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新闻调查]   10年镇扬城际公交 缘何叫好不叫座?
2014-10-17 16:33:16 来源: 作者: 【
导读: 2005年5月,镇扬城际公交在一片喝彩声中高调开通,串联起两座城市的繁华街区和旅游景点; 几年运行下来,镇扬公交不再是“香饽饽”,客源不足,陷入亏损状态,10年镇扬公交路在何方?

   
    2005年5月,镇扬城际公交在一片喝彩声中高调开通,串联起两座城市的繁华街区和旅游景点;
    几年运行下来,镇扬公交不再是“香饽饽”,客源不足,陷入亏损状态,10年镇扬公交路在何方?
   
    乘客吐槽:公交时常晚点“不靠谱”
   
    “前几天的早上6:30,打算在瘦西湖站台坐首班车去镇江坐高铁,结果又没有等到车。”说起发车时间经常“不靠谱”的镇扬城际公交,市民陈先生显得有些无奈。他告诉记者,这种等不到车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必须赶时间的话,只能选择搭乘这条线路上的“***”。
    在瘦西湖公交站台,陈先生向记者表达心中的无奈时,旁边的孙女士有些按捺不住,说起镇扬公交更是一肚子的不满。她告诉记者,她就在瘦西湖附近的公司上班,每周都要回镇江一次,有时个把小时都等不到车。 常常需要去镇江开会的陈女士也遇到过等不到车的情况。“有天中午12:30,气温还是挺高的,一直等到13:30才坐上了车。”
    记者在公交站台上的站牌看到,镇扬公交每班车的间隔为30分钟,是什么原因导致车辆晚点?驾驶苏K15217镇扬公交的司机告诉记者,主要是扬州方面的车辆年久失修,经常半路抛锚。“有时一大早跑过去,车子就发动不起来,只能停开一班。”
   
    司机抱怨:乘客少、车况差、收入低
   
    据了解,2005年开通的镇扬城际公交线路全长55公里,在扬州市区停靠瘦西湖、文昌阁、中医院、世纪花园,在镇江停靠金山公园、大市口等多个站台,沿途经过两个城市的主要景点和闹市区。公交的开通进一步方便了两地市民间的往来,促进了城市融合。按照当时的目标,两市将着力把城际公交打造成镇扬最富特色的“品牌旅游线路”。 
    然而,车辆的不准时,运行时间长等因素,让一些乘坐镇扬公交市民渐渐失去了兴趣。“票价高,车速慢,别人凭什么坐你的车?”在这条线路上已经跑了近10年的司机朱师傅认为,作为公交,票价还是太高了,不少乘客还经常因为这个班线的车辆晚点、抛锚而误事。
    “旅游旺季人多一些,但就算情况好些的星期五、六、日,车上乘客也经常寥寥无几。”镇扬公交司机葛师傅告诉记者,赶时间的人根本不敢坐,虽然标称全程70分钟左右,但路上的时间不是司机能掌握的。记者随机挑选了一个工作日的上午9点至10点半观察发现,在瘦西湖站台共看到4班镇扬公交从这里发出,这些荷载75人的公交车上,最少的一班车仅6位乘客,最多的一班也不过13位乘客。
    司机毛师傅介绍,司机工资与发车班数挂钩,多劳多得。但因为运行线路长、车况差等原因,他们的收入相较于其他班线司机有较大差距,所以很多司机都不愿开这趟车。目前,扬州方面镇扬公交司机的工资只有2800元左右,而镇江方面司机的工资也仅高出600元左右。
   
    运营机制致“公交”地位尴尬
   
    2005年,作为省内首家连接两个地级市的镇扬城际公交,开通仅半年就累计运送乘客近30万人次。但第二年,镇扬公交的亏损就达到月均2.4万。而如今,全年的运送旅客数字也不及过去半年,年亏损甚至可能达到百万。
    “镇扬城际公交的失败,首先源于尴尬定位。”扬州润扬城际客运有限公司经理郭俊认为,“机制”上就存在问题,既不是公交,又不是长途。据介绍,城际公交车既不能享受城市公交车的优惠政策,也不能减免养路费和客运附加费等相关费用,就连油价补贴的“福利”也不能享受,春运、黄金周更不可上浮票价。13元的票价要跑50多公里还要支付过桥费等其它费用,自然入不敷出。
    负责镇江方面运营的镇扬城际客运有限公司王平告诉记者,每年进入6、7、8月份,都是他们最困难的时候。2012年,镇江方面应市民要求,更换了5辆环保车型。但是,原本打算换了压缩天然气的环保车可以降低能源成本,没想到这两年的天然气价格直逼汽柴油。“早知道当时就不换了。”王平无奈地表示。
    与此相反的是,扬州方面的车没有更换,但屡屡遭遇抛锚状况。“我们也知道车辆时常坏在路上,但是年年亏损,实在没钱换。”公司党总支副书记张彤告诉记者,目前镇扬公交的全年实载率不到50%,投资换车可能意味着更大的亏损。
    相比之下,王平更羡慕扬州方面的现状。“高铁开通后,我们已经停掉了南京、常州等黄金班线。”王平同样认为,镇扬城际公司作为股份制运营的镇江江天客运集团下属公司,比扬州“更惨”。
   
