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评论]“冰桶挑战”的意义
2014-09-05 11:56:03 来源: 作者: 【
导读: “冰桶挑战”从今年夏天持续到秋天,依旧火爆。活动的本意是为“渐冻人”——“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患者捐款,这场慈善活动因为世界各国著名的企业家、运动员、娱乐明星等参与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声音】别让“冰桶挑战”异化
   
    文/孙凯歌
   
    要是现在跟别人聊天,说自己不知道“冰桶挑战”,那只能说是“OUT”了。虽然活动的发端是美国,但经过一些商界名人、演艺圈明星等传至国内,并在微博上、朋友圈内疯狂传播。就连扬州也有很多人参与。“冰桶挑战”全称为“ALS冰桶挑战赛”,源于呼吁公众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关注,这种疾病,可以说不是因为这次活动,还真没有几个人知道。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冰桶挑战”活动能迅速得到极大的关注,也算是“普及”了一下医学知识。
    然而,随着“冰桶挑战”活动在网络上的持续发酵,却有了“娱乐化”的倾向。比如,大量网友更多关注的似乎只是哪些名人“湿身”了,他们又向哪些名人发起了“挑战”,以及对方有没有作出反应等等。媒体的焦点也放在了“名人秀”上,一时间,商界名人、演艺圈艺人通过热闹的一场“秀”,虽是做了“慈善”,也附带宣传了自己。笔者以为,当“曲终人散”,于公益事业有多少帮助和促进,却是值得大众思考的。
    近年来,以娱乐的形式来宣传慈善或多或少都会有些争议,是秀的成分多还是公益成分多。当然,不管哪种方式,慈善事业总需要有人来做。如果只做不说,可算是一种美德。做了又说,让更多的人去参与,这样是更好的宣传。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公益、参与慈善,当更多的“围观者”,在得到娱乐的同时,也积极的参与其中,才是“冰桶挑战”的真正意义所在。
    通常的慈善募捐模式都是以政府部门或公益组织去倡议,而民众的参与热情却不是很高,这次与国际接轨的“冰桶挑战”横空出世,效益也是实实在在的。据相关数据显示,“冰桶挑战”的微博话题阅读量已经超过7亿,网友通过各种渠道捐款总额也达到了137万元。这样来看,“愉快”地做慈善,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总之一句话,做慈善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笔者以为,“暴力慈善”、“作秀慈善”等还是少一些好。或许这次“冰桶挑战”的“热度”有点启蒙意义,因此,我们期待着它能越走越好。   
   
【观察】体验冰凉散发热浪
   
        作者/哈扑
   
   “冰桶挑战”的创始者,满怀着对“渐冻人”罕见疾病的关注之心,挑起向ALS公益协会募集筹款的善意之举。以冰桶挑战的新颖,借网络传播的平台,对施善者提出平实献爱心捐款倡议。在网络相连的全球呼应下,在爱的主题渲染下,在名人要客的引领下,其扩散与拉力效应迅速在全球扩大并获得积极的响应。再次表明爱的正能量在世界各地都会得到散发和释放。
    医学疑难绝症已让人伤痛,慈善义举又是个严肃的内容,有些人可能并不认为这种方式行为是恰当的,担心娱乐色彩的成分冲淡善意行为,更担心网络无序传播、走样的效仿乃至被恶搞、商业气味过浓等等。但我们更希望罕见疾病患者能通过社会爱心的传播而多些坦然和乐观,少些被冷漠和孤独无助的痛苦。
    “冰桶挑战”既挑战了应征者承受冰水浇灌之意志,更挑燃了爱心积极快速地传递。在挑战和奉献的同时,有些应战者也希望能得到社会的些许肯定和赞扬,或声誉、或影响。正如众多购买***的爱心人士一样,在爱心奉献的同时也不免存有大奖砸落、喜从天降的美好期待,即便是专心致志精于算计中奖的玩家,其爱心奉献之实也为主流。所以我们无须过份责备那些借此适度渲染的公司或个人,只要不偏离爱心的主导,只要他们在做出切切实实的付出,给些光环又如何?当然对纯粹借此图不义之财、谋取私利的团体和个人应毫不留情予以谴责、制止和法办。
    善心连国界,善举可创新。行善有时很简单,只需你拥有一颗纯朴的有爱之心;善举发于肺腑,心到力到自主才好;施善回味快乐,可细细体验和分享有限的帮助他人后的愉悦和快乐心情。
    “冰桶挑战”,让爱传播得更广泛吧!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新闻调查] 农产品平价店如何走得.. 下一篇[跟踪报道]违章搭建的棚子已经拆除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