燕被劫匪绑架并遭杀害,由于案情复杂和媒体的关注,在台湾社会引起巨大轰动。作为新闻主播,戴忠仁与劫匪之一陈进兴进行了一次长达6小时的电话连线。
 

    事后有人批评,戴忠仁访问陈进兴时,以“您”称呼陈进兴,而且电话访问向全国直播,违反新闻伦理;但同时也有人对于戴的新闻专业、语言水平及胆识予以赞赏。戴忠仁人本人则认为,当时人质在劫匪手上,他既无理由也无必要去激怒劫匪;从警方的反馈来看,整个对话让劫匪的情绪稳定下来,现场得到控制,现场没有发生悲剧。正是在这一事件之后,戴忠仁成为台视当家主播。
 

    其实在戴忠仁的新闻生涯中,这并不是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事件。印象最深的,是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远赴中东担任战地记者的经历。当时的情形,与当年远赴美国开拓市场有些相似。上司问他,你可以去中东吗?他便应承下来,与另一名摄影记者奔赴中东,成为战地记者。除了少数在地记者之外,戴忠仁是远东地区唯一进到现场的记者。
 

    因为战事已经爆发,他们无法以新闻记者的身份入境,器材自然也不能带进去。当时的他们,堪称“手无寸铁”,连一部照相机都没有,还是临时借了一部家用录像机。“当时伊拉克发射飞毛腿导弹,别人都戴着防毒面具到处躲,我跟我的伙伴却在找,那个导弹落在了哪里,想要去拍。这是我的本份。”就是用这样的机器,戴忠仁完成了战事的报道。战事临近结束时,戴忠仁通过种种关系,与美国、法国的报道团队一起,首批进入科威特,进行采访。没有任何奥援,在几万公里之外的战争前线,判断战事走向,追寻导弹落点,并把得到的信息发送回来。这段经历带给他的,不仅是终生难忘的记忆,还有一个重要结论:战争是人类最愚蠢的行为。
 

为了理想:换个跑道也能前进
 

    2004年,就在戴忠仁的新闻事业蒸蒸日上时,他却华丽转身,转而从事教育行业。关于此事,戴忠仁用了一个有意味的说法,“转换跑道”。当时戴忠仁已经担任部门主管,负责整个部门的运行。而当时他所服务的台湾电视公司,已经获准在内地设点,毫无疑问,这是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这个时间作出这样的抉择,关乎台湾媒体的大环境。随着社会环境的变更,台湾媒体由官方转为私人资本经营。戴忠仁服务的这家电视公司,就在这时候变更了经营结构。换句话说,老板换人了。在媒体私有的条件下,老板的立场直接决定了媒体的立场,自然也包括了下属新闻从业者的立场。金庸早年就曾经说过,“报社内部员工与老板只有雇主与雇员的关系,没有新闻自由的关系。新闻自由是报社对政府当局争取的,不是员工在报社内争取的。”考虑到与未来老板之间可能存在的分歧,戴忠仁决定转行。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最大的变化就是新闻产业完全由私人经营。”作为台湾资深媒体人,戴忠仁对这种变化有直接的观察和感受,“私人经营的结果,注重收视率,注重营收。在这样的环境里面从事媒体行业,很多媒体人都感到不适应。”在这种风气之下,狗仔文化兴起。

    对于狗仔文化,戴忠仁没有讲过多的大道理,而是提到一个有趣的例子。前阵子,一位媒体老板向戴忠仁抱怨,说他被人***了。实际上,这位媒体老板曾经在台湾经营过,他的团队,正是以狗仔文化而出名的。“作为媒体经营者,你想要塑造什么样的媒体,最终,这个环境的改变怎样回馈到他自身及其家人,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要改变狗仔文化,重要的是媒体自身除了狗仔文化之外,能拿出更好的东西来。“不仅是真,而且是善,同时还要让别人愿意看。”或许这就是戴忠仁心中的新闻理想。为了这份理想,戴忠仁说,如果有朝一日他获得足够的资源的话,他要成为媒体的拥有者、经营者。

 

    对扬州的媒体同行,戴忠仁也有自己的嘉言美意:在现代社会中,媒体永远是一个最重要的守门人。一个社会的正能量有多少,要朝哪个方向发展,这都是所有人所期待的。他相信,扬州的媒体人一定可以做得越来越好。
 

    虽然是初次来到扬州,戴忠仁对扬州赞不绝口,在喜欢之外,更多了一份讶异。戴忠仁喜爱文物,主持人间卫视《国宝档案》节目。扬州的古城风情,让他一见倾心,非常喜欢。晚清时期,扬州原拟修建铁路,后来扬州盐商担心破坏风水而反对,因此扬州很长时间没有铁路。在戴忠仁看来,这正是扬州幸运的开始。“新的经济力量不容易进来,扬州的古朴风貌赖以保存,而这个风貌是历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因此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唐诗宋词里的扬州,一直让他憧憬不已,原以为这是份遥远得无从抚慰的文化乡愁,想不到来了之后,这份风貌还在,能不讶异?

本报记者/刘晨薇 高笑天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评论]如何让悲剧不再重演? 下一篇[会客厅]朱道平:我的生命无极限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