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生活·人物】当代扬州人物谱之小龙大人
2014-02-13 11:41:32 来源: 作者: 【
导读:小龙大人,昵称。1964年生于扬州兴化。园林专家。

    小龙大人跟我说,不好用他的照片。我说好的,我用那把秦权壶可以啊?他说行。秦权壶是我仁兄送的。我欢喜得很,晒到微信朋友圈里,历数它的好处:口阔、膛大、嘴小、把环正合我手,又姿态宽博秀雅、豪迈内敛相谐,还兼有点小胖,是温厚君子身形。我这形容,得人们对号,都说:“是小龙大人嘛!”他们跟帖说了这话,又都商量好了似的,加一个“偷笑”的小图标。他们笑什么?那天小龙很晚才在朋友圈出现,他跟一句,原话我忘了,类似旁人夸我可以,我不可自夸之类的意思,末了,用了个“害羞”的小图标。


     相识未几,他跟我说两句话,让我一喜,一惊。先说:“我见到你这样的人,真--的很高兴!”再说:“我晓得,跟你交往不会给我带来什么麻烦。”我一惊之后想问什么麻烦,而他话未完。其实不是话未完,是意未尽。意,用一个长“嗳——”来表达。刚才,话说得低声,人凑得近,是仅在你我之间那类交谈,“嗳”字却陡地大声起来,声震屋宇,全公开了,唯恐天下不知,惹得旁人望过来笑,同时覆盖掉我一切可能的反应。其实他没想这些。他只是习惯那样讲话,低声说出去,大声应起来,百分百的自我应和,旁人跟我,并未在他考虑之内;同时,右手在肚子上画圈。左手, 必端了酒杯或夹了香烟;若两手空的,就两手都来肚子上画圈,交替进行。
    我跟他在球场上认识。当时我们正酣战,他进门。
    我下场。人介绍我们认识。我伸手,说久仰。他握手的方式属于诚恳一类。坐下,无话。俩陌生人坐一起而无话,是尴尬的。我寻机换到对面坐去。
    他不打球,抽烟。
    好像他是为我而来。因为y兄说过多次,他是园林专家,可以帮助我加深对扬州园林的认识。我爱园艺园林,对扬州园林尤其欣赏,陈从周的书读过几本,可是见了专家,不敢班门弄斧。
    不一会儿,他从对面走过来,送名片给我。我跳起来,接名片,掏名片,送名片,又把新一期《新民周刊》捧出来,请他看,上头有我的《江湖的发现》。
    坐下。他看杂志,我看他,当然是用余光。
    他,方脸胖了成圆脸还是个小圆脸,给大眼镜遮去半个;皮肤黝黑而健康,头发茂密而灰白,穿细条纹衬衫,咔叽布长裤,休闲软皮鞋,健康又有些文气的。据说扬州女青年找对象,把男青年分三类,一类曰“清刚条子”,二类曰“眼镜先生”,三类曰“不声不响”。想必当年的他,属“二类分子”。
    这功夫,球散了,都收拾东西。他身腰欲起未起,眼在杂志上,手指那张哑巴跟鹦鹉接吻的照片说:“这个,真好!”“又说:”我看得粗啊,时间短……但是我看得出,你写得很真实,很真诚!"
    多少人看了啥也没说,他只看三分钟,说了这个话,我挺感动的。
    晚饭。坐他旁边。我把白酒杯子口朝下摆桌上。他有意见有说道,说:“不喝酒,怎能写出好作品?李白斗酒诗百篇。”我笑,说我不是李白。他把我酒杯端起来,倒满,说:“今天只喝一小杯,你慢慢喝,我不催你。”如此好意又体贴,让我又有点感动。我说您……姓什么来着?他说姓某,叫某某。我说哦,是某某长;他说不,不要叫什么长。我说那就叫某先生吧。他低头吃菜,大眼镜挂到鼻尖上说:“就叫小龙最好。我的姐妹们都这么叫我。”我从此叫他:小龙大人。
    小龙大人嗓音好,我说他能唱咏叹调。坐他旁边,只觉震耳。说着话,嗓音就高起来,表情就诚恳起来,手嘛要么对着搓,是得意时候;要么在肚子上画圈,是无奈时候。他虽然身材不低,肚子已经发福到“青山遮不住”的程度。我赞他嗓音,问缘故。他说:“我每天在工地啊,要喊啊,这个石头摆那边,那棵树栽那边……”y兄喜欢他,见他嗓门高起来活泼起来,就笑,说:“别闹!”其实他蛮喜欢他闹的。吃饭没他不热闹。
    认识了小龙大人,我受益颇多。他先介绍摄影师给我,又送书。新出的一套《世界的扬州·文化遗产丛书》,他没看,就给了我。我还从他办公室书柜里抢了一件宝贝--陈从周的精装本《说园》,同济大学,1984年版,中英文;中文是毛笔小楷,秀雅端丽;并附古代造园图多幅,一律水墨小画,雅致精美。我把书抱怀里说:“这个,给我看看?”他犹豫一秒,说:“这个……我只有这一本了。
好吧,送给你吧。”


