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寻宝·收藏]华夏第一字对
2015-03-20 10:28:21 来源: 作者: 【
导读: “央视寻宝•走进扬州”宝物征集活动,已经全面启动。一周多来,已有数百位热心市民藏友前来报名。从本期开始,本报将每周开设固定版面,刊登初步遴选出的部分民间“藏宝”,欢迎读者踊跃参与。 ——编者



    楹联亦称楹帖,俗称对子。一般是书写在纸上的对偶语句,要求字数相等,内容相关,平仄相合,音调和谐,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之一。楹联的出现,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而楹联与书法相结合,则是近几百年的事情。民间历有“明朝无字对”之说,认为生于明而又卒于明的名人未见流传字对。笔者遍查近20年的书画拍卖纪录,未见明人之字对;后又遍查全国公立博物馆、企事业收藏单位208家的收藏记录,亦无明人字对。
    由此可见,明人有无书法字对,确是一个悬念。
    最近笔者在友人处发现一副明扬继盛的七言书法字对,上联为“云间东嶺千重出”、 下联为“树里南湖一片明”,意为:透过薄云,看到东面的山峦重重叠叠;透过前面的树木,看到南湖的水际,一片苍茫空明。在上联中,未提及一个山字,却把山峦重叠的意境层现在你面前。下联未提及一个水字,却把苍茫一片的水际荡漾在你眼前。用词独到,意境高远。唐诗写景较为直白,而明人之诗含蓄、深邃,是为代表。
    该副字对书体潇洒自然,用笔刚劲有力,浓淡相间,层次丰富,显示出作者的功力和刚正不阿的性格。扬继盛的书法前承文征明,后启董其昌。今对比三人之书风,何其相似,简直是一脉相承。用纸为典型明中期的生宣纸,洁白、细密,历史久远,包浆自然。用印印色淡雅,为明代水印典型特征。综合判断,该字对为扬继盛真迹无讹,是明代有字对的确证,也是至今发现的第一副明代字对,亦可看作新中国书法考古新发现,改写中国书法史,故称之为“华夏第一字对”,当宝之!
扬继盛(1516-1555)明代著名谏臣。明正德十一年生于山西阳城。其母早亡,其父另娶。孤苦生活,白天放牛,晚间访师问友,寒窗数年,终在明嘉靖二十六年得中进士,官至兵部员外郎。时蒙古族簇鞑靼俺答部南侵,大将军仇鸾率军迎战,一败涂地。仇鸾请开马市,向鞑靼俺答屈辱求和。扬继盛以十不可五大谬上疏谏阻,竟为仇鸾及把持朝政的严嵩诬陷而下狱遭贬。后死劾严嵩,列举严嵩十大罪五奸,再次被诬下狱,备受严刑摧残。到嘉靖三十四年,明世宗下诏将扬继盛处死。同年10月27日,扬继盛被害于北京西市刑场,年仅40岁。听说杨继盛要被处斩,四城百姓蜂拥赶到西市,为扬继盛送行。沿街人山人海,哭声震天,晴朗的天空突然天昏地暗。扬继盛临刑,昂首挺胸,视死如归,当众放声吟诵绝命诗“浩气还太虚,丹心照万古。生前未了事,留与后人补。”“天王自圣明,制度高千古。平生未报恩,留作忠魂补。”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硬汉”。七年后,严嵩父子被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徐阶等人斗倒,明穆宗登基后,为前朝冤案大臣***,扬继盛是第一人,并追赠为太常少卿。隆庆二年直隶监察御史郝杰,在保定民众的强烈要求下,上奏穆宗,请为扬继盛在保定府立祠,以作永久纪念。皇帝很快批准,并定名为旌忠祠。北京宣武门外达志桥胡同至今还保留有扬公祠,继盛传有《扬忠愍公文集》。
 
昌建广场央视《寻宝》·走进扬州报名方式
    各地的收藏爱好者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参与报名:
  1、固定电话报名:0514-87933688/87933683/87710700/18101457992
  2、网站报名:登陆名城扬州网报名页面http://xunbao.e0514.com 报名
  3、微博报名:新浪微博私信@名城扬州网
  4、微信报名:添加微信公众号e0514com,回复报名信息;添加名  扬君微信号e0514net 报名
  5、现场报名:地址1:扬州市维扬路168号扬州广电中心综合楼407室 名城扬州网办公室。
  地址2:扬州市博物馆路京格酒店对面昌建广场营销中心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寻宝·收藏]“唐三彩陶枕”争选.. 下一篇[特别报道]“花香门第”飘香来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