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影视

TOP

《一剪芳华》:聚焦大时代下的小人物 创新之路不忘传承
2022-05-18 09:08:26 来源: 作者: 【
导读: 首部以裁缝视角出发,聚焦传统手工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电视剧《一剪芳华》正在扬州三套晚间生活剧场播出。该剧不仅开辟了垂类题材的新赛道,更是以独特的年代剧品质感圈下不少“芳华粉”。剧中的传统华服和各种融合东西方美学的绝美服饰令人目不暇..

 

首部以裁缝视角出发,聚焦传统手工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电视剧《一剪芳华》正在扬州三套晚间生活剧场播出。该剧不仅开辟了垂类题材的新赛道,更是以独特的年代剧品质感圈下不少“芳华粉”。剧中的传统华服和各种融合东西方美学的绝美服饰令人目不暇接,一针一线间尽显浓浓匠心。华服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更是引人深思:一件件服饰不仅承载着制衣人的匠心精神,更是饱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

两代手艺人以匠心延续情怀

坚守理想奋勇钻研

 

《一剪芳华》将镜头对准大时代下的小人物,剧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贯穿始终的匠人精神。任乱世纷扰,两代手艺人对旗袍制作工艺的钻研、传承和创新之心永远宁静。

 

三裁堂掌柜苏敬安、四合祥掌柜白鹤年,皆是宫廷御用裁作,自是有着过人的技艺。他们对服装工艺极尽细致,一针一线尽显工匠精神。

 

剧中有一个桥段是白鹤年设计苏敬安与洋人威尔打擂台。苏敬安纯手工缝制,威尔派出的冯裁缝却用上了缝纫机。有了“高科技”加持,冯裁缝制衣一路遥遥领先。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比赛进行到最考验手艺的制作盘扣环节时,苏敬安得知家中失火。那时,他虽心急如焚,手却依旧很稳,速度不减,最后赢得了比赛。强大的心态,对细节的掌控,这便是老手艺人多年来刻苦钻研缝纫技艺的工匠精神。

对于技艺,苏敬安和白鹤年做到了精益求精;对于传承,他们也是倾囊相授。尽管苏敬安的徒弟江末生半路才被迫转投白鹤年,白鹤年也依然将其视如己出,作为继承人来培养。而江末生、陆远之又各自从师父手中接过传承传统技艺的职责。

 

老戏骨云集倾囊相授

戏里戏外演绎匠心传承

 

陈佩斯、张晨光、刘佩琦等老戏骨纷纷现身这部剧中,戏内演绎传承,戏外也不忘和青年演员交流指导,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

陈佩斯,时隔7年再出山,饰演剧中纳和泰一角。陈佩斯老师自己对于角色的理解有着很透彻的感悟,不仅如此,还时常给饰演郡主康宁的盖玥希送去鼓励并且指点迷津,“陈佩斯老师就是非常体贴年轻演员,他会给我一种新的冲击,让我给他不同的演法。”这是盖玥希在匠心特辑里评价陈佩斯的话。所谓匠心,就是给年轻演员带来新的突破点,让他们可以超越自我。

张晨光,饰演白鹤年,他的出场是时代背景下的一类匠人的写照。“这场戏里包含了正气大义,还有家国情。这风风雨雨几十年下来,一顷而出。”这句话是张晨光老师在匠心特辑里面描述白鹤年的话,一语直击要点,道破所有在嘴边待说未说的千丝万缕的情绪。在和徒弟江末生的扮演者洪尧对戏时候,张晨光老师倾囊相助,给年轻演员答疑解惑,并且还跟洪尧说,“放心吧,我带着你演”给足洪尧信心。

刘佩琦,是剧中陆远之的扮演者张昊唯的师父,这声师父,可不仅是在戏里,戏外也是不忘传承。戏里是老一辈的手艺人,戏外是老一辈的演绎人。对于每个角色的拿捏,都要求做到极致。张昊唯说:“佩琦老师是一个让我很感动的老师,他是真的在去很认真地想,我该怎么样用我的经验,去帮年轻人脱离困惑。”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热血抗战大剧《烽烟尽处》5月18日.. 下一篇抗战剧《雳剑》侯骏桀再塑硬汉形象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