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新闻调查]向“信用时代”迈进  
2015-01-30 11:11:17 来源: 作者: 【
导读:墨子云:“言不信者,行不果。”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失信小事将成为个人信用的“污点”,不良征信记录将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居民的“信用身份证”  

    1月22日上午10点,中国人民银行扬州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扬州人行)服务大厅里人来人往,排队、填表、复印身份证……来查信用报告的人络绎不绝。
    “到银行办理房贷,却被告知有不良信用记录,就过来查查究竟是什么原因。”服务台上,市民黄先生正仔细研读手上这份数十页的“个人信用报告”,“还是头一回查看自己的信用记录,以前都不知道。”记者采访发现,和黄先生一样,多数市民对于“信用”都没有具体概念,对于自己的不良信用记录也都是“后知后觉”——贷款或者办理信用卡被拒。
    记者也申请打印了一份个人信用报告,发现报告内容共分为五部分,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信息概要、信贷交易信息明细、公共信息明细、查询记录。其中“公共信息明细”包括个人公积金缴存、市民电信欠费等信息。
    “早在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就组织建立了征信系统。”扬州人行征信管理科副科长唐琦介绍,目前我市几乎所有银行都接入了个人征信系统,截至2014年11月30日,扬州市共有7.6万户有信贷记录的企业、125.6万自然人信息分别纳入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市民在各商业银行办理信贷等业务时,如申请办理信用卡、贷款等,其所提供的个人信息由各银行系统汇集后,集中报送至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而市民的信用卡使用情况、贷款还款情况等,则会被添加到个人信用报告中。”唐科长告诉记者,通过个人征信系统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已经成为各金融机构发放个人贷款的必要环节。
    根据统计,2013年扬州人行共提供个人信用信息查询约7800多笔,2014年约29000多笔。“个人信用信息查询量增长,说明个人信用信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也说明人们信用意识的增强。”唐科长介绍,除了到征信窗口查询外,市民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查询本人的征信报告。


    征信记录影响生活

    事实上,征信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市民杨女士的一张信用卡自2010年开卡后,再也没用过,直到近日办贷款时,才被告知有不良信用记录。“我一查才知道,因为刷卡次数不达标,这张卡每年都被扣除100元年费,现在欠费虽然补缴了,但由于信用记录不好,银行贷款利率比一般的贷款高。”采访中,记者发现,和杨女士一样由于忽视信用卡小额逾期归还或年费欠费,而产生不良记录的情况比比皆是。
    记者从扬州人行了解到,下列的情况都会被列入不良信用记录:在银行的住房贷款、汽车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等还款逾期,或最近12个月内出现过一次逾期90天以上不良记录;违规用卡、涉及诉讼***等这些信息都会出现在个人征信记录中,并将保留5年时间。
    “有时贷款利率调高,但贷款人不知情,还按原来的金额还款,结果产生欠款;还有人在还贷款或者信用卡时,记错了数额或者日期,导致晚还或少还。这些情况,都会被当作不良记录列入征信系统。”中国银行扬州分行风险管理部副主任管智峰介绍,产生不良信用记录的人群中,只有少部分是因为恶意拖欠银行贷款或者恶意逃避信用卡还款造成的,绝大多数信用记录,都是人们在不经意间产生的。
    “个人信用度越高者,可获得办理更多业务的权利,同时也能降低其办理业务的审批门槛,享受更多优惠政策;相反,个人信用度越低者,其受到的限制也越多。”扬州人行征信管理科唐科长介绍,个人信用信息对市民的生活和工作的影响越来越大,除了申请贷款、信用卡外,个人在申请住房公积金、出国签证,甚至在求职、升迁时都会参考个人信用报告。其信用报告上是否有不良记录、信用程度如何等信息,也将影响到个人的经济行为和日常生活。


