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影视

TOP

菜市场的变迁,扬州人舌尖上的幸福—— “我们的70年”特别系列报道
2019-12-01 10:56:00 来源: 作者: 【
导读: 深夜,霓虹闪烁,如璀璨星辰,整个城市慢慢静寂,可有这样一群人为了我们舌尖上的美食,开始忙碌起来。 联谊批发市场热闹非凡,灯下,传来阵阵喧嚣和嘈杂,大家运输、搬货、整理……各类蔬菜,此刻老马正在摊前忙碌着。 老马,马俊凯,今年快六十了..

深夜,霓虹闪烁,如璀璨星辰,整个城市慢慢静寂,可有这样一群人为了我们舌尖上的美食,开始忙碌起来。

 
联谊批发市场热闹非凡,灯下,传来阵阵喧嚣和嘈杂,大家运输、搬货、整理……各类蔬菜,此刻老马正在摊前忙碌着。

 

 

老马,马俊凯,今年快六十了。三十年前,听朋友介绍苏北有一个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马俊凯从邳州只身来到扬州,他说当初来的时候批发市场才建成一年多,没有门市,大家都在路边棚子里卖菜,商家也只有几十户,老马笑说当初的自己就和这市场一样“落魄”,收工后他只能在徐凝门大桥桥洞下铺席而睡。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联谊批发市场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1988年创办建成到如今拥有营业性用房1000多间,交易性大棚5万多平方米,进驻市场专业性批发公司30多家,固定商户600多户,在风风雨雨中不断成长。

 


如今老马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商品住宅房,一双儿女也长大成人,和他一起做起了蔬菜批发生意,老马笑说现在日子是越过越好,以前可都不敢想的。是的,老马随着批发市场一起努力,一起成长,这里是老马一家梦开始的地方,也是千家万户餐桌美味的中转站,来自各地的蔬菜从这里流向各大菜场,送到人们的餐桌上成为了美味佳肴。



1

 70年岁月沉浮,浓缩在瓜果蔬菜中 

 

菜场,是一座城市最具生活气息、最接地气的地方。

民以食为天,回望新中国成立70年,人们从最初的吃不饱到计划供应,从敞开购买到应有尽有,再到如今可以追溯到食物源头,70年间,小小菜场折射出了百姓生活的巨变,也变成我们年轻人再也接触不到的回忆。

 


解放初期,市场商品供应不足,为保证群众基本生活的需要,国家决定实行“计划经济”,发放各种商品票证来分配商品。我国票证包括粮票、肉票、食用油票、布票等,小小一张票证,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那时,扬州城区一个菜场都没有,扬州居民日常所需的蔬菜和肉禽蛋、豆制品,主要由近郊农民或摊贩每日清晨在集市上设摊出售,或串街走巷叫卖,当时居民还没有“小菜场”的概念。
 
解放初期的摊贩门们沿街售卖蔬菜瓜果

 

为解决百姓的菜篮子问题,1953年到1955年,政府引导个体菜贩组织起来成立公私合营菜场,当时在城区方圈门、大舞台以及国庆路等地一共建了八个菜场。

扬州早期的菜场旧貌

 

尽管买菜有了稳定场所,但当时,市民的选择余地很小,而且买蔬菜、副食都必须用票证,计划经济时代,排队就成了各大菜市场的一景。每逢节假日的早晨,菜市场还没开门,顾客就排起了长队。


排队的人虽然多,但基本上每个人都能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因为当年是凭票证供应,只能按《居民副食本》上的定量购买。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2

 以街为市的时代


改革开放后,随着集市贸易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一批农办菜场,蔬菜副食品零售单一计划渠道的模式被打破,开放性、多渠道供应的格局形成。

那时的菜场,其实就是一个以街为市的菜市场,市场内既没有明确划分区域,也没有规范的摊位,蔬菜、水果都是随意摆放在路边售卖。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菜市场上有新鲜、可议价、可自选的农产品,深受当时民众的欢迎,很快就取代了计划经济下的国营菜店和副食店。农贸自由市场依靠其灵活、新鲜、自选等天然优势得到极大程度的欢迎市场供应开始丰富起来,蔬菜副食品的品种和供应量猛增,小菜场已无法满足群众需要,农贸市场应运而生。
 

 

3

 菜市场,紧随着时代的变迁 

 

