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聚焦两会]委员提案推动全民健身热潮
2015-01-10 12:20:50 来源: 作者: 【
导读:古运河健身长廊、“10分钟健身圈”、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近年来,我市各类体育健身设施日渐完善


    
    “走,活动活动去”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理念的转变,大家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和需求也越来越高。“走,活动活动去”,健身已经成为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镜头一:奔跑唐子城  
    新年第一天,气温骤降至零下五摄氏度,但寒冷的天气抵挡不住扬州市民热情的脚步,元旦万人健身长跑在唐城遗址鸣枪出发,沿平山堂东路、双峰云栈,一路经唐子城护城河沿线自行车道奔向终点东华门。沿途,原生态的湿地、清澈的水面、秀丽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参加长跑的市民赵先生感叹:“双峰云栈飞琼溅雪气势恢宏,栖灵塔、观音山、唐城遗址等人文景观尽收眼底,这些都彰显着扬州源远流长的文化。”在新打造的自行车道上,原先脏乱差的环境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城墙、假山和丰富的植被,不少市民忍不住边跑边赞,“空气好、环境好、路也好,这样的民生工程太贴心了。”行进在4公里的健身步道上,长跑队伍中不时响起“幸福扬州”、“建设世界名城”、“喜迎城庆”等口号。   
   
    镜头二:“时尚”健身圈
    过了“冬至”,白天渐渐变长了。每天下午4点半,家住砚池小区的顾大妈都会和街坊们一起,到荷花池公园“走步”。顺着公园内弯弯曲曲的健身步道,顾大妈时而快走,时而放慢速度。“人上了年纪,关节就慢慢‘生锈’了,只有多动动,才不会‘锈死’。”顾大妈告诉记者,以前她喜欢打麻将,时间坐长了,就腰酸背痛脖子疼,一查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医生开玩笑说我是‘拿生命在打麻将’,建议我多锻炼!”顾大妈介绍,经过一年时间的锻炼,现在颈椎和腰部都舒服多了。
    “晚上一起跑步啊!”市民王冬是一名跑步爱好者,只要有时间,他都会喊上同伴们“一起去跑跑”。“跑步是最简单,也是最方便的健身。”说起扬州适合跑步的地点,王冬如数家珍:古运河边的健身长廊、宋夹城体育公园、唐子城、蜀冈西峰、体育公园、茶园……“不仅环境好、空气好,锻炼起来心情也格外舒畅”。
   
    镜头三:健身宋夹城
    对扬州人来说,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绝对是扬州人气最旺的健身场所。1月3日,元旦长假的最后一天。尽管已是中午12点,宋夹城内依旧人头攒动。
    刚刚踢完足球的张建从笼式足球场走出来,一边用手抹掉额头上沁出的汗珠,一边痛快地直呼“过瘾”。“场地好,有氛围,最重要的是开心!” 张建介绍,宋夹城体育公园开放后,他几乎每个月都会跟哥们来踢场足球。
    与笼式足球馆相距不远的是篮球场馆。2号馆内,一家公司的员工篮球赛正紧张而激烈地进行。“这边环境好,设施条件也好,特别适合运动。”公司工会主席薄先生告诉记者,这两年员工们健身的意识越来越强,几乎每周,员工们都会自行组织各种运动活动。
    新开放的儿童游乐场内,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太好玩了!妈妈,我下午还想来玩!”新建的宋夹城儿童游乐场添置了更多的游乐设施,单女士已经接连3天带着女儿来玩。“游乐设施多,项目丰富,而且还都是免费的!” 
  
   
     委员提案推动健身体育发展
   
    “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成为城乡居民健身的迫切需求。”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上,政协委员徐萌提案建议,进一步开拓体育设施建设,包括居民小区、公园、街心花园、广场等便于群众健身的场所。
     “近几年来,我们一直都努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群体格局,积极打造公共体育设施网络,满足群众各类健身需求。”扬州市体育局副调研员张峰介绍,早在2012年,扬州就开始推进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经过三年的打造,截止到2014年11月,“10分钟体育健身圈”已全面建成,市民只要步行10分钟左右、直线距离在800至1000米范围,就能找到健身活动的场馆、场地或设施。
    为了解决老城区居民的健身难题,我市创新地在古运河风光带里因地制宜插建了体育设施,建成了15公里的健身长廊,为市民打造了一条集文化、休闲和健身于一体的多功能古运河风光带。沿用古运河休闲健身长廊的成功模式,2014年又在唐子城、曲江公园等7处现有绿地中嵌入体育健身设施,为市民提供了更多健身的好去处。
     2014年4月,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正式对外开放。据粗略统计,平时每天游园的市民人数约为5000人,周末达到1万人,节假日高达4万人。“这一方面反映出体育休闲已经潜移默化地成为扬州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体现了市民高涨的健身热情;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我市类似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的公共体育休闲场所的稀缺。”政协委员徐卯林建议进一步拓展体育设施建设,建设一大批方便、安全、管理规范的群众健身广场,鼓励全民大健身。
    “为了满足百姓的健身需求,参照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的成功做法,我市又新建5座体育休闲公园。”张峰介绍,目前生态科技新城体育休闲公园已建成,其它4所正在建设中,将在2015年4月18日前全部建成。建成后的体育休闲公园将对市民免费开放,并在周边配套公共交通设施。
    “除了新建体育设施,还可以利用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现成的体育设施。”徐卯林认为,推动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不但方便周边居***动,更能有效地利用现有体育资源。2014年,市体育局与教育局联合,在美琪学校、翠岗中学、竹西中学三所学校试点在节假日期间操场免费对社会开放,受到了市民的一致欢迎。
   
   
     让扬州“文”起来“动”起来
   
     “体育惠民‘看得见’、‘摸得着’,不但满足了我们健身的需求,更营造了良好的健身氛围。”日益完善的体育健身设施得到了众多市民的交口称赞,越来越多的市民主动加入到全民健身的热潮中。
     “体育民生项目既要建得好,又要用得好,才能真正方便于民、惠及于民。”政协委员徐萌建议,进一步发挥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集聚效应,组织更多的市民参与健身活动。“随着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增多,公共体育设施的维护和维修压力也与日俱增。”政协委员徐卯林建议,进一步规范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加强对体育器材的日常维护,建立和完善公共体育设施管理的长效机制。
    “全民健身已经成为一种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关注的重要事业。”扬州市体育局副调研员张峰介绍,“体育惠民”除了配建更加便民的体育设施,还要开展更加惠民的体育活动、培育更加聚民的体育组织。“2015年,将进一步完善乡镇体育设施,发挥层体育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规范基层健身站点,常态化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工作,并借助城庆和市运会契机,推动全民健身运动,传播优秀体育文化。”
    “民生体育”——毫无疑问,将让扬城真正地“文”起来“动起来”,让我们的城市充满蓬勃向上的活力。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聚焦两会]让市民“菜篮子”更丰富 下一篇[法制故事]微信红颜劫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