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会客厅]蒙曼:时代纵有曲折,总是向前
2014-08-08 11:07:55 来源: 作者: 【
导读:蒙曼:著名历史学者,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五代史及中国古代女性史。自2007年起,五次登上央视百家讲坛,引起巨大反响。8月2日,继主讲武则天、唐玄宗和隋炀帝之后,蒙曼再次作客扬州讲坛,主讲《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的修养》。

 
人物名片
 
    蒙曼:著名历史学者,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五代史及中国古代女性史。自2007年起,五次登上央视百家讲坛,引起巨大反响。8月2日,继主讲武则天、唐玄宗和隋炀帝之后,蒙曼再次作客扬州讲坛,主讲《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的修养》。
 


这么多人喊礼崩乐坏,意味着希望

    记者:您今天主讲的话题是国民素质,在我们这个时代,国民素质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蒙曼:我觉得问题出在人们过于重视物质,把精神建设给丢掉了。当人们一心去抓住一口饭吃的时候,可能其他的东西都不要了。但是,所谓“仓禀实而知礼乐,衣食足而知荣辱”,一方面我们精神上的东西已经丢得差不多了,另一方面我们又在重拾这些东西,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的特征。人们可能过多的看到前者,就说礼崩乐坏了,其实反过来想一想,这么多人喊礼崩乐坏的时候,一定是新礼新乐在成长建设的时候。我觉得如果不把这一点讲清楚的话,人们会没有信心,觉得人心都散成这样子了。其实不是,这么多人都说人心散了的时候,一定是人心开始往齐聚的那个时刻。这么多人说中国人素质差,那一定是中国人在提升自己素质的那一刻。所以我想,这是这样的一个时代:看起来混乱,但也最有希望。
   
女孩要长高,顶破天花板

    记者:您是从教育之家走出来的,也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当下人们都很关注教育问题,如果说我们今天的国民素质存在一定的问题的话,那么您觉得我们今天的孩子究竟是什么样的状态?
    蒙曼:下一代的孩子一定是带着父母的烙印,这个影响是一直在的,我们不可能把中间的某段历史挖空。我们今天的父母面临的一些事情,肯定会以某种形式投影到孩子身上,但是一代又会比一代好一点。我个人还是比较推崇十八、十九世纪的进步史观,整个世界呈现出一幅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壮美景象,总是要往前发展,总是会更好一些。就算有些时代有迂回曲折,但最后总是形成的一个新的推力,再往前推。
    记者:教育一直是我们关注的一个话题,独生子女政策推行了三十年,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但是从正面的效应来说,现在很多人都说,女孩子比男孩子强。您研究武则天,研究中国古代女性史,似乎带有一些女权主义的烙印,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蒙曼:女孩子比男孩子强存在于念书的阶段。很多女孩子一旦找到工作建立家庭之后,就有一种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感觉,就放松了,就看社会提供的大量所谓软性读物以及电视剧,那些八卦消息、养生知识,以及怎样给家人调理一顿美味的晚餐之类。如果这种情况不改变的话,等于是女孩子把后半生给扔掉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应该严肃对待的问题。
    现在有个很可笑的话题就是觉得女孩子学习成绩好了,就有人说,这个教育是不是不太适合男孩子了?我们要不要改变一下应试方式?可是当年男孩子强的时候,从来没有人考虑这种教育方式是不是错了,怎么样倾向于女孩子?没有。
    所以现在一方面是女孩子自身的因素,另一方面也有社会的因素,即所谓“玻璃天花板”问题(按:指针对职业女性的无形壁垒,如在职场中,进入高层的女性总是少数)。女孩子只有试着长高,长得足够高,然后一使劲把它顶破。如果站在下边喊,永远不可能把它喊破。


   

来扬州讲坛,我义不容辞


    记者:师之道,传道授业解惑。您在大学课堂里,是给学生讲课;而在讲坛上,不论是扬州讲坛还是央视的百家讲坛,也是给大家传播知识,这两种讲课方式一定会有所不同吧?
    蒙曼:对,确实不一样。因为在大学里,我面对的学生都是专业的学生,我们就要教给他们学历史的方法。其实我讲的一门很重要的课就是史学理论与方法。告诉他们怎么样去学历史,怎么样去成为一个史学工作者。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存疑。但是在外面的讲坛上,重要的不是存疑,而是信。我把我认为可信的东西讲出来,希望大家相信我就可以了。无论是疑还是信,这两者的立足点其实还是一致的,就是希望历史能够更清楚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记者:您已经数度登上扬州讲坛了,为什么您愿意几乎每年都来一次扬州,为扬州人介绍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
    蒙曼:我跟扬州有缘份。首先是咱们扬州讲坛、鉴真图书馆的法师、工作人员做了非常多的辛苦的工作,使得扬州讲坛成为一个文化品牌。因为有了这些很热心的先导工作,才有了扬州人对讲坛的热情,然后才有了我作为老师的参与和支持。我觉得这个工作太正当了,愿意参与到这个工作当中来。如果说我与扬州讲坛有缘的话,这个缘不是从我这儿起的,而是从讲坛的这些工作人员开始的,他们让我觉得,我真的需要跟扬州讲坛建立起更深厚的关系和缘份。
    记者:我想追问一句,如果扬州讲坛今后再邀请蒙曼老师,您会再下扬州吗?
    蒙曼:义不容辞。只要是扬州讲坛的工作,只要我有可能安排出时间来,义不容辞。
 

本报记者/刘晨薇  高笑天  摄影/刘明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综述]市区“公交优先”两年行动.. 下一篇[会客厅]郑石岩:禅是觉悟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