    构建综合征信平台

    “征信的社会意义不仅仅局限于防范金融风险,还包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帮我们更好地管理这个社会。”扬州市信用办负责人江凌霄认为。
    事实上,早在2011年,我市就出台了信用信息归集的相关政策,并陆续建成了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用信息化系统、综合治税平台、扬州中小企业金融征信系统等基础信用信息平台。不少行业也纷纷推出信用评级。如,在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生产企业采用了质量信用等级评定;工业企业质量评价制定了A、B、C、D四个信用等级标准;在环境保护领域,用“绿、蓝、黄、红、黑”色表示企业环保信用;在旅游市场,将旅游市场主体根据信用状况划分绿、蓝、黄、黑四色;农产品质量安全则分为ABC三级诚信体系;足疗行业建立价格诚信体系“五等级”……但尴尬的是,由于这些征信平台都是自成体系的信息孤岛,释放出的效力有限。
    “征信体系不仅仅是关系到自然个人,企业的征信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有形成一个全覆盖的征信系统,才能为诚信社会发挥作用。”江凌霄介绍,2014年,我市启动全市信用信息综合征信平台建设,打破各部门自成体系的征信信息孤岛,整合全市社会信用信息,分步建设以企业、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为核心,以金融信贷数据库为拓展,以诚信扬州网为查询发布平台的“三库一网”。目前,该项目一期企业库基本功能已经具备,二期个人库已经启动建设。
    “过去招投标,需要到不同的部门开具金融诚信记录、个人诚信、单位资质、单位业绩等证明,现在一次就可以把所有征信信息查询完毕,并出具相关证明。”1月22日,在市信用信息中心,从事工程建设企业招投标工作的赵先生直呼“方便”。而在诚信扬州网上,除了可以查询到企业信用信息,还可以查询到重点职业人群的信用信息,如医生、注册资产评估师、建筑管理师、保险中介、司法鉴定人员、执业律师等,此外还有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据了解,目前政府部门已率先启用信用审评制度,如评优评先、政策奖励、资金扶持、采购投标等,对于征信记录好的给予“加分”,对于有失信记录的则一票否决。“综合征信平台建成完善后,征信信息的流动将更加便捷,使用将更高效、更规范。”江凌霄表示。


     诚信社会建设任重道远

    “发达国家有着上百年发展经验的个人征信,在中国还处在起步阶段。”市文明办黄建军处长认为,在人们对社会缺乏诚信多有抱怨之时,征信体系是实现社会诚信最有力、最现实的约束和激励机制。“诚信制度化建设已成为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2014年11月,市信用办牵头13个部门联合制作的扬州诚信“红黑榜”发布,2家涉及商业贿赂、1家销售不合格药品和1家违反环保生产规定的企业被通报,4个“老赖”被曝光,8个守信企业和个人也被公开“点赞”。“信用相当于你的‘名片’或‘第二身份证’。”扬州市信用办负责人江凌霄介绍,随着信用体系建设的完善,失信者将会寸步难行。如“老赖”们将会受到不能坐飞机、不能坐高铁、不能住宾馆、不能高消费、不能贷款投资、不能办信用卡、不能当高管和老总等惩戒。
    根据国务院部署,公安部牵头提出了以身份证号为基础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方案;到2017年要基本建成***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覆盖全部信用主体的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1月5日,央行发布了《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批准8家机构开展个人征信业务的相关准备工作,这是央行首次向商业机构开放个人征信业务。这意味着,未来征信将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
    近日,一系列新规也将我们的生活与征信联系得更加紧密。继“京东白条”之后,淘宝和天猫又推出了“花呗”,只要你的个人征信程度高,那么在收货确认后的下个月10日才需要付款,之前可以用支付宝“花呗”进行赊购;江苏省建立了游客个人信用记录档案,有不良记录者可被旅行社“拒游”;2015年1月1日起,扬州市将个税信息纳入征信系统,未按规定履行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的相关信息,将被人民银行征信系统记录;从2月1日起,江苏省将实施交通信用管理制度,交通违法将与个人信用挂钩,将影响包括报考公务员、单位评先评优、个人贷款、车辆保险等方方面面……
    “要拥有良好的征信记录,首先要树立良好的信用意识,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还款习惯。”中国银行扬州分行风险管理部副主任管智峰建议,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各种消费、贷款和各类缴费,要注意还款期限,避免逾期。对于个人信用情况,建议每年都查询一次,发现异常,及时提出异议。
    “征信不良记录也是可以消除和修复的。”扬州市信用办负责人江凌霄介绍,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的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自不良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一般为该笔贷款或信用卡欠款还清之日)起保存5年,超过5年的,就会予以删除。
    一个共识是,个人征信报告数据来源于市民生活细节,最终也将用到市民生活点滴中去。随着征信来源的有效扩充,信用时代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12345热线调查]居住证权益如何保.. 下一篇[“12345热线”调查] 特殊病种定..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