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影视

TOP

亮相!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2021-06-18 16:39:23 来源: 作者: 【
导读:6月16日上午,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开馆!

6月16日上午,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开馆!

在扬州境内运河拐了三道弯的地方,

一篇有关运河的故事正在书写,

一座有关运河的里程碑即将树立……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开馆

6月16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在历时近三年的筹备与建设后,终于揭开神秘面纱,建成开放。

 

这也是国内首座集文物保护、科研展陈、社会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运河主题博物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以新唐风建筑融合传统与现代之美,总面积约7.9万平方米,由展馆、内庭院、馆前广场、大运塔和今月桥5部分组成。

博物馆建筑方案由张锦秋院士领衔设计,项目由扬州独立建设安装,南京博物院负责布展运营。

 

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介绍,一座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内的博物馆如今呈现在公众面前,这里有公园般美丽的博物馆环境,有新唐风格调的博物馆建筑,有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的博物馆展览,彰显大运河的千年底蕴和当代形象。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表示,该馆全面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将5G、VR等引入古老运河,给公众带来全新的感官体验。未来,大运河博物馆将给公众提供一个既时尚好玩,又能全面了解大运河文化的场所。
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称,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大运河畔的一个文化奇迹,作为大运河上的重要城市,扬州拥有独特的大运河文化资源,所以设馆在扬州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揭秘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目前,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已征集到从春秋至当代反映运河主题的古籍文献、书画、碑刻、陶瓷器、金属器、杂项等各类文物展品1万多件(套),堪称一本关于大运河的百科全书。

 

馆内拥有一件长达25.7米、高8米的巨型展品,是古汴河河道剖面。从剖面中,观者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从唐、宋、元、明、清历代的文化堆积和河道变化情况。千年的时光凝固在这件展品中,令人十分震撼。

馆内的船形墓葬,是一件非常独特的展品。墓葬由两个船型的墓组成,是一座夫妻合葬墓。整个墓葬重达55吨,系整体从江南搬运而来。

 

博物馆分为11个展厅,常设展览有“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专题展览有“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知名运河与运河城市”“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隋炀帝与大运河”“紫禁城与大运河”“运河湿地寻趣”;数字化沉浸式体验展有“河之恋”“运河上的舟楫”“大明都水监之运河迷踪”等。

 

“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在博物馆这个空间里再现了运河边的城镇街肆,未来将以活态的形式呈现,从而反映运河两岸的美好生活。

“运河迷踪”展专为青少年观众打造,其中“密室逃脱”环节,参与者将以监水使者林镜的身份参与互动游戏,护送当时远在北京染疾的皇帝沿运河返回京城。

在5G大运河展区,运河沿岸八个省市今天的风光、生活状态,都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裸眼3D效果给观展者带来新奇的体验。

 

非遗文化园开放!一场市集正上演    
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馆之际,大运河非遗文化园也正式开街,一条集非遗、文化、旅游于一体的“运河古韵”水街正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不仅如此,大运河非遗文化园整个建筑群还与大运河博物馆、大运塔等建筑融为一体,形成“借景”效果,让整个仿古建筑群更加靓丽。

6月16日当天,为配合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成开放的庆祝活动,景区融媒与扬州广电报网传媒在大运河非遗文化园共同了打造一系列具有扬州地方文化特色的非遗展演和文创集市展示等活动。

现场40多家商户参与了展演,其中与非遗文化相关的有30多家。其中,除了有大家熟悉的雕版印刷技艺、扬州刺绣、通草花制作技艺、面塑等扬州本土技艺,还邀请了例如无锡的活字印刷等运河沿线城市的非遗传承人。

李仲华是扬州仅存的堆锦画非遗传承人,所谓堆锦技艺,就是用各种颜色的丝线、丝棉替代笔墨在纸上粘贴出各式形象、表达意境的一种艺术。堆锦画早于四大发明,但是在扬州很少有人传承,李仲华认为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堆锦画的传承一脉相承。

 

 

 

扬州绒花传承人征珊珊,继承了妈妈的手艺,从事绒花制作已经有二十多年。女承母业,让非遗文化和运河文化一样,源远流长!

 

 

扬州面塑非遗传承人孟晓红告诉记者,她特地为运河博物馆开馆创作了系列作品,今天现场感受了运河博物馆,回去后会将这些素材运用到后期创作中,设计出具有扬州元素的面塑。

 

 

修复了很多与扬州运河有关书籍的边城书店也参加了集市,店主希望让大家都能参与到古籍修复当中,在修复过程中对运河文化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感悟!

 

 

活动负责人杨小进表示,此次运河文化市集筹划时间长达一个月,希望通过文创产品的展示,让扬州的市民在家门口看非遗,感受到运河文化的魅力。

 

同时,以大运河为主题灵感,景区融媒&扬州广电报网传媒联合打造出大运系列文创产品,在大运河非遗文化园进行现场展示与售卖。

 

鸿运当头折伞

伞面绘有大运河两岸的人文风情,热闹的市集、往来不绝的商贾游船;伞内仿佛一笔带过的曲线,却是以流畅的笔触,勾勒出京杭大运河的走向与沿岸重要的运河城市,简约而不简单的设计,更彰显文化底蕴。

大运冰淇淋

冰淇淋整体呈现一个精致的繁体字“运”,一语双关,既是代表了运河文化,又寓意着“鸿运当头”。今年新推出的蜜桃口味,更是俘获了无数吃货的味蕾。

    这个夏天,来一支大运冰淇淋,相信你一定会好运连连、惊喜不断~

大运袜

作为运河文创的保留项目,在去年“走运”袜的基础上,今年的大运袜在颜色上做出了创新。热烈***的红色+清新冷静的蓝色,这样的大运袜,是悠久的运河历史与新潮的文化时尚的一次碰撞。白色款的大运袜上,实实在在地印上了红色的“走运”二字,穿上它,你就是名副其实地“百事顺利,鸿运当头”啦!
 

应运而生,大运河博物馆建成历程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建设,是国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展示中华民族辉煌历史、复活民族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开馆了,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它的建设历程。

 

······ 历程·回顾 ······

 

2018年· 9月27日

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扬州召开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规划方案专家评审会。大运河博物馆规划方案通过专家评审。

2018年 · 10月12日

大运河博物馆首次揭开神秘面纱!在“2018 年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分论坛之“世界运河城市博物馆馆长论坛”上,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宣布选址江苏扬州三湾,并公布初步设计方案。

2019年 · 3月24日

作为博物馆的策展方南京博物院在扬州博物馆内开设展览策划公众访谈会,倾听扬州市民关于大运河博物馆的想法与建议。

2019年 · 5月5日

大运河博物馆奠基仪式在运河三湾风景区举行。

2019年 · 9月

大运河博物馆进行实质性的开工。

2019年 · 11月

桩基工程全部完工,1411根桩基全部钻探浇铸完成。

2020年 · 5月

大运河博物馆钢结构主体已建成,由1.85万吨钢构件打造的大运河博物馆“金属身”开始全景呈现。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本月16日,中运博盛大启幕!新鲜.. 下一篇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完成字牌安装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