    内耗外斗:镇扬公交“奄奄一息”
   
    一方面乘客埋怨车辆晚点,看不到车;而另一方面,运营公司又在抱怨客源不足,亏本经营。公交数量从过去的10辆减少到8辆,发车间隔时间从刚开始的20分钟变为30分钟,首班车时间也从早上6点向后推迟半小时。这一系列细微的变化,也都在印证着镇扬公交已经陷入“恶性循环”。
    “公交的密度还比不上普通长途班线,这样的公交有谁坐?”在汽车西站乘坐镇扬“绿色通道”班线的李先生告诉记者。
    目前,润扬城际公司还同时经营着镇扬“绿色通道”班车,在镇扬公交班次、车辆萎缩的同时,这趟班线从2005年的20多个班次,发展到如今的56个班次,几乎每个班次都能满载发车。班次密度15分钟一班,节假日甚至密集到10分钟一班,远远高于镇扬公交的班次密度。张彤认为,虽然两次涨价,但依然无法阻挡镇扬公交的亏损。“幸亏有‘绿色通道’线路的盈利,才能部分弥补镇扬公交年年的亏损。”
    对此,有市民认为,如果能把“绿色通道”的部分班次投放到镇扬公交,这条原本惠民的路线,也不至于如此惨淡!扬州大学商学院薛庆根副教授认为,一条线路17元只要跑40公里,中途还不需要经过费油的市中心;另一条线路14元跑55公里,市区走走停停,费钱费力。运输公司如何选择,可想而知。
    事实上,与镇扬公交形成竞争的还不止“自家人”。扬州西站花2元乘坐16路公交车到渡口,从渡口花3元轮渡费过江,1元钱乘坐镇江10路车依然可以经过镇江火车站、大市口等重要站点,全程仅需6元钱。除此之外,活跃在镇扬公交线路上的镇江世业洲“***”,15元车费 “服务到家”,把乘客送到镇江市区任何想去的地方。“世业洲的‘***’因为不需要缴纳润扬大桥过桥费,在与镇扬公交的竞争中几乎‘完胜’。”张彤认为,更可怕的竞争压力还在后面,连淮扬镇铁路将把扬州送入“高铁时代”,私家车的普及让公共交通工具乘坐率大大降低。
   
    镇扬城际公交:路在何方?
   
   “镇扬公交问题还存在定位不准。”薛庆根分析认为,首先应当搞清楚乘客去镇江的目的,有多少人去镇江是为了逛公园、商场,大部分其实只是为了“赶火车”。完全没有必要让镇扬公交穿越镇江市中心开到郊区的公园,应当就是连接两地的交通枢纽和市中心,缩短线路长度,节省时间。
    薛庆根副教授认为,现在的镇扬公交根本就达不到公共交通应有的密度,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保证“高等级车辆、高密度班次、高标准服务”。既然政府将城际公交推向市场,也应该有更多的政策扶持,比如减免润扬大桥的通行费、减免税收等等。“营运公司应当加大宣传,让更多人知道镇扬公交这条线。”
    “应当模仿88路公交车的模式,大站快车。”镇扬公交司机朱师傅深有体会地认为,要想真的把自己当成公交,就应当降低票价,将票价减收的钱给乘客用于市内公交的换乘。
    在记者的采访中,包括乘客、司机不止一次地表示,公交的目的为了服务市民,但现在却在“亏损”情况下服务于少数市民,那为何不干脆直接停运?反过来说,为何不直接取消“绿色通道”班线?
    “镇扬公交的社会效益要远远高于经济效益。”扬汽集团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认为,当初在两地政府的介入下,高调开通镇扬城际公交班线,镇扬公交已经成为了扬州、镇江同城化的一种标志。“如果要停运,不太可能。”也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公交的运营模式意味着公益性,也预示着企业无法获取更多的利润。
    “我们还是寄希望于两地的政府,能够进行财政补贴。”镇江方面负责人王平表示,镇、扬两方面的运营公司一直在递交申请,希望能够获得政府的补贴。“5年吧!应该是个大限。”王平对连淮扬镇铁路的开通也抱着悲观的想法,他认为,5年后,镇扬公交乃至镇江与扬州的客运班线,将到生死存亡关头。
    针对公路客运所面临的困境,扬汽集团总经理吴忠俊表示,传统运输企业应当积极寻求转型升级的增长点。“未来一段时间内,客运主业持续发展的压力和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难度将继续加大,传统客运企业已经开始‘转型’。”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当代扬州人物谱——甜蜜蜜 下一篇[法制故事]“金项链”背后的谎言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