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晒实习”成实习生最新网络消遣(二)
2012-08-24 10:42:07 来源: 作者:沈慧 【
导读: “在百度实习最大的收获是……能复制文档;在优酷实习最大的收获是……能直接下载视频;在土豆实习最大的发现是在……就可以跳过45秒广告”。最近在论坛上广为传播的这则帖子,充分体现了“乐在分享”的互联网精神,也显示出企业在实习生管理上的漏洞。 令人力资源管理者们头疼的还有伴随网络成长起来的“90后”实习生喜欢在网上发布“实习体会”。这些体会不光包括个人实习经历,还热衷于比较不同企业的薪酬福利水平,甚至发泄不满。“前程无忧”网站的调查显示,77%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认为实习生有不妥当的信息传播行为,给公司带来信息保密和制度管理的困扰。 对此,有关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实习生还不是正式“雇员”,在自我身份认知上常以“临时“自居,而在工作选择上又有多种可能性,因此往往缺乏忠诚度和职业归属感。该人士在提醒实习生珍惜实习机会的同时,还提醒用人单位:由于校园招聘已成为很多知名企业一大市场和品牌战略,赢得实习生的口碑很重要,“对实习生的管理稍有不慎很可能招致不满,再经网络传播,会影响到雇主品牌”。 那么,面对沸沸扬扬的“网晒实习经历”这种行为,是否可取呢?网友的讨论很明显分为了两个阵营。

何理由,不能对指令中存在的弊端有所质疑,也不能提出合理化建议。
    同时,90后、80后普遍拥有较高学历,从小享有多元丰富的信息资源,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让他们拥有了更广的就业选择面,因此他们在职场上的主动性增强。企业在试用90后、80后,而90后、80后同样在试用企业,网晒实习经历并非简单地抱怨比较,而是其职业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下的迷茫、痛苦,同时也是对不甘于现状的挑战,他们希望通过信息共享探讨、选择心目中更理想的发展空间。
    对此,企业大可不必视之为洪水猛兽。要知道,以往一味要求员工服务的企业哲学,固然让企业可以获得看似廉价、听话的员工,但实际上呢,看似忙碌的同时,怠工、效率低下、程序繁杂等弊端也日益显现,员工以此来表达不满与***,给企业发展带来更深远的损失。与其这样,为何不能主动拥抱社会进程,体察员工心态变化,以更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对待“90后网晒实习经历”,寻求与员工建立公平对等的沟通基础,构建资劳双方互利共赢的企业文化。

【板砖】    晒实习企业内部信息不可取
    最近,网络上诸如“加个前缀可以免费***××文库的资料、××视频网站的前45秒广告可以简单跳过、某乳业公司代工厂生产条件恶劣……”等分享经验的内容,在微博上,论坛中比比皆是,而这大都是在企业实习后的实习生晒出的。企业内部情况纷纷在网络上被曝光,让不少企业叫苦不迭,这属于泄漏商业机密,还是分享真相?
    记者了解到,原本在××文库中下载文档是需要“金币”的,而获得“金币”则需要用户进行一些任务,如上传文档或评价别人的文档等。记者尝试那位年轻实习生发布的“实习收获”进行操作后发现,××文库的确可以***文档,从而给××文库既有规则带来了挑战。
    除此之外,记者发现一些实习生还将企业内部薪酬给晒了出来,比如“惠普操机员月薪5500元左右,腾讯网编月薪8000元左右……”这让这些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十分被动,因为在很多互联网公司,即使在企业内部实行的也是“秘薪制”,员工之间是不能打听收入的,行业间也属于保密内容。
    因此有网友提出:“在网上晒出去自己实习体会不是不可以,但是某些实习生直接把实习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以及企业信息都晒出来有些不妥,泄漏了商业机密,有可能给实习企业造成一定损失,如果企业真要追究你的法律责任你也不好过,给自己今后的求职带来一定影响!谁还敢要你?”
    对此现象张律师表示,这涉及实习生权利边界和责任承担的问题,实习生应该诚实守信,即使知道实习单位的产品存在漏洞或缺陷也有保密的义务,不得外泄、利用,如果外泄并给实习单位造成了损失,就构成侵权,单位可以***并提出赔偿。
    而某互联网公司人力资源专员沈泉则对记者表示:“到一个公司实习,就该为公司遵守一定的规章制度,毕竟公司为自己提供了一次实习的机会
Tags:实习 漏洞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2/3/3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扬州齐秦粉丝K歌赛落幕 现场变成.. 下一篇中医热悄然酝酿一场革命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