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焦点

TOP

保障消费者权益,不只“3·15”
2023-04-27 18:13:43 来源: 作者: 【
导读:假冒“泰式大米”由香精调配,香气靠的是“科技与狠活”;只能外用于皮肤表面的“妆字号”日用化妆品却被用来直接面部注射;“演戏式直播”用剧本编造苦情剧,忽悠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在一年一度的315晚会上,..

假冒“泰式大米”由香精调配,香气靠的是“科技与狠活”;只能外用于皮肤表面的“妆字号”日用化妆品却被用来直接面部注射;“演戏式直播”用剧本编造苦情剧,忽悠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在一年一度的315晚会上,中央电视台揭露了潜藏在各个角落的消费“陷阱”。这些消费欺诈行为不仅挫伤了消费者积极性,而且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破坏了消费环境。要加强监管,一出现就严厉打击,以有力行动营造更安全更有保障的消费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
消费关系经济大局和民生。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对增强消费者信心、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具有深远意义。然而,保护消费者权益始终在路上。很多人在消费中或多或少遇到过消费的“陷阱”。2022年,全国消费者协会处理了115万多件消费者投诉。销售假冒产品、用劣质产品填充……这些消费“陷阱”是很难防止的。维护消费者权益,营造清洁健康的消费环境,任重道远。
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从出***善的法律法规,到加强市场监管,到公开揭露违法问题,以“零容忍”的态度打击消费者欺诈……中国消费市场环境持续改善,消费者消费安全感不断增强,成效有目共睹。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也把目光聚焦到消费***上来,纷纷提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建议,齐心协力营造更好消费环境的氛围正在持续形成有效。因此,在持续良好的消费环境下,消费市场中的每一个主体都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加强行业自律,坚持诚信经营。
保护消费者权益,就是维护经济发展。提振消费者信心,离不开良好的消费环境。各地要从优化消费环境入手,聚焦新消费领域、新问题、新痛点,聚集司法、行政、行业等力量,从法律、政策、环境等多维度出击,不断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营造消费氛围,切实让消费者能消费、敢消费、愿意消费。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消费动力。
学士社区:焦思雅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会客厅 | 王干:扬州美食,天下第.. 下一篇别让恶俗网络烂梗毒害孩子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