    我欣喜若狂。
    小龙大人是个实在的人,慷慨的人,欠揍的人。又一次,在他办公室,介绍两位新朋友给我。临走,他送我东西,说:“这是别人送我的。我没地方放……”我推辞,一是我无功不受禄,二是,***吗要那人家没地方放的东西呀?又当着新朋友,我只管推辞到底。
    他热情不减,说:“哎呀你一定要帮我个忙,就算帮我处理一下垃圾!”
    我是蜡烛,是鞭炮,是所有可以燃烧而本不打算燃烧的东西,这一下子,被他点燃了。我大笑,大叫,当着两位新朋友,忘乎所以,我说:“我才不要你的垃圾呢!”然后,他笑眯眯地把东西交我手里,看我提着重,又拿回来说:“我帮你提着。”这就送客到门口,无话。
    这一段我回京学给我82岁的姑姑听,她老人家先惊得眼睛瞪圆,随后一脸不屑,说:“你们,这都是什么怪人哪!”
    小龙大人到我的小花园视察过两次,栽树前和栽树后。栽树前他说:“你放心,保证你满意。”栽树后他说:“我不满意,我很不满意。”我说:“我满意,我很满意。”我更满意的是,他又带了书给我。这次明确说了:“借给你看。”
    《扬州园林甲天下》,精装古园林图配释文,我寻的莲性寺古图,正在其中。我真是感激不尽,就差涕零了。对这本书,我未敢有占有欲。谁知换一天朋友小聚,说起他的帮助,我提到此书,他说:“那个书,是借给你的。”我说我晓得呢。他居然又说:“假如你不想还的话,也是可以的。”我立刻跳起来,追着他敬酒。
    我劝他用微信,要把我不认识的树木花草拍下来发他,请教名称。他先不习惯,后来用惯了,常对着手机说说说。说完,回身,还跟人解释:“我这个微信,还是郑老师要求我用的,真方便。”
    他成了微信控。要发东西到他邮箱,他会说:“发微信不是很好吗?还邮箱干什么?”见了我,总说:“你微信上发的那些图文,真的很好。”在他词汇里重复最多的两个字是“真的。”
    小龙大人是个好人,诚恳,务实,有品味;一脸憨态可掬,你可别以为他不懂什么,他自我评价两句,一句:我是种树的。再一句:我们这个行业,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我想除了天文地理,他还知人。他的真,来自于他对人的了解,对人生的看法和他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于是,我们有了合作。个园欣力作品签售及读者见面会,在抱山楼,嘉宾发言一律无稿。小龙大人主持,他第一句话是:“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其实他开会从来不拿稿的。又说:“欣力老师说了,今天发言一律不许拿稿子。我没想到来了这么多人啊,真的有点紧张了。”然后他口若悬河地说了五分钟。个园见面会,被出版方赞为“少见的有质感的签售”。我把实况放微信平台上,有人跟帖问:“什么叫有质感的见面会。”我说:就是不摆架子不装样子不说官话套话假话,嘉宾、作者和读者诚恳交流的见面会。
    跟小龙大人微信,发现他白天晚上,状态不同。晚上很真诚,但糊涂;白天又干练又给力,你说一句,他已经把第十句都预料到了。又守信不食言。说了,忘了,想起,做了。是这么个过程。
    我有一天工作到深夜,饿了,就在微信上发一条愚人痴话:想吃奶酪蛋糕。第二天聚会,一进那门,就见一个大蛋糕盒子摆高处。问:“今天谁过生日啊?”他说:“你昨天微信上不是说……”我惊叫不止。他傲然说:“你看我这个人,还是很细心的吧?”蛋糕太大,大家分食了,还剩下半个,带回家,看着愁,愁了整五天。
    小龙大人也不老是好。欠揍的时候,也多。除了前头说的,还有后头这两宗。他送的书《大地上的卷轴画》,说蜀岗瘦西湖的景观精神,第一节写得好,夹叙夹议,有感而发,文风自然雅致。我“微”他,问那段谁写的。他回信:“书给你了,我没了,我怎么知道?”我说:“你是编委啊咋不知?”他说:“编委也不是我要当的!”我说:“你还挺横啊。”他回说:“不横怎么回答你的问题?”
    他从美国出差回来,我说给他接风,叫上几个有趣的朋友,问他合适不。他回说:“不合适,接什么风啊?你那点润笔费,连西北风都刮不起来!”又说知道是对他的批评,下次他做东。
    小龙大人生活在女人的“***”之下。他自个儿说了:一个老女人,是老妈;一个大女人,是老婆;一个小女人,是女儿。
    他推心置腹地问我:“是不是说,女儿是父亲永远的情人?”我说是啊。他笑出一口小白牙说:“那我女儿,她怎么老给我添麻烦?”都笑。他想染头发,女儿反对。理由是,染了头发,太显年轻,跟她妈妈站一起不般配了。他说省里领导见了他惊呼,说你怎么头发花白成这样?你怎么不染头发?
    “可是,我觉得我女儿说的是对的。我决定不染!”小龙大人坚定地说。
   

   
    今天“破五踩小人”,又立春,中午跟一群朋友聚,其中有三个熟的两个不生的,总共十人,我居然相识一半。我在扬州,也算个熟的了。大伙围攻一个,顶讨喜的那位,他自己的话是:“偶蛮讨喜的嘛!”他们要他说清楚一件事:关于龙凤呈祥的美学意义——及现实意义。他说:“龙凤呈祥隨(谁)不想啊?但四(是)太难了!”大伙不放他,将那位“凤”描画得如在眼前。他们说扬州话,快了,我反应就不赶趟儿,请丁哥翻译。丁哥说就是两小无猜。又一个说:青梅竹马。这时候那位顶讨喜的众矢之的高喉大嗓起来,说哎——,偶干脆缩(说)了吧,就四(是)水水和软泥!
    都笑翻了。只有我尚在云雾中,问哪几个字啊?就如上写下,给丁哥看,问对不。丁哥瞄一眼那水水,大叫着弾跳离位。
    迎春开花了。古运河波光迷离,是含泪的眼。他们说:“那一次他都流泪了,他,四(是)重感情的人。”
    他四随(是谁)?我不缩(说),你也晓得喽!



 

Tags:小龙大人 园林专家 兴化人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生活·深度】“用工慌”的喜与忧 下一篇【生活·旅游】鼓浪屿,时光停驻..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