解放桥农贸市场、石塔农贸市场、萃园桥农贸市场……扬州城区先后建设了近10个农贸市场,搞活了城乡流通,丰富了市场供应,老百姓的菜篮子越来越丰盛。一排排菜台饶有气势,摊贩忙碌,买卖繁忙,生意兴隆。

 

石塔菜场,是扬州市最大的农贸市场。那时来石塔菜场买菜的顾客非常多,有来自淮海路、文汇路、大学路、文昌路......的居民,也有周边乡下的村民,大家为了一日三餐,每天来到这里买菜,和商贩们讨价还价,说说家常,甚至人生百态。


直到现在,早晨你站在石塔菜场周围,总能见到拉着小购物车的爷爷奶奶专门坐公交慕名从远处赶来采买。

他们来到这里可能是因为多年来习惯,也可能因为这里菜价便宜还新鲜。

而扬州人似乎也习惯了石塔菜场的拥挤,熙熙攘攘的人群,在这里如溪流交汇,也成为文昌商圈又一道独特风景。

 

80年代的石塔农贸市场,道路又窄又烂,环境和条件都很差,市场的水泥地面坑洼不平,一到刮风下雨天,地面就污水横流。随着扬州城市的快速发展,石塔农贸市场的面貌、功能以及配套设施,已经满足不了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的购物需求,改变势在必行。后来开始慢慢改造,一段又一段地修补,才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如今在走进石塔菜场,可以看到划分明确的经营档口,每个档口都有诚信经营以及食物溯源的相关信息,市场内供市民选择的农产品种类比以往丰富很多。

今年市政府对石塔菜场再一次进行升级改造,升级改造后的石塔菜场将提升市场软硬件环境,使市场面貌焕然一新,为市民提供了整洁、有序、安全的消费购物环境。

 


4

 智慧型农贸市场“上线”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作为我市重点提档升级的农贸市场,2017年开张营业的老虎山农贸市场,走进市场的一瞬间,你会便被眼前的景象所惊艳,不同于旧菜场混乱的分区,如今每块区域划分的十分明晰,一眼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里采用超市化布局,每个销售空间都类似于家庭厨房,配备统一规格的整体橱柜,舒适的购物环境,让市民赞不绝口。
 

很多人不喜欢菜市场,因为记忆中的菜市场总是脏、乱、差,几乎没有可以落脚的地方。而这里的地面甚至可以用“一尘不染”来形容。


老虎山农贸市场引入休闲购物理念,在色彩搭配、新型环保材料、引导标识上下功夫,实现了由传统农贸市场向现代化的转变。

 

 

通过市场的电子触摸屏,市民可以随时查询经营者证照信息、索证索票信息、食品检测信息等内容。

 

5

 让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农贸市场从无到有、从地摊到正规农贸市场的变迁过程,就像一面镜子不仅照出了当时的物资生活水平,也映射出城乡日常生活方式的变迁和市井文化的发展。

 

2017年,扬州市又制定了《中心城区农贸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布局规划》,明确到2030年,扬州中心城区规划农贸市场总数要达到129处。新中国成立70年,居民买菜的场所一直在升级换代,从传统乡村市集、国营菜店,到农贸市场、超级市场,将来扬州人的菜篮子将更加丰盛。


6

 菜市场,满足最原始的欲望 


我们身处这个纷纷扰扰的社会,烦恼太多,欲望太多;而走进菜市场,会发现自己最原始的欲望,不过是一顿简单的温饱。


这是一个充满烟火香和市井气息的地方,在这里你能清晰的体会到生活的纯粹感。拥挤的人流、吆喝的摊贩、讨价还价的买菜人、熙熙攘攘的过客,柴米油盐酱醋面,烟酒糖茶锅碗盆……它们总是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给你最熟悉、最温暖的安全感。


无论菜市场如何变化,这里永远是人间烟火温情所在,都是最亲切、最踏实的地方。

菜市场的变迁,
见证了扬州老百姓生活水平的进步。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你是不是也有想逛菜场的欲望呢?
留言安利你家附近的菜场!

主办:扬州市委网信办
策划执行:扬州广电报网传媒
冠名单位:华建地产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这些店没有一家一家都吃过,别说.. 下一篇向世界发出邀请!9月,扬州大